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大明当暴君 第273节

这对即将到来的南京大学推动极大。

崇祯每天都看报纸,每天都能看到报纸上各种犀利的言辞。

他相信,在这样的舆论疏导下,很快,人们就会开始对以前那些读书人所说的产生动摇。

不仅仅密集的舆论导向正在潜移默化影响应天府,有心人也开始留意,青楼正在一家家被查封。

不少女子被招募到南京制造局。

一切都在快速推动。

十月六日,曹程从苏州回到南京陛见。

皇帝只对他说了一句话:“严查所有商税,绝不姑息任何一个人。”

十月八日,南京大学校长孔贞运陛见。

“陛下,这是本次高考报名的名单,请陛下过目。”

崇祯接过来,一遍遍看完。

突然,他看到了柳如是的名字。

报考的是音乐学院。

若是柳如是能靠近南京大学,她此后的命运必然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了。

至少不会像历史上那样,为了生计,四处奔走,最后在钱家自缢而亡。

崇祯问道:“最近坊间都如何谈论新学?”

“陛下圣明烛照四海,不少人已经认清衍圣公的真面目,有些仕子倒是对新学颇有兴趣,人们也不是非儒学而不学了。”

“尤其是农学这种经世致用的学问,有不少仕子报考,在陛下的感召下,不少学社的论道方向也变了。”

孔贞运也觉得十分惊奇,世道真的在发生改变。

民风也在出现变化。

“经世致用,厚德载物。将这句话作为南京大学的校训,告诫每一个学子。”

“是!”

“小学和中学的规划做完了么?”

“回禀陛下,皆在此处,臣已经汇总完,请陛下过目。”

崇祯又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好,利玛窦和汤若望的这一套西文拼音注解他们可还习惯?”

“北京许多小学都能习惯,南京也不会有问题,陛下放心好了。”

“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是!”

孔贞运汇报完便退下。

十月十日,南直隶的高考开始了。

崇祯颇为期待南京大学的学子入学,这都是未来的人才啊!

人才越多,大明发展的自然越快。

高考是普通人家阶级逆袭的一大出路,现在贱籍废除了,以前是贱业的人,未来也可能做官,甚至做到朝堂部院大臣。

不过这件事还不是崇祯最关心的。

崇祯最关心的是什么?

应天府的《民论》。

什么是《民论》?

就是发动老百姓来检举当地地主、乡绅等人恶行的一部民间宣言。

不必多想,作者就是崇祯。

地方上的新农政指挥使向甲里的老百姓收集举报信息,严惩之前有过违法的地主、乡绅。

这部《民论》的核心点即在阐述打倒地主!

早早就准备好的《民论》在这一天,于各州府的报社刊载。

各地的新农政指挥使还在甲里做专门的讲解。

一时间,几乎轰动了整个南直隶。

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就此掀起了。

各地的知府、知县可都在崇祯面前立下了军令状的,一年时间,新政落地,并且遵照夏定文说的方式,仿卢象升在庐州府的方式来强行推行多项新政。

而这人民战争,便是第一枪。

崇祯倒是待在南京的紫禁城里偷闲了些时日,等到十月十六日的这一天,南直隶高考的成绩都出来了。

孔贞运将600位录取考生的名单亲自呈报给皇帝陛下做审批。

每一人的家庭情况,都有做了简单的注解。

果然,这农学院还是穷人家的孩子多。

音乐学院也就七个人,崇祯倒是看到了柳如是的名字。

工学院、物理学院的人也不少。

这些人可能就是大明未来的某位造船专家,也有可能是某位航海专家,甚至物理学家。

当天下午,崇祯在乾清宫单独召见了柳如是。

第299章 奴家愿意

今日的富春院没有什么人,不仅仅富春院客源明显减少,其他青楼的人也减少。

最近不少人都私下收到了消息,官府正在严管青楼。

而且有小道消息流入民间,当今天子已经圣驾降临南京城,只是来的极其低调,并不为人知。

富春院的姑娘们见柳如是上午打扮得非常精致,便出了门,都笑道:“河东君这是要趁着妈妈不在,去私会哪个情郎呀?”

另一个女子笑道:“别这么说人家,人家可是咱们这里的头牌。”

“听说河东君还参加了高考?”

“高考是什么?”

“高考就是考试。”

“考试了如何?”

“考试了自然是去读书,而且是去南京大学读书,官学,朝廷兴办的新学。”

“河东君,不是姐姐说你,咱们这样身份的,就别做梦了。”

“柳妹妹,姐姐们都是为你好,别看那些臭男人现在都围着咱们转,等咱们稍微年老色衰,便是无人问津了,所以有那个时间,不如自己多攒点钱,老了不至于什么都没有。”

柳如是笑道:“说不定我就考进南京大学了呢?”

“要是你能考进南京大学,我就把我的压箱底给你一半,若是你没考中,便给我一半,如何?”

“不必了,我要你的压箱底作甚。”

柳如是心情特别好,说完便出了门,上了马车。

她也不怪那些人嘲笑她,毕竟她们很多从小就被拐卖到这里,她们的命运已经被定格了,有那样的想法也属正常。

等到了皇宫门口,有人专门带领她一路来到了乾清宫。

此时,崇祯正在看曹化淳给的南京制造局的财务奏表。

雅兰堂在南直隶的日收入,是北直隶的两倍之多,而且销量还在往上涨。

不仅如此,借助东南发达的水系,南京制造局的商品可以大规模运输到苏州、常州、湖州、松江、杭州、扬州等等各个州府。

而在北直隶,要从北京制造局发货,必须走陆路,陆路的运输能力远不及船运。

难怪东南会发展出繁荣的商业。

运输是商业的基础大动脉,而江南一带密布的河流,便是商业的血管,为商业提供动力。

“新的纺织机运输过来么?”

“已经运输过来了,听说徐大人前一段时间做了改良,最新的成品便在外面,奴婢让人送了一台过来。”

“哦,快搬进来。”

不多时,便有人将一台木制的飞梭纺纱机搬了进来。

这便是大明版的“珍妮机”,它可以带动八个纱锭的运作,速度是传统纺纱机的8倍。

北京早已投入运作半年。

显然,徐光启在它上面做了一些调整,不过是微调,加固机架本身,耐用性更强了。

南直隶的纺织业本身是大明朝发达的地方,民间有大量的纺织厂。

而南京制造局一直停留在制造香皂、香水、洗发水卫生纸等产品上。

首节 上一节 273/11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挂在大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