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第211节

李安之便是如此。

“对了,夫人,最近好像没有见你用过香水。”李安之突然像是想起什么,疑惑问道,“是香水哪里不好用吗?”

“那倒不是。”房瑶漪笑了笑,说道:“只是近些日子一直待在府内,并未出门,所以便用不着香水。”

其实之所以不用香水,是因为这香水并算不上多,而且如此稀奇的物件,她觉得李安之应该也存货不多,还是省着点用比较好。

李安之没有那种能看穿人心的能力,房瑶漪如此说,他便信了,轻笑道:“那夫人多出门便是了。”

“况且就算是在府上,也可以用嘛。”

房瑶漪笑了笑,不置否认。

“话说回来,我准备开一家香料铺子。”

李安之突然转移的话题,叫房瑶漪吓了一跳。

稍稍缓了下,房瑶漪疑惑道:“夫君近些时日在朝为官,已是忙碌,再开一家香料铺子,哪有精力去打理?”

“所以我才说要收个学生嘛。”李安之说道:“收个学生,让他去打理就好了。”

“这是误人子弟。”房瑶漪嗔怪地拍了下李安之的肩膀,说道:“夫君若是肯将才学教授学生,满腹诗书的,进朝为官不是前途更好?”

“若是去打理香料铺子,哪还有时间读书?”

这是房瑶漪隐晦的提示。

如今夺嫡之争刚刚开始,若是李安之能培养出自己的学生,并让其进朝为官,也是对李安之的一种帮助。

李安之看着房瑶漪,暗暗叹了口气。

士农工商的思想还是深入房瑶漪的内心了,在夫人的眼中,商是最底层的存在,士才是真正的正道。

“其实若是我收了学生,我倒不会真个强迫去走我安排的路。”李安之想了想,轻声说道。

房瑶漪眨了眨眼,显然不明白李安之在说些什么。

李安之解释道:“我只要知道学生想要做什么,那便让他做什么,哪怕他学了满腹诗书才华,却只想游山玩水,快意潇洒,也都随他。”

“随性而为,才是人生最正确的道理。”

房瑶漪不懂,李安之却不再解释,毕竟人各有志,不能强求别人认同自己的想法。

“行啦。”李安之站起身,笑着看向房瑶漪说道:“我们走吧,等我们到渡酒肆,想来三娘也差不多准备好饭菜了。”

——

太极宫,立政殿内。

长孙皇后是寝食难安,因为谌儿与乾儿争锋的缘故,泰儿主动退出,去往封地。

而这谌儿与乾儿似乎都有把对方往深渊里推的意思。

手心手背都是肉,两个儿子互相争锋,这让她这个做娘的如何能安下心来?

关键是陛下的态度,似乎是乐得见到两人较量。

“观音婢,朕今日让御膳房冰镇了些肥宅快乐水,一起来饮几杯。”

正当长孙皇后愁眉不展时,李世民正巧从殿外走来。

一看到李世民状若无事的样子,长孙皇后心头的阴霾更浓了。

“陛下,最近是快乐水不离手呀。”

毕竟是久居深宫,长孙皇后失落的神色一闪而逝,笑吟吟地看向李世民打趣道。

李世民自然注意到了长孙皇后的表情,倒也没多问,只是令宦官将冰镇的快乐水盛了上来。

待宫女斟满茶盏,李世民端起茶盏。

“观音婢,你说谌儿这小子是在打什么主意?”李世民轻饮一口,突然问道。

长孙皇后疑惑道:“陛下在问什么?”

李世民看着茶盏中褐色液体,轻笑道:“谌儿这孩子,说是要朕题字,结果却不售卖这肥宅快乐水,你说他在打什么主意?”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长孙皇后想了想,笑道:“当初谌儿的缠梦酿不也只卖四桌,也就是渡酒肆重建之后,才卖的多了起来。”

李世民说道:“可这小子这次确实一杯都没卖。”

长孙皇后愣了愣,若是限量销售,那还能说出为何,但一杯都不卖这又是为什么呢?

李世民深呼吸了一口气,眯起眼睛说道:“谌儿是在跟朕斗气啊。”

“斗气?”长孙皇后满头雾水。

随即便反应过来。

谌儿是知道朝廷缺钱,陛下缺钱的。

而肥宅快乐水则是当初说好的,会有分红在内。

肥宅快乐水的滋味她是知道的,若是肯售卖,一定会被一抢而空。

虽远远比不上赋税的收入,但长久以来,也定会是很可观的收入。

联想到近些时日,李世民对于传言不管不顾,甚至让刑部调查李安之的事情,长孙皇后突然明白了。

谌儿不缺钱,甚至可以说现在的谌儿还算富裕,况且他手中攥着肥宅快乐水,并不愁卖不出去,拖得久了,甚至还有可能卖的更好。

如今却一杯不卖,显然是与陛下斗气,怪陛下对他不管不顾,所以不想给陛下分红才对。

谌儿还是有些小孩子气了。

虽然想通了其中缘故,长孙皇后却仍装作不懂得样子,笑道:“陛下这是说的什么话,谌儿这孩子并没有要与陛下斗气的原因啊。”

李世民看了看长孙皇后,缓缓叹了口气,道:“观音婢,你可记得当初你问朕,为何不管谌儿和乾儿之间的事吗?”

长孙皇后没有接话,但她的秀拳却在广袖中悄悄攥起,捏了把汗。

“朕说这是为了李氏江山,是查出朝廷内哪些人在参与拉帮结派的好时机。”

“其实也不尽然,朕只是想告诉他们,如此争斗下去,只会两败俱伤。”

长孙皇后低着头,拿起酒壶,为李世民斟肥宅快乐水,“陛下打算如何做?”

李世民攥着酒杯,轻声说道:“明日早朝,朕要召见他们,各打五十大板。”

说是各打五十大板,其实不过是惩戒的说辞。

对于这一点,李世民心中自有打算。

李靖呈上来的奏本虽然含糊不清,但李世民还是敏锐的发现,汉王居然与东宫有所勾连。

若是寻常官吏也就算了,李世民不想追究,毕竟当年自己也是被诸多朝臣追随的人。

但一旦涉及到王爷站队,这件事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而之所以同时要惩戒李安之,就是要看看,在这朝堂上,有多少人站在李安之这边,有多少人站在李承乾这边。

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站在他李世民这边的。

第180章 有道理的认错

待李安之回到谌王府,已是夜深。

方小商见到二人回府,慌忙迎上前去,脸色有些难看。

“怎么了?”李安之微微有些错愕,疑惑道:“出了什么事吗?”

方小商看了看房瑶漪,犹豫片刻。

房瑶漪是个聪明人,当即明白过来,对李安之说道:“夫君,我先去休息了。”

李安之点了点头,也没多说什么。

待房瑶漪离去,方小商才缓缓叹了口气,说道:“王爷,陛下明日要召见你。”

“有什么消息吗?”李安之对此倒没有太多意外,毕竟这件事拖了这么久,总该有个结果。

夺嫡一事,牵扯太多。

就算李靖现在手握证据,但也不好有所动作。

若是贸然行动,怕只是会引火烧身。

此事从一开始便注定只能不了了之,而李世民显然也是如此打算。

但他之所以置之不顾,应该是为了调出自己跟太子背后都有哪些大臣站队。

想来,现在应该已是调查清楚,所以便要喝停这桩闹剧。

不过李安之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只要父皇知晓汉王李元昌站在了东宫身边,这场闹剧又是东宫首先挑起事端,而自己只是被动反击。

如此一来,李承乾在父皇那里的形象,也会稍稍受些影响。

“依照宦官的意思,陛下似乎对王爷与太子的行为不是很满意,有各打五十大板的意思。”

方小商犹豫片刻,终是说道。

前来传话的宦官,是李安之曾示好过的陈公公,所以也乐得透露一些口风,算是对李安之的示好。

李安之听过之后,只是点了点头,便不再说话。

各打五十大板吗?

首节 上一节 211/5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最风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