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大明当暴君 第538节

什么问题?

军委会这么玩,言官们不干了。

言官们为啥不干了?

因为言官们觉得军委会的行为有些越界了。

为什么这么说?

皇帝不在,你说调兵就调兵?

你是想当霍光还是想当曹操?

或者……该不会是董卓吧!孙大人!

于是,在这个原本边境告急的时候,朝堂上突然掀起了空前规模的口水战。

原本行政体系里的官员是没有权力干涉军政的,可现在不是军政的问题,是大家一致觉得军委会权力过大了。

今日他们能向辽东发布调兵令,明日是不是能在顺天府发布调兵令,或者是不是能把北京城围起来?

朝堂大臣们这种担忧,绝对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没事找事。

自古以来,兵权都是极其敏感的。

按照大明朝的规矩,调兵的最终拍板人必须是皇帝本人,否则一切私自调兵的人,都视同谋逆。

即便是司礼监签字盖章都无效,必须皇帝本人的“皇帝信宝”。

并且还要以皇帝的名义发布讨伐诏令。

可现在都没有,就一个司礼监签字盖章了,就发到了辽东,这种粗暴的流程,简直让北京城所有的官老爷们都睡不着觉了。

十月三十日这一天,军委会就被围堵了。

从内阁、六部九卿,到各个新政衙门的官员,全部到了。

这些人比那些催更的读者更可怕,他们将军委会围堵得水泄不通,要求孙承宗自行辞去元帅的职务。

廷议之后,大家一致推荐英国张维贤担任。

七十好几岁的张维贤,一听说那些扯犊子的家伙把自己拉进去了,差点没有跳起来过去一人一巴掌。

张维贤当然不想去。

现在这种敏感时期,谁碰谁完蛋,他只想老老实实做个老透明。

可大家不让啊,十几个重臣跑到英国公府,连拖带拽,将英国公硬拉上车,然后将他强行送到皇宫内的军委会衙门。

在这个大雪纷飞的下午,一百多名官员就聚集在这里,站在雪地里。

用韩爌的话来说:边关的事边关去想办法,但这权力架构的事关乎朝堂纲纪,今天天王老子来了,也得有个交代。

有人说这是新派和保守派的一次交锋,保守派趁机搞事情。

还有人说,军委会的确越权了。

只有被强绑过去的英国公才知道,这事不是看起来的这么简单。

这事其实已经牵扯到皇帝对中枢权臣换人的层面。

最后,英国公到了,大家都非常礼貌地对英国公行礼,表示希望英国公来主持大局。

张维贤脸上的横肉跳了几下。

他微笑地注视着众人,仿佛很开心。

但其实内心骂道:你们这些狗日的,就是想把老子推出来做你们的刀子!

最后孙承宗实在无奈,拿出了皇帝的圣旨,并且派人去将懿安皇后张嫣请来,加上张嫣手中的那份圣旨,才勉强压住了局面。

什么圣旨?

授权的圣旨。

临时授予军委会全权调集华北、华东、宣府、蓟镇、辽东镇全队的权力。

这下所有人都哑口无言了。

哑口无言,不代表心里服气了。

正如张维贤所言,这背后其实牵扯到换人了。

权力的游戏,有时候,就是这么隐晦。

调兵的问题用皇帝的圣旨理顺后,当天晚上回去的路上,李邦华就对孙承宗说了这样一句意味深处的话:“孙大人,这次之后,恐怕朝中之人对您……”

孙承宗神色不变,他只是平静地说道:“为君父分忧是臣子的分内之事,更何况,我年事已高。”

十月三十日晚上,辽东广宁督师府。

何可纲将军队的调防、军粮的囤积、后勤部队的增援、医药物品的准备,都做了统一汇报。

“原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已经抵达平西堡,全权负责平西堡辽河防务。”

“平西堡到辽河的防线,有5万人,尚有3万预备役已经出发,后日可以抵达西平堡防线,一共8万精锐。”

“军粮囤积有12万石(1440万斤),足够6个月的粮食。”

“目前广宁有6万人,粮食囤积12万石,足够吃7个月。”

袁崇焕说道:“你们认为皇太极会从哪个方向进攻?”

祖大寿说道:“末将认为,皇太极必然要攻打广宁,一旦广宁沦陷,西平堡到辽河的防务,孤掌难鸣,所以,如果是我,我打广宁。”

何可纲道:“广宁城固若金汤,又有我军重炮防守,不是这么容易攻下来的,一旦他久攻不下,西平堡的大军回援,可以两面夹击皇太极,他必然处于被动状态。”

第565章 朕要将战线推到玉门关外!

袁崇焕说道:“无论建奴从哪边打,我们都要让皇太极有来无回。”

祖大寿插上话了:“督师,末将以为,咱直接长驱直入到沈阳城下,捣了建奴的老窝!”

袁崇焕沉默下来,其他人也沉默下来。

祖大寿站起来,豪言壮志道:“怕个甚,末将愿意领3万儿郎孤军深入,夺下沈阳!”

袁崇焕看了看地图,说道:“见机行事。”

进入后半夜,风雪停了,辽河边上的积雪已经到了关节处。

辽河西岸,明军大营灯火通明,执勤的士兵来回走动。

刚刚换下岗位的士兵则聚在一起吃着肉,烤着火炭。

这些在天启年间,想都不敢想。

天启年间的辽东军别说吃肉了,连一口粮都难以吃上,更别说还有火炭取暖。

这些全都是这些年新政最直接的成效。

朝廷有钱,皇帝愿意提高军费,将肉类、煤炭长途跋涉运到辽东来。

从去年开始,活动在山海关和辽河一带的商人就有数万人,民夫更是高达十几万人。

从山海关到辽河边的水泥路都已经竣工,而且上海到宁远的海航线路开设后,粮食的补充明显更加充足。

等吃完肉,喝完热水,士兵们开始在自己的营帐休息。

突然,外面的号角声响起来了。

号角声一响,所有士兵本能反应坐起来,快速穿好衣服,取了自己的兵器,就往外面跑。

还有的营帐外有军官在大声喊:“都快起来!快!你们只有半分钟时间!”

一个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从营帐出钻出来。

他们快速在校场上集结,排列整齐。

军官们开始清点人数。

有些士兵心中有疑惑,这大半夜的,到底发生了什么?

风雪住了,冷月悬于苍穹。

冬天的夜晚,格外的明亮,视野也很好。

很快,一队队明军便沉默而安静地推进到了辽河边,在那里横列起了一块块钢铁方阵。

士兵们一个个神色肃然,目视前方。

安静的夜晚,只有士兵们踏在雪地上发出的嘎吱声。

军官们从一个个连巡视而过。

而工兵们正在铲雪,给火炮铲除道路来。

关宁军第三军团总参谋张恒小跑到赵率教面前:“赵帅,第三军团全体将士集结完毕。”

赵率教点了点头:“嗯!”

张恒刚说完话,辽河对面传来了脚步声。

不是一个人的脚步声,而是许多人,无数人的脚步声。

踩在厚厚的雪堆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首节 上一节 538/11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挂在大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