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抗旨才能变强 第103节
在封德彝身后,其他人也是纷纷站了出来。
“是啊,陛下,封大人说的没错。”
“这个李秋不过是长安城坊间的一个小小商贾,难道就仅凭一点战功,就官居二品,位列朝班?”
“岂不叫我等天下士族脸上蒙羞?”
“陛下,那芙蓉园乃是前朝离宫,代表意义过于重大,从来也都是皇家之人的居所。”
“在我朝,乃至前朝,都没有过将这等园林赏赐给朝臣的先例啊。”
“臣恳请陛下三思!”
“陛下,臣也认为,陛下对李秋的封地和食邑封赐,不是很妥当。”
“臣等,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这时候,面对着他们这一大群人,几乎占了八成朝臣的齐声反对,李世民轻呼了一口气。
“德彝啊,还有你们这些朝臣。”
“你们口口声声说李秋立的是小功,无法跟其他人几十年的功绩相比。”
“那朕就问问你们,李秋这一次救下了朕,救下了长安城内包括你们在内的所有的人。”
“难道朕的性命,你们自己的性命,这长安城所有人的性命,还有这整个大唐的江山社稷,在你们眼中都是小功?”
“若是没有李秋,现如今坐在这龙椅之上的,就已经是那颉利了!”
“所以朕认为,封赏李秋十几个偏远之州的封地和一些食邑,算不得什么。”
“至于你们说的不屑与他为伍,同列朝纲,这个朕可以答应你们。”
“李秋虽然是正二品官职,但并不知官,不用早朝,只需随时听宣,到朕的承庆殿参议朝政即可。”
一听到李世民的这话,下面的众人差点被气吐血。
这怎么自己一堆人说来说去,不但没给李秋罢免封赏,反倒是又让他进一步的获封了呢?
这承庆殿参议朝政,俗称阁老议政,可远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啊。
能够进入到那地方同李世民商议朝政,定夺大局的,可都是宰相级别的,绝对的重臣啊。
整个大唐满打满算,也都没超过了十个人。
就连太子李承乾,连进去旁听的资格都没有!
可这个李秋又算是个什么东西,就能进去参议朝政,定夺国家大事?
这简直是莫名其妙嘛!
“陛下!”
“陛下如此安排,那就更是不妥了吧?!”
“是啊,陛下,这李秋何德何能,无论怎样也没资格进承庆殿的啊!”
这时候,李世民瞪着眼睛一拍龙案,“你们不让他跟你们共列朝班,朕可以答应你们,不让他上早朝。”
“难道朕让到朕的承庆殿中来,也碍着你们的眼了是吗?”
“此事到此为止,朕意已决,无需再提!”
“至于那芙蓉园,既然没有赏赐给朝臣的先例,那朕就做这个先例。”
“还有,你们要记住,这芙蓉园不是完全赏给李秋的。”
“还有赏给已故的越国公,罗成的。”
“等李秋将芙蓉园安置妥当后,朕和皇后,就一起为李秋和罗成的女儿证婚!”
“朕,也是要借此向天下做一个表率。”
“朕,和大唐,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些为这个国家,为这个民族作出贡献和牺牲的英雄们!”
在以往,面对着这么多朝臣的抗议和反对,李世民都是清一色选择了折中或是干脆妥协。
但是这一次,李世民的态度之强硬,远远超出了众人的意料。
简直是不敢想象!
没有办法之下,今天的朝堂也就到此为止了。
关于李秋的那一系列重磅封赏,也就落实了下来。
按照以往,在朝会之后,李世民是要跟着众多大臣们一起吃早饭的。
不过今天有些特殊,李世民直接甩袖走掉,干脆连早饭都不吃了。
免得封德彝这群人叽叽喳喳再围着自己烦心。
而以封德彝为首的这群大臣们呢,心情不顺,极其恼怒之下,也干脆不吃了,一个个气哄哄的甩袖离去。
尤其是在路过捧着饭碗吃的正香的李秋身旁时,那眼神恨不得把李秋给生吞喽。
对于他们,李秋也不以为意,甚至是还偶尔对他们拱拱手。
心里还默念着感谢:我谢谢您嘞,这以后可以不用上早朝了。
在他一旁的长孙无忌看着他微笑,“怎么样,现在你小子高兴了?”
“之前我说什么来着,有的蠢货啊,就喜欢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
作者菌,再次拜谢诸位老爷和小仙女们的打赏和礼物!作者菌感激不尽,鞠躬拜谢了!
第117章 不行不行还是不行
面对着长孙无忌的话,李秋笑着施礼,然后好奇的问道:“长孙大人,今天陛下赏小子的这芙蓉园,还有那些封地和食邑,应该有很多银钱吧?”
“那我是不是要变得很有钱?”
长孙无忌笑笑,“那也不一定。”
“你这个小子啊,太过顽劣。”
“别人都是为了功勋爵禄挤破了头,可你倒好,一天就关心自己有多少钱花!”
“你这满身的铜臭味不说,偏偏还自以为是,真的是让人费解。”
以李秋对长孙无忌的了解,他的这个笑容和话中含义,直接让李秋心中凉了一截。
然后嘿嘿笑道:“长孙大人,你也知道,小子本就是一个商贾出身。”
“也没多大的奢望,过得好,睡得香,有钱花,有酒喝,有肉吃也就知足了。”
长孙无忌这时候把手中的饭碗放下,笑着摇摇头。
“行了,这早饭啊,吃饱了。”
“也该去承庆殿那边去看看热闹了。”
……
另一边,在承庆殿内。
房玄龄、杜如晦、李靖、秦琼、程咬金、柴绍等人也一样没吃早饭,直接就跟过去,把李世民围堵在了承庆殿内。
一见到他们,李世民就觉得自己头大。
“怎么,难道连你们也觉得朕对李秋的封赏过分了?”
房玄龄这时叹息一声,“陛下啊,昨日不是都说好的吗?”
“让李秋到臣的尚书省门下来,也让他参与些户部、吏部、工部的工作,加以培养和历练。”
“他本来也是商贾出身,人又机敏,若是能让其跟着臣一些年头,将来准是一个尚书左仆射的好人选。”
这时候,李世民摊摊手,“玄龄啊,今早的情况你也看见了。”
“他们这些人根本就瞧不上李秋,就连跟李秋一起上早朝他们都嫌弃。”
“你说朕还怎么将李秋放到你那里?”
听了李世民的话,房玄龄不由得叹气,然后两手一缩,退到了一旁。
见他如此,杜如晦轻咳了两声,缓缓说道:“陛下,那你就让他到臣这右仆射和军部这来。”
“臣这身体情况,陛下您也知道。”
“怕是也撑不了多久。”
“眼下这战事频起,眼下有梁师都和庐江王谋反,明年又要防着突厥大军的南下。”
“臣这里和军部,真的是太缺少李秋这样一个有谋略,有眼界,思维敏捷的这么一个人。”
这时候,李世民又摆了摆手。
“唉,克明啊,到你那里和到玄龄那里不是一个样子吗?”
“你仔细看一看,无论是这军部还是这大唐,哪里没有那些士族们的身影?”
“到时候他们再因为排挤李秋,再产生了内耗,反而是得不偿失。”
见房玄龄和杜如晦吃瘪,柴绍笑了起来,“陛下啊,不瞒你说,李秋这孩子我挺喜欢的。”
“您不是让我去领军讨伐梁师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