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魏读书人

大魏读书人 第266节

李广新得知此事,第一反应是惊愕,久久不能回神。

最终李广新也只能叹息一声,他是南豫府府君,虽然想要帮助许清宵,可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但很快,李广新皱了皱眉头,紧接着开口道。

“来人,找来一块大布,百丈之长,至少三丈之宽,悬挂于南豫府中,告知百姓们京城之事,让百姓自己选择,是否愿为许清宵请愿。”

李广新没有办法左右朝堂,但他知道,女帝不想要杀许清宵,可许清宵得罪了怀宁亲王,得罪了王族一脉,许清宵夺权是事实,想要解救,就必须要给一个理由。

所以李广新只能通过这个办法来了。

随后李广新更是写下数封信,差人送去其他府君。

他知道这件事情,不能拖,一定要快。

就如此,当日午时,一张大布悬挂在南豫府中,路过百姓得知此事,纷纷口口相传,留下自己之名,若有人不会签字,按个手印也算。

一时之间,南豫府的百姓最为激情。

很快南豫府附近几大府也如此炮制,但他们自愿而发,不会强迫百姓,愿意签字就签字,不愿签字也无妨。

也就在同时。

南豫府请愿之事,也传到了其他郡府,不少百姓为许清宵愤愤不平,如今听说此事,更是要求当地府衙也要如此。

各地府衙不敢打压民意,以最快速度制造请愿书,以供百姓签名。

但,也就在今日。

一封封奏折如雪花一般地飞到朝廷当中。

是各地藩王的奏折。

当他们得知许清宵怒斩怀平郡王之时,这些藩王彻底坐不住了,怀平郡王该不该死他们不管,身为皇室,竟然被区区一个刑部主事所杀。

一时之间,各地藩王都怒了,对许清宵充满着极大的敌意。

不过这些藩王也极其聪明,他们没有说出心声,而是拿出一个关键点来抨击。

【夺权】

夺权之罪,可不是小事。

更可怕的是,这些藩王们用夺权来做文章,是什么意思?

如果陛下不处死许清宵,那是否意味着,陛下允许下面人夺权?

若真如此,倘若有一天,他们翻脸夺权,你可就不能说什么啊。

这个问题。

十分尖锐,也十分恐怖。

如雪片般的奏折,几乎内容统一。

以夺权为题。

望陛下,立即处死许清宵!

否则,天地不容。

他们也不容。

这意思,莫名带着威胁了……

第一百零八章:一切真相大白!怀宁王之意,女帝心意,许清宵之意!他来了!

大魏皇宫。

养心殿内。

女帝端坐在龙椅上,而她面前,则坐着一个老者。

赵婉儿不在此地。

这名老者头发雪白,穿着黑色素衣,但眼神不浑浊,反而清澈无比。

他是女帝的师父,曾经的太傅,李广孝,不过如今已经卸职,在外云游,而今日女帝将他召来,商议一些事情。

“老师,怀宁王已经将麒麟兵符送来,可这一切太过于顺利了,朕,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女帝的声音响起,她看着面前的老者,如此说道。

李广孝微微沉默,过了一会,缓缓开口道。

“我本以为,陛下得麒麟兵符,需要花费一定代价,却没想到,怀宁亲王竟如此痛快。”

“此事,在天下人眼中,怀宁亲王看似是为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但他绝对不是这种重亲情之人。”

“一块麒麟兵符,对他而言,胜过他十个儿子,而如今各地藩王纷纷来奏,显然与怀宁亲王有关。”

“若不出意外,过些年他们就要动了。”

李广孝平静回答,而这个动了,意味深长。

女帝神色微微一变,她看向自己的老师,不禁开口道。

“怀宁王将兵权交给我,还能动吗?”

她这般问道。

“麒麟兵符在陛下手中,青龙兵符也在陛下手中,可白虎,玄武,朱雀三块兵符还在外面。”

“各地藩王也拥兵自重,他可以动,不过臣猜想,怀宁亲王敢将麒麟兵符交给陛下,他必有更大的图谋。”

“否则的话,他也不敢将兵符交出。”

李广孝如此说道。

“那老师认为,最快多长,他就会动?”

女帝问道。

李广孝沉默,思索了许久后,缓缓开口道。

“这些年来,我云游四方,发现各地藩王势力越来越大,尤其是陛下登基之后,明面上藩王削兵,可暗中却不断的在招兵买马。”

“所以臣认为,快则三年,慢则五年。”

“而若是有天赐良机,只怕随时会动。”

李广孝做出判断,三到五年之内,如果大魏出现什么问题,估计立刻就动了。

“三年吗?”

女帝皱眉。

三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或许一眨眼的功夫,就已经到了。

“那请问老师,朕,该怎么做?”

女帝继续问道。

后者摇了摇头,长长叹了口气道。

“今日,大魏之局势,自立国以来,最为艰难,先帝七次北伐,耗空了大魏的国库,那些藩王也乘机敛财无数,如今国库接近空虚。”

“而百废待兴,朝堂之上,又要喊着继续北伐,可一旦北伐,内乱必显。”

“到时天下又是生灵涂炭,兴亡皆苦百姓,老臣这些年来一直在思绪,但老臣已经老了,实在是想不出办法,但却可以给陛下指出三条明路。”

李广孝显得十分认真。

他云游四方,不仅仅是云游,而是看一看大魏现在的山河到底怎样。

书卷说的再好,也不如亲自看看。

书卷说的再惨,也不如亲自看看。

他看到了,更加想不到解决方案,但他能为女帝指出三条明路,让女帝明白现在大魏的困境在何处。

“请老师指教,朕,洗耳恭听。”

女帝认真道。

“当今大魏之祸根,无非有三。”

“其一,百姓民生,先帝七次北伐,国库空虚,百姓不说食不果腹,但至少依旧有许多百姓依旧吃不饱,大魏百废待兴,这是大魏之根基,重中之重,需要尽快解决,当百姓可以果腹之时,即便有人造反,也不会引来民怨民怒,甚至百姓也会反抗,不愿再过战乱生活,也不想再一次食不果腹。”

李广孝指出第一点,也是极为关键的一点,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有人造反,这个很难防止,但只要民意不变,民心不乱,这些造反之人,就很难成功,甚至百姓若是过上了好日子,他们自己会去阻止,因为他们再也不想战乱,再也不想饿肚子了。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对于如今的大魏来说,这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女帝认真听着。

“其二,藩王之乱,各地藩王如今蠢蠢欲动,皆因先帝登基不正,同时私下也不认同陛下之正统,藩王之乱,即便这十年不显,可早晚他们会亮出獠牙,甚至一旦大魏遇到任何危机,他们便会乘虚而入,故藩王之乱,需要解决。”

“不过眼下暂时不需要担忧,毕竟这些藩王也在内耗,只是早晚会讨论出一个结果。”

李广孝继续说道。

这是第二个祸根,天下的藩王太多了,其原因并非是武帝造成,而是两任帝王造成,文治帝选武帝为皇,却担心其他儿子不服,最终将其逼去就藩,而武帝上任之后,并没有选择打压这些藩王,因为他要北伐,江山必须要稳固,故此反倒是让这些藩王变得更强,拥有更多权势。

首节 上一节 266/12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从流放皇子到千古暴君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