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 第342节
例如郫县知县孙之庆是如何坐上知县的位置的。
还能如何坐上去?
当然是出钱买官!
“朕记得郫县是平原?”
“是。”
“郫县有铁矿?”
“有,但很少,今年发现了一小片。”
“所以孙家给占了?”
“陛下,这事与臣无关,都是孙家那个二少爷孙良全干的。”
“朕问的是铁矿的事。”
冯任道:“是被孙家占了。”
“还有其他县出现类似的情况么?”
“罪臣……罪臣不知。”
“茶引和盐引呢?朕记得这些以前是属于福王的,后来福王死了,朝廷收回了茶引和盐引。”
“此事都是周阁老交代罪臣去做的。”
“没有其他人参与?”
“户部主事钱维忠,他也参与了。”
崇祯忽然想起来前些日跪在大明门外的那些官员,就有钱维忠。
他还口口声声说《大明国土管理法》是害民之法!
这不就说明问题了么?
这根本就是利益集团的一场反抗。
“陛下,臣斗胆直言。”
“你说吧。”
“陛下要收编天下山川、湖泊,根本不可能,因为许多山川湖泊,不为人知,即便知晓,若是有人上山开采,朝廷也不可能管控。”
皇帝脸色一冷:“这不是你一个知府该说的话,朕让你做成都府的知府,是让你让成都府的老百姓安居乐业,你不思正道,想着法子敛财,到现在对朝廷的政令指指点点,此为人臣之道?”
第372章 皇帝的态度,都乖乖上交朝廷
皇帝又换了一个问题:“成都府还有多少官员的官职是买来的?”
“这个……臣……臣不知。”
崇祯没有继续问了,他转身就要离开,身后传来冯任的声音:“陛下,他们已经响应朝廷的号召,卖了许多田地,陛下何苦要将湖泊、山林也收走,如此,天下人都要骂陛下无道昏君!”
崇祯没有说什么,多说无益。
之前那么艰难的土改都推行下来了,现在国有化,他有什么好担心的。
冯任说的这些,不过都是利益集团的垂死挣扎罢了。
大不了再来一次大清洗!
出了昭狱后,骆养性道:“陛下,今日有不少人出钱来北镇抚司打探消息。”
“哦,打探什么消息?”
“打探冯任的消息,都想知道陛下对冯任的态度。”
他们为什么迫不及待来打探消息?
因为手里有矿啊!
到底现在是主动交出来,还是等待时机呢?
至少现在没有一个人主动交出来,大家都在等冯任的处理结果。
也在等第一个交矿的人。
骆养性又道:“最近几日,三法司官员家也多了一些客人。”
“朕知道了。”
崇祯面色不变,走了出去,周围都是锦衣卫,一路护送皇帝进宫。
三法司官员家里突然多了一些客人?
无非就是利益既得者们想要通过塞钱,将三法司审理冯任的事情搞复杂,最后最好是放人。
放人了《大明国土管理法》的这第一刀砍不下来,执行者的人心必然会受到影响,后面的阻力当然就大了。
用崇祯自己的老话:皇帝退一步,他们就前进十步,皇帝退第二步,这件事就会不了了之。
等回了皇宫后,崇祯对方正化道:“你去给三法司主审的官员传话,明日出结果,两个人的人头挂在朝阳门外。”
“是!”
“在敦促阎鸣泰,涉及此案的地方犯人,一律斩立决,不得有任何耽搁。”
“是!”
你们不是要看朕的态度么?
朕的态度很明确!
傍晚,新乐伯刘文柄便到了驸马巩永固的府邸。
这二人可是明末出了名的好基友,北京城破的时候,俩人双双自杀。
刘文柄是皇帝的表弟,巩永固是皇帝的妹夫,都是皇亲国戚。
“巩兄,速速交出顺天府的矿产吧,我听闻,陛下要杀冯任和孙之庆。”
巩永固一听,连忙道:“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做不得假,是方中官刚才派人传话跟我说的。”
“可是……”
巩永固舍不得啊,他在顺天府有两个矿场,在山东也有一个,每年进账6000多两白银(约450万元)。
现在突然就要上交给朝廷,这岂不是亏大了。
“还有,上面还在查盐引和茶引的事。”
“你的呢?”
刘文柄道:“我打算上交了,已经派人去国土管理部了。”
“不甘心啊!”巩永固道,“孔有德、耿仲明他们呢?”
“他们我不清楚。”
巩永固犹豫了一下,连忙道:“走,去国土管理部走一趟。”
傍晚时分,国土管理部的官员正要下班回家了,两人到了。
到之后,心一横,将矿产的信息全部登记了一遍。
当天晚上,正在用显微镜观察东西的崇祯,突然听王承恩说有两个勋贵把自己的矿产交出来了。
一听说是巩永固和刘文柄,崇祯笑了笑道:“他二人倒是识趣,朕也不是那么无情的人,只要愿意归化给朝廷,以前的事,朕都可以一笔勾销。”
第二日,巩永固和刘文柄将私占的矿产归还给朝廷一事,就被皇帝拿出来在百官面前当面表扬了一顿。
也正是在第二天,三法司的审理结果也出来了。
大家完全没有想到这么快,还没有反应过来,朝阳门那里就挂了两颗人头。
一颗是冯任的,一颗是孙之庆的。
罪名也定好了:
一、贿赂内阁大臣。
二、草菅人命。
三、私占朝廷矿产。
四、以权谋私,私售盐引和茶引。
这下将北京城有矿的官员和勋贵们都吓到了。
于是出现了一个什么情况呢?
当天,大明国土管理部的衙门门口,就排了一长条队。
半个月后,崇祯收到了一份总汇奏表。
好家伙,这有矿的官员,竟然多达近百人。
大明朝还真是地大物博,各地的矿产,无论是煤矿还是铁矿,都有被占的。
明末的各种放飞自我,简直是辣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