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 第541节
难道遇到明军了?
固始汗又询问了豫望城的情况。
据探子描述,豫望城一切正常,城门口的守卫不多。
固始汗却是迟疑了起来。
为何巴尔图和济尔哈朗没有在豫望城?
接下来,他竟然在原地驻扎下来,然后疯狂派出探子打探消息。
不过豫望城探子肯定是进不去的,东边的安边所和西边的镇戎所他的探子都进不去。
就算探子们将城外翻了个底朝天,城内的情况也一无所知。
最最神奇的是,这些天每天都会大雪,所有的战斗痕迹都被大雪覆盖了。
至于尸体,也被崇祯派人处理掉。
一切看起来,都非常平常。
直到十一月十五日,探子都没有带回来真正有用的消息。
巴图尔和济尔哈朗的军队就像突然从人间蒸发了一样。
最后只有两种可能:
一、已经被明军干掉了。
二、已经南下!
固始汗怎么都不会相信已经被明军干掉。
因为据他了解到的情报,明朝在陕西的西军,也就才四万人而已。
四万明军,就算都是精锐,也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干掉巴图尔和济尔哈朗。
看来这两个家伙私自南下了。
固始汗心中不快,巴图尔本身就是一个轻浮的人,济尔哈朗因为是投诚过来,急于立功。
现在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
先去豫望城!
正如崇祯所料,固始汗一定会来豫望城,无论他的先锋军在不在豫望城,他都会来。
为什么?
站在最高领导者的角度来去分析固始汗,济尔哈朗和巴图尔都可以绕道豫望城,但唯独固始汗不行。
因为瓦剌人要攻打陕西,就要有一个粮草补给的后勤点,否则会非常危险。
而这个后勤补给点设在豫望城是最合适的。
它背靠着宁夏镇,又离陕西不远了,而且不算大,明军人数不多,很容易攻下来。
没有比这里更合适的了。
所以,他一定回来。
所以,崇祯已经为他准备好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就等着他来了。
十一月十七日,固始汗率领8万大军抵达豫望城外。
他对达呼和巴日说道:“那支一直尾随我们的明军此时在何处?”
“回大汗的话,对方一直在二十里之外紧跟着。”
固始汗朝周围望了望,四周冰天雪地。
呼和巴日说道:“大汗是在担心明军的主力藏于何处?”
固始汗自信地说道:“自然是在这豫望城内!”
呼和巴日说道:“末将倒不这么认为。”
“哦,说说你的理由。”
“后面那支明军一直紧随我们,想要吸引我们分兵,随后明军主力偷袭我们,既然是诱敌深入的战术,主力军队怎么可能在城中呢?”
固始汗道:“你的意思是,这座城里面没多少明军?”
“就只有一千人无疑!”
第568章 空城计中的连环计
豫望城内很安静,城头站着一些明军卫兵。
此时,固始汗大军到来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崇祯耳朵里。
阎应元觉得甚是神奇,没想到真如陛下所料,固始汗真的来了!
现在,就现在这个局面,固始汗以为明军都在城外,但其实,他已经被包围了。
“陛下,瓦剌人来了。”
崇祯气定神闲喝着茶,淡淡道:“都来了?”
“都来了,来了好几万人,黑压压的一片。”
崇祯轻轻放下茶杯,笑道:“好,去城楼上去弹琴吧。”
阎应元有些担忧,他问道:“这……陛下,真的有效吗?”
“按照朕说的去做便是。”
“是!”
阎应元穿着一身长衫,到了北城后,便登上了城头。
那里有一副古琴,阎应元坐在那里,开始弹起琴来。
瓦剌人一看那阎应元竟然在城头弹琴,顿时有些诧异。
这是什么操作?
这大战在即,怎么明军还有心情弹琴了?
固始汗也满头问号起来,明军这是要干什么?
这不是在打仗么,怎么还搞起文艺表演来了?
呼和巴日说道:“大汗,这一幕好生熟悉。”
达颜接过话来:“这有什么熟悉,我看明军就是在故弄玄虚!”
呼和巴日说道:“大汗,这明朝有一位文人叫做罗贯中,他写过一本书叫《三国演义》,这《三国演义》中有一篇名曰空城计。”
达颜不屑一顾道:“汉人的书有什么好读的,那都是文人胡说八道,若是要学兵法,我们祖上黄金家族少了兵法么?”
固始汗却沉着脸说道:“说下去!”
“这空城计讲的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大军逼近的时候,唱了一处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的大军。”
事实上,这个年代,《三国演义》这本书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例如历史上的皇太极等人,就是拿《三国演义》当兵法来读的。
蒙古人当然也知道这本书。
只不过蒙古人大多数不读书,但也有人会读书人,例如呼和巴日。
而且蒙古精英中,总有一些人熟悉汉文化。
达颜大笑道:“区区弹个琴,就能吓退大军,看来汉人的书都是胡扯!”
固始汗自然也知道《三国演义》里的这个故事。
他陷入了沉思中。
不多时,豫望城的城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缓缓打开。
这下瓦剌人更加惊奇了。
什么情况!
怎么城门打开了?
难道明军要投降?
安静,非常安静,天地间除了细弱的微风,就只剩下城头的古琴。
阎应元好歹也是个进士文官,这古琴弹奏得虽然不咋样,却还勉强能够听下去。
只是阎应元此时心里也紧张得一逼。
他倒不是怕,只是担心这样玩,瓦剌人真的会进城吗?
安静,还是非常安静。
几万瓦剌人就这样站在城外,看着阎应元在那里尽情地表演。
固始汗脑子正在飞快地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