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闯汉末 第377节
马强刚刚挂下电话,电话铃就又响了起来。
“明公,洛阳电报!”
是段英的声音。
“让贾诩一起来参谋,华靖刚好来说度田的事情,你们一起听听。”
没一会儿,三人便依次到齐,马强让华靖先说度田之事。
“明公,现在各地的度田基本已经完成,这是鱼鳞册汇总。”
马强接过鱼鳞册,这东西也是汉代没有的。
所谓的鱼鳞册,就是土地登记簿册,上面不仅仅写了所有的房屋、山林、池塘、田地的名称、位置、归属,更有图表对应,按照历史,这东西应该宋代才出现,真正的大规模使用,要到明代洪武年间了。
鱼鳞册的出现,不仅仅代表政府高度掌握了基层土地的情况,更代表了赋税的保证,可以说,有了这个,那些世家地主再想侵吞土地,难度就高了太多。
历史上,洪武大帝被黑的那么惨,这本小小的册子,最少可以占功三分之一。
当然,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即使是在后世信息发达的时代,也没办法杜绝侵吞的现象,不过在当下,这种新出现的土地登记制度,还是有不小的威慑力的。
“好,我等会再看详细,你简单说说,耕地度田后,增加了多少?”
“增加了约四成,经过此次度田,现在全平原耕地,约有八百七十万亩”说着,华靖也不由擦了擦头上的汗水。
四成也就是之前约有两百五十万左右的亩田地是没有记载在账上的,自然也不会有人交税。
这还是平原国人丁兴盛,加上之前马强开垦荒地的缘故,否则这比例恐怕得是要超过五成。
就这,已经在历代王朝末年中,算不错的成绩了。
要知道,明朝的收税田地减半的时候是弘治年间,也就是张居正的年代,这样看来,东汉王朝如果遇到一个明主加上马上就要上场的三国群英,再坚持个一百年也不是什么问题。
再仔细想想,如果把刘备的蜀汉算上,也的确又活了七十多年。
“这增加的田地,应该是没田主的吧?”马强翻到了高唐县,看着华氏一族的田地,放在桌上说道“最少,我们衙门里应该是没有这些田主名字的吧?”
华靖吞了口口水,他最怕的就是马强问这个事情。
“明公,虽是如此,但这些田地实际都已是熟田,各有田主耕耘,如认这些田地为官田,恐怕会有大乱,还请明公三思。”
华靖这样说,一方面有着自己的私心,毕竟华氏的田地也不少,但更多的还是出于公心,这些田地几乎牵扯到所有的大族,如果全部没收为官田,这些大族必然会和官府拼命。
收税和没收,完全是两个概念。
马强心里也有些犹豫。
在这个年代,直接打土豪,分田地,会不会太激进了?
马强看向段英和贾诩,希望他们二人能说点意见。
段英拱手道“明公,这些被侵隐的田地,既然有人想认领,只要他将之前该交的赋税补齐,我想也并无不可。”
补齐赋税?
贾诩抚须赞道“我国正是需要钱粮的时候,如果真的能补齐之前欠缴的赋税,倒也是一件好事!”
马强点了点头,马上就要群雄逐鹿了,的确是再多钱粮也不够。
而且东汉这个人口数量,只要官府愿意,总是能找出田地给他们耕种的,到时候,田地甚至会在短时间内成为累赘。
“既然如此,如有人想认领被度田查出的田地,一月之内,补缴十年的赋税,就可以拿到田契,另外,这个赋税设置一个上限,就设置为田地公价的一半吧,公价以前三个月同等档次的平均价格为准,至于领购之人,以正在耕种之人为第一道“还有,允许钱庄放贷给想买田地的黔首,记住,只能是黔首!”
“明公,此法还是太迫,再缓缓吧。”
“不可再缓!”马强挥手道“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如果觉得贵了,大可不认领就是!我又没有逼他们!”
华靖见马强已经下了最后的决定,只能拱手退下。
马强等华靖退下后,抄起电话说道“给我接黄忠!”
“汉升,我刚刚已经和华靖说了度田后续处理办法,恐怕会有人不开心,各地的驻兵要加强警戒,不要怕出事,恩,就这样。”
马强挂了电话,对段英二人叹气道“让黄汉升做这样的事情,我是越来越觉得大材小用了,我准备新成立一个部门,专门用于低强度的对内镇压、平叛,你们看如何?”
“不知道这个部门的名字是?”段英对马强这个决定没有异议,平原国内早就被马强梳理过好几遍了,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让黄忠花心思在这样的事情上面,的确不合适。
“就叫锦衣卫吧。”
马强本来想取名叫武警什么的,但又担心冥冥中的某只神兽,最后还是决定把明朝的锦衣卫搬出来。
“锦衣卫看来这部门的待遇不错啊。”贾诩笑着说道。
“总不能光干活不给饭吃吧,好了,说说洛阳的情况吧。”马强看向段英。
第三百一十一章 曹操兵变
段英拿出电报递给马强说道“洛阳传来了三个消息,首先是朝廷,刘辩被我们救走后,董卓就宣布刘辩得了急病而死,不过甘始当时闹得那么大,想来没谁会信董卓的话。”
上一篇: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