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 第229节

“那些不情愿的,不用逼着他们。”刘辩说道:“既然不愿搭建,由着他们好了。”

“没有大棚,那些百姓冬季怎办?”荀彧问道。

“告诉不愿搭建大棚的百姓,过了这次机会,再想建造,就得一次付清所有钱款。”刘辩对他说:“贪图便宜的那些人,权衡利弊之后,多半都会答应。实在不肯答应的那些,以后不用搭理。”

皇帝的意思,荀彧非常清楚。

他是想要通过这件事,让百姓们知道,朝廷的好处不是想捞就能捞的。

以后再在哪里试点,抓住机会就能得到更多的好处。

错过机会,看到别人做的风生水起,只能自家掏钱跟着。

“陛下的意思,臣明白了。”荀彧问他:“大棚栽种什么,陛下有没有说法?”

“朕倒是有说法。”刘辩笑了:“问题是百姓听不听?要他们栽种不同的蔬果,他们可会答应?”

“今年西红柿和胡瓜卖的很好。”荀彧说道:“臣听闻许多农户都在琢磨,来年也要在大棚里栽种。”

“全都栽种西红柿和胡瓜,他们赚个屁的钱!”刘辩说道:“大汉百姓吃苦耐劳,比之异族勤勉许多。可他们却有个毛病,见着什么好,一窝蜂的都要跟。每个人都在琢磨着,与旁人做一样的事情,可以得到多少好处。可他们却从来没想过,大家都在做,没有那么多需求,有没有机会获取利益?”

荀彧等人面面相觑。

他们虽然不像刘辩那样了解很多有关市场规律的东西,却也知道,什么东西太多,肯定是卖不上价钱。

不过从大汉朝市场以往的表现来看,好像从来没有什么东西是超出所需的。

“陛下会不会过于担忧了?”陈宫说道:“凭着大汉朝的人口,多少果蔬送到集市,也会被采买一空。”

“那是没有生产过剩。”躺在床上,刘辩缓缓闭起眼睛。

荀彧等人心都提到嗓子眼,生怕皇帝哪里不好。

过了片刻,刘辩睁开眼睛:“益州那边战况如何?”

“自从严颜到了益州,进展非常顺利。”徐庶说道:“大军眼前将要抵达成都。”

“陛下。”徐庶问刘辩:“身子可觉着好些?”

“朕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刘辩说道:“突然就觉着身子不适,可能是最近太累了!”

第125章 南蛮人也来捣乱

孙辰到太医家的时候,只见房梁挂着一条白绫。

全家老小都在哭喊着,请求太医不要想不开!

太医踩在椅子上,满脸悲楚:“我说了不得了的话,若是不死,你等也就没了!”

“谁在这胡言乱语?”孙辰领着几名内侍走了进来。

见是他来了,太医连忙从椅子上蹦下来。

跪伏在地,太医浑身哆嗦着喊:“恳请陛下,饶过臣一家老小!”

“陛下要我来,是嘉奖你的。”孙辰脸色瞬间不太好看:“若再胡言乱语,当真摘了你的脑袋!”

太医懵了,不敢相信的看着孙辰:“没有诓我?”

“诓你做什么?”孙辰没好气的说:“陛下说了,你的医术精湛,理应嘉奖。”

“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太医茫然:“陛下没打算问罪?”

“陛下昏睡的时候,确实魂游太虚。”孙辰说道:“你给诊断出来,哪里有罪?”

本以为死定了,没想到竟等来这样的好事,太医顿时喜出望外。

他朝着北宫的方向,连着叩了好几个头,口中喊着:“陛下万年!”

“我问你!”等到太医跪拜之后,孙辰问他:“陛下果真魂出体外?”

“我是医者,还能胡说?”皇帝没追责,太医胆子也大了,他对孙辰说:“当时陛下气若游丝,只是吊着一口气。我以为没得治了,怎知道突然又好了。”

“陛下乃天命之子!”孙辰说道:“岂会因为小病倒下?”

“说的是。”太医对他说:“陛下近来确实过于操劳,若再如此下去,身子骨怕会越来越弱。还得多劝劝他,多加歇息。”

“如何滋补?”孙辰问他。

太医回道:“操劳过度,滋补无用。多歇息,才是固本根源。”

孙辰点头,对太医说:“陛下虽不追责,还嘉奖了你,可你也得明白,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明白!”太医赶忙回道:“从今往后,我把嘴给闭上,再不提这件事半句。”

没再和太医多说,孙辰返回北宫。

刘辩养了几天。

首节 上一节 229/5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错把永乐皇帝当亲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