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万界,开局剪辑十大帝皇 第126节
内政上,加强集权,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重视农业生产,百姓生活安康,史称“乾淳之治”。
后世称其为“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
北宋靖康二年。
金军攻克北宋都城汴梁,徽钦二宗被掳北上,北宋在一片屈辱中灭亡。
偏安于南方的宋高宗赵构,一味委曲求和,甚至自毁长城冤杀了大将岳飞,南宋军心、民心跌到了谷底。
南宋真的打算永远苟且偷生了吗?
不是的,在经历苦苦煎熬之后,南宋人民终于盼来了一个救星。
立志收复失地的贤明皇帝——宋孝宗赵昚[shèn]。
赵昚是南宋第二位皇帝,是宋高宗赵构的养子,真正身份是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后代。
宋高宗赵构不传亲儿子而传外人,实属无奈,因为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老皇帝吓得失去了生育能力。
雪上加霜的是,唯一的儿子也早早夭折,最终不得不领养了宗室弟子赵伯琮,将其改名为赵昚,并最终立为皇太子。
不得不提的是,赵昚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而养父宋高宗赵构是赵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代。
也就是说,宋朝自宋太宗起,皇帝血脉由宋太祖赵匡胤一脉,转为宋太宗赵光义一脉后,在南宋第二位皇帝身上又被改回来了。
历史来了个轮回,实在令人惊叹!
第71章 宋孝宗赵昚
赵昚出生于浙江嘉兴,父亲赵子偁曾担任过当地秀水县的县丞,母亲据说怀他前梦到有人送她一只羊,但大家都不会把这孩子与帝王联系起来。
直到后来登基了,各种“祥瑞”便应运而生了。
比如有个名叫张尧同的诗人作了一首《凤凰洲》:
竹秀水色净,忽来双凤凰。
歧周昔鸣瑞,今复见文王。
诗中提到的凤凰指的是宋孝宗赵昚登基那年,有凤凰飞到嘉兴,人们以此为祥瑞,特地建了一个凤凰亭。
此外,诗中将宋孝宗比作西周的文王,即推翻商朝的周武王的父亲,可见人们对他的评价之高。
与周文王相比如何不知道,但宋孝宗做得确实不赖,堪称南宋最好的皇帝。
绍兴三十二年,宋高宗赵构以“倦勤”而想多休养为由,主动退位,让赵昚即位为宋孝宗,自己过起了优哉游哉的“退休”生活。
与宋高宗赵构的妥协政策不同,宋孝宗赵昚胸怀大志,一心想要改变国家偏安一隅、文恬武嬉、积贫积弱的情况,锐意北伐收复失地。
这份志向,从他的年号“隆兴”二字便可见一斑。
宋孝宗一上台便展现出来与众不同的风采。
在政治上,他通过缩短宰执任期、严厉打击外戚擅权行为、强化监察等方式,加强对官员尤其是权臣的管理。
防止再现秦桧专权或后来出现的韩侂胄、贾似道等外戚把持朝政的局面,有利维护了朝局稳定,使政治得以保持清明。
此外,对于宋朝严重的冗官问题,他在任内两年即裁撤都城临安的官员近千人,全国更是不计其数,极大地削减了开支,使窘迫的财政问题得以缓和。
在经济上,他注重修生养息,轻徭薄赋,一再减轻民众负担,并高度重视兴修水利,使百姓得以安全生产。
而以国家名义发行的纸币“会子”,也对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本人厉行节俭,常常穿着旧衣服,也不大兴土木,宫中收入多年没有动过,以至于串钱的绳索都腐烂了。
按他自己的话说,是“我其他没有太大的作为,只是能够节俭”,而按他父亲宋高宗赵构的话说,则是“勤俭过于古帝王”。
在他的表率下,大臣间的奢靡之风明显收敛,朝廷财政日趋健康,国家实力也稳步上升,南宋达到了巅峰时期,出现了名为“乾淳之治”的盛世。
在军事上,在即位后的第二个月,宋孝宗便召回主战派老将张浚,共商恢复失地的大计。
次年正月还将其任命为枢密使,掌管军政,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其他被贬或被罢免的主战派大臣,相继得到平反,特别优秀的还得到了重用。
平反人物中,最耀眼的,便是岳飞。
历史记载,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刚即位没多久,就下诏为岳飞官复原职。
此后又相继为岳飞立庙、追赠“忠烈”和“武穆”谥号、授予岳飞后代官职等等,天下为之一振。
关键这些事情,是在宋高宗还在世的情况下所作,其压力、魄力可见一斑,仅凭这件事情,他就可以名垂青史。
有了将之后,还得有兵。
为了解决兵员少、养兵费用缺口大的问题,他创造性地推行了“义兵制”。
寓兵于农,平时既劳作生产粮食,又训练提升战力,每五万人可减少开支六百万之多,从而达到了既增兵又不加财政负担的良好效果。
对别人严格要求,对自己也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