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颁奖典礼:开局颁发千古一帝 第523节
“二十万大军,一下子就被冲的七零八落。”
“契丹铁骑趁势斩杀,宋军四处逃散,一溃千里。”
“宋太宗赵光义中了一箭,丢下大军不管,自顾的逃命。”
“因为找不到马匹,只好乘坐一只运粮的牛车,疯狂的逃窜。”
“因为这场大战是在高粱河附近进行的,宋太宗从此有了一个雅名
周易说到这,停顿下来。
在宋朝后面的无数皇帝,对这段历史了如指掌。
不由得都轰然大笑。
赵匡胤脸色冰冷,异常的难看。
'高粱河战神'!
宋真宗等后人更是觉得无地自容。
这简直是大宋开国以来的奇耻大辱。
但是却也无可奈何,任何狡辩都太显得苍白无力。
朱元璋无奈的摇摇头。
“两万人攻打二十万人,居然还打得落花流水,简直是前所未有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寡人自从参军以来,南征北战,几乎就没有打过这种一比十的打仗。”
明成祖说道:“据我所查到的资料,当时宋朝军队,也有四五万骑兵,但他们在那些契丹骑兵如狼似虎的攻击之下,提不起任何斗志。”
“纷纷掉头逃命。”
周易继续说道:“这一仗,大宋朝损失了老将杨继业,后人缅怀这位老英雄,将他的子孙编成杨家将的故事,世代传颂。”
“众多女子为国出征,自然让人斗志昂扬。”
“但是一个国家,如果衰弱到只能靠女子统军出战,这个国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杨家将、穆桂英的故事非常美好,但只是普通百姓们的一厢情愿罢了。“亿.
二百四十七章澧渊之盟
二百四十七章澧渊之盟
“除了杨继业,二十万大军回到北宋的,不足五万。”
“至于丢弃的武器、铠甲、粮食,但是不计其数。”
“这一场仗,失败的原因有很多。”
“当初,宋军很长时间没有打仗,众将士们享受太平已经很久了,都已经厌倦了战争。”
“宋太宗不顾实际情况,不顾众大将反对,千里奔袭,疲惫之极,失败就已经不在话下了。
“而另外,所有的军事命令,都由宋太宗发出,众人不能自主,根据实际情况出击。”
“这一下就更加大大的限制了军队的战斗力。”
“而众多将领无法统一协调,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纷纷保守各自军队的实力,谁也不肯援助“四八七”友军。
“当然,这么说,并不是为了贬低契丹军队,战斗力不强。”
“相反的,能够抓住战场上的有利时机,挫败敌人,不管是哪家的军队,都是值得赞颂的。”
“这次战争,还给以后的宋朝,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噩梦。”
“恐辽症!”
“以后不管是皇帝文武百官,还是普通百姓,一提到契丹士兵,都吓得浑身发抖,认为契丹人是不可战胜的。”
“从此以后,宋朝就彻底断绝了收回幽云十六州的梦想,能不打仗就不打仗。”
“契丹人太可怕了。”
“整个国家,都弥漫着这种恐怖的情绪。”
“这是萧太后的手笔,此时辽圣宗还小,他虽然感到荣耀,但却和他没有什么关系。”
“十几年后,他终于长大了。”
“他又开始,亲自和北宋较量了。”
“统和十七年,辽圣宗第一次出击北宋,大辽国获得小胜利,就班师回朝。”
“第二次,五年后,统和二十二年九月初八,辽圣宗、萧太后率领二十万大军长驱直入,向北宋汴梁进攻。”
“从九月十五日开始,宋辽军队交锋。”
“宋军就一路溃败,没有一支大宋军队获胜。”
“这一次,辽圣宗和萧太后是孤军深入,只率领一支军队,迅速攻进宋国腹地。”
“大军远在几百里之外。”
“而沿途所有的城市,都不占领。”
“直接奔北宋东京汴梁而去。”
“这是兵行险招,太过冒险,但却有出其不意的效果,一旦成功,将天下震动。”
“直到九月二十二日,辽圣宗和萧太后到达演渊,被宋军所阻,才停下来。”
“而大将萧挞凛被埋伏的弓弩射死,让辽圣宗和萧太后有了一丝惧意,没有再贸然行动。”
“后面的契丹士兵,却在攻城掠地,随后赶来,用不了多久,又会汇合。”
“而宋朝上下,这时才有点反应过来。”
“各路人马,开始缓缓地向东京集结。”
“其实早在九月之前,契丹军队已经在边境聚集,随时都可能南下。”
“宋朝的斥候也已经发现异常,但他们的情报,还没有契丹铁骑的速度快。”
“契丹先锋铁骑已经到达演渊,但情报却落在三天之后。”
“而辽圣宗和萧太后在澧渊停留下来,大宋的情报才开始送到京城。”
“宋真宗和文武百官这才慌乱起来。”
“而澧渊,距离大宋京城,只不过几百里。”
“如此贪图享乐,这样的一个朝代,要是还能够打胜仗,简直是痴心妄想了。”
“宋朝无数大臣都惊恐失措,是战是和,主合派和主战派争论不休。”
“宋真宗软弱无能,胆小怕事,更是主和。”
“在主战派头脑,宰相寇准的大力鼓舞下,宋真宗终于鼓起勇气,决定御驾亲征。”
“说是御驾亲征,也不正确,主要是为了给澧渊城的守军和百姓,鼓舞士气。”
“当时各路的勤王军队迟迟没有赶到,除了东京守军,只有澧渊城这里军队最多,他只能依靠这些守军。”
“一旦这里被攻破,契丹直接就会功到汴梁城下。”
“澧渊城的军队和百姓见到皇帝亲自驾临,士气鼓舞,热情高涨,更加有了死守的信念...”
“而辽圣宗和萧太后见大将牺牲,后面的军队还没有赶到,他们就已经有了求和的心思。”
“但宋真宗却主动提出求和,这下正中下怀。”
“宋真宗告诉心腹大臣曹利用,只要能议和,哪怕是赔偿百万两白银,割地,也可以。”
“但寇准威胁曹利用,坚决不能割地,一旦赔偿的银两超过三十万两,他就会找借口杀掉他。”
“大辽和宋朝经过一个多月的和谈,最后确定每年纳岁币,十万两白银,绢二十万匹,大辽撤兵。”
“这就是北宋朝赫赫有名的澧渊之盟。”
“双方皆大欢喜。”
“宋朝一共每年赔出大概价值三十万两的财帛,就换得了辽国退兵,不用再打仗,何乐而不为?”
“而大辽已经渐渐富裕,辽圣宗和萧太后见到这么多意外获得的白银和精美布匹,都喜出望外,自然心满意足。”
“其实说到底,这母女俩眼界还是太窄了,见到这点儿财帛,就心花怒放。”
“宋真宗开了一个赔偿的恶例,此后一直延续下去,一直到辽国灭亡。”
“辽圣宗和萧太后这一次大获全胜,得意而归。”
周易扫视着全场,又望着大屏幕前的观众,他突然说道:“关于这个盟约,后世议论纷4.5纷,有些人大骂宋真宗无能,还有一些人支持宋真宗,认为他花了少量的钱财,就避免了两国的战争。”
周易点开屏幕上的评论按钮。
只见无数的评论发出来。
“宋真宗当然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澧渊之盟一年只不过是岁币十万两白银,绢不过是二十万匹,在富裕的北宋,这些还不如九牛_毛。”
“而从此以后,开放边境贸易,宋朝又从大辽国赚回来这些岁币的三倍,当然是宋朝的收获更大。”
“我也赞成楼上的说法。”
“不用打仗,就能解决争端,何乐而不为?”
上一篇:我!大秦枭侯,天灾化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