大唐:抗旨才能变强 第169节
其技闲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
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
大概意思就是说,这两位神人是管辖世间恶鬼的。
把他们两位绘在桃木板上悬挂于门口,恶鬼们自然是避而远之,不敢再进门。
按理说,罗可心还未过门,是要和老王爷一起,在自家的府宅中度过。
这也是他们罗家的除夕,虽然只有他们爷孙俩形影相吊。
原本,李秋是打算晚上去陪着罗可心和老王爷一起守岁的。
反正他就一个人,观念上更是不在乎这些,只要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年。
当知道了他的这个决定后,罗可心当时感动的差点没掉眼泪。
也就很开心的回去同老王爷讲了。
不过完全出乎了老王爷的意料,他说,就算李秋来了,这个家也就他们三个人。
太冷清了。
干脆,他们爷俩一起,都到李秋的芙蓉园中过年好了。
那里可有着一千多个孩子,喜庆,热闹。
所以,除夕这一天的罗可心,是她懂事起,过的最为开心的一个年。
只不过,她却没有看见,当老王爷离开罗府时那一刻的回眸。
是有多么的哀伤和黯然。
等到明年,可心嫁人,自己死了,这个罗家,也就不在了。
时也,命也。
既然天意如此,也就随它去吧。
上午众人在家里忙活,下午则主要是驱傩这种最受人喜欢的户外活动了。
在唐朝,驱傩可分为官方和民间两种。
官方的,叫国傩。
《新唐书?礼乐志》记载:国傩由太常寺主持,太常卿及少卿押乐正道西阁门,丞并太乐署令、鼓吹署令、协律郎并押乐在殿前。
时间是除夕那天的下午,地点是紫宸殿前。
以晦日于紫宸殿前傩,张官悬乐。
具体时间点应该是在宫廷晚宴活动之前进行,以烘托节日气氛。
国傩仪式的规模比较大,仅配合仪式的人员,就有500人。他们要衣朱褶素襦,戴面”,六人一列,列阵于紫宸殿前。
侲子,就是指参与驱傩仪式的12-16岁的童男童女。
用方相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执戈扬盾,口作傩、傩之声以除逐也。
右十二人皆朱发衣白口画衣,各执麻鞭(辫麻为之,长数尺,振之,声甚厉);
这个方相,是指我国古代神话中的逐疫驱鬼之神。
每当国傩之时呢,很多官员都会携带着家属前来参加的。
毕竟这么大规模的一个表演,也是非常的有趣。
而民间,由于进不去皇城,看不到这么盛大的表演,也就只能小打小闹,自己在坊间耍一耍,乐一乐就好了。
不过,今年却是有些意外。
像长孙无忌,武士彟,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杜如晦,冯立等人,却没有带着家人进皇城。
而是直接出了城跑到了这芙蓉园之外。
如果说皇城里面有500人表演,规模盛大。
那这芙蓉园中,可是有着1300多个童男童女,这得如何说?
并且,芙蓉园中的这些孩子们,为了这驱傩,可是彩排,准备了至少有半个月之久。
这也是李秋的意思,把这驱傩当成了列队走方阵,来锻炼孩子们的执行力,纪律性。
在李秋的指点之下,部分表演还具备了走正步和方阵的意味。
整齐划一,超级具有协调性和观赏性。
由于这群孩子们已经训练了半个月之久。
早就吸引来了城内百姓的注意力。
所以当这一天之时,长安城内不说是万人空巷,也差不多了。
芙蓉园外的广场周围,也是里三层、外三层的聚集民众。
长孙无忌和武士彟他们一行人,竟然没能挤进来。
最后还是走的侧门,从芙蓉园里面绕过来观瞧的。
第191章 火锅盛宴
随着芙蓉园外驱傩活动的开始,周围这人山人海一般的长安城百姓们,欢呼声,叫好声不断。
那声音,热烈的,就连长安城之内都能听得见。
当然这些孩子们整齐划一,经过了专业编舞和数次彩排的表演,也确实是精彩绝伦。
由于驱傩表演的时间很长,以至于当这边的表演开始后,不断的有消息传进城中。
有不少的皇亲国戚们,都从皇城内偷偷溜了出去,跑去芙蓉园这边观瞧。
在得知了这件事后,李世民没好气的念叨不已,说李秋这混小子不懂事。
空有一肚子才华,却不用在正地方。
一天就搞这些五花八门的倒是挺能耐。
看见他如此,长孙皇后只是在一旁暗自微笑。
心想这就是自家的儿子,若是换成了别人,指不定还要怎么生气呢……
在驱傩的表演结束后,这一千三百多名孩子们,无比恭敬,有礼的对着四方、周围的百姓依次鞠躬施礼。
感谢他们的支持。
看着这群孩子如今越发的优秀和出息了,无论是长孙无忌、柴绍、平阳公主、杜如晦等人,还是那些普通的长安城中百姓。
心中都是唏嘘不已。
在几个月之前,他们还是濒临死亡,流民家的可怜孩子。
可是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过去,这群孩子经过了芙蓉书院的名师指导,竟然出落的如此出色。
无论身手,还是气质,礼仪,让人看了都是如此的赏心悦目。
随后,他们又看了看自家的孩子,心中暗想,若是也能让他们进入芙蓉书院中读书,习武,或许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当驱傩的活动结束后,周围的百姓渐渐的散去。
长孙无忌、平阳公主、柴绍、秦琼、杜如晦等人也随之准备告辞离开。
可就在这时,眼神很好使的长孙无忌就率先看到了这芙蓉园大门口处悬挂着的对联。
这春联的最开始出现,是在宋朝。
根据《宋史?蜀世家》记载,后蜀主孟昶在桃木板上写下诗句: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也是春联之始。
今天呢,在看着这群孩子们插桃枝,挂门神之时,李秋就总觉得大门上空落落的不太顺眼。
索性也就想了一副对联,让武珝写在了桃木板上,悬挂于大门之上。
然后就被长孙无忌给看见了。
“酒绿灯红今夜连双岁愿世间岁岁如意。”
“人勤春早明朝又一年祝天下年年称心。”
上面还有一个横批:“辞旧迎新。”
“咦,李秋啊,你这门前挂的这桃木板,着实是有趣!”
“挺有点意思哈!”
听到长孙无忌这么一说,武士彟、柴绍、秦琼、冯立、尉迟敬德、杜如晦等人也纷纷凑了过来。
在观看了一番,念叨了一遍之后,也都是纷纷点头,大称有趣。
询问李秋这诗句是什么来路。
李秋笑着同众人解释,“其实也算不上什么诗句了。”
“就是写来辞旧岁,迎新春,寄寓美好的一副联句。”
“也可以叫它为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