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536节

可问题在于,到底给多少女的成为进士,其实完全是可以暗箱操作的。真正知道内幕的人,自然知道,科举其实一开始就不公平。

它就是皇帝手中,控制士人的一个武器,而且是利器!也难怪刘韬一直要提升科举的含金量,含金量代表认可度,认可度越高,那么对舆论的掌控就越有利!

“所以别人才是陛下啊……”蔡邕淡淡一笑,“如果只是依靠法术,那么最多也就是让人敬畏。敬畏到了一定程度,那么他成为世人的对立面。”

哪怕刘韬掌握毁天灭地的法术,也没什么意义。主要这个法术掌握在人的手里,那么大家就会担心,万一刘韬喝醉,或者不爽,随便在城池里面来一发,然后造成几万人的伤亡什么的,这要怎么算?

人类这种存在,喜欢依附强者,但绝对不喜欢屈从于怪物。刘韬真的学会流星火雨或者末日审判的时候,那么他也就成为了被人畏惧,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怪物。

刘韬继位后,也是全力投入内政之中。让百姓的生活变好,以此证明自己,不仅会法术让人不得不敬畏自己,同时也有能力,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为什么加考的题目是《晋阳见闻》,就是进一步强调这点:他一直都在为此而努力。

现在那些作文,都还在考场外面,路过的人都能看到。晋阳这些年到底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到底给他们带来了什么,一览无遗。

“下一次朝会……陛下可能要对外开战,你说他会选择哪里?”卢植拿起茶杯,抿了一口。现在的发酵技术越来越精湛,红茶的口感也越来越好。

据说江南那边有好几处不错的产茶区,只可惜道路的问题,运输到这边,估计价格要翻三番,最终就算有好茶叶,也要变成奢侈品。

在大汉这边,按照新的税法,奢侈品的税可是很高的。

最终的结果,就是好的茶叶,价格会进一步提升,不是大富大贵之人都喝不起。

“最大的可能性还是匈奴,不过那算不上战斗。陛下提出的那个一国两制,本身就是给匈奴准备的。”蔡邕回道。

匈奴也没多少战兵了,算下来也就三五万,凉州,司州和并州的军队包围过去,他们除了投降似乎也没什么出路,最多十多天就能打完,甚至都不需要打,这也能算战争?

“可能顺便会过去一下,总不能一直放着,那两郡原本就是大汉的国土,也不能一直都给别人祸祸。”卢植感慨,“直接打过去灭了便是,不服气的都杀了,搞什么一国两制,多此一举……”

被刘韬宣传了那么多年,卢植也开始有些民族和国土的意识。再加上两汉对胡人的态度,对刘韬那么柔和的举动,就有些不满。

以现在大汉朝廷的军力,能平推过去的,为什么还要安抚为主?

“陛下的一国两制策略,不是为匈奴人准备的,而是给羌人,鲜卑,乌桓和蛮人准备的。匈奴人只是这个制度的实验对象,看看有什么需要调整的。”蔡邕不愧是中书省宰相,看得比较通透。

“既然不是打匈奴,那能打谁,袁术还是张超,或者晋国?”卢植进一步追问,他这次来,其实也就是探探口风。

现阶段最大的问题,大概就是官吏不足的问题。卢植身为吏部尚书,也颇为头痛。

“打仗无非远交近攻,谁更近就打谁而已……”蔡邕老神在在的说道。

第564章 朕要亲征

恩科之后,考生们按照成绩,安排各自的部门里面,六部稍微补充了一些人手,也稍微从各州各郡,提拔了一些优秀的人才上来。

各地官员,也开始小规模的调动。该升迁的升迁,该调动的调动。同时沛郡的太守,各县县令,甚至是官吏也陆续补充完备。

三百个秀才连带进士,被完全安排下去,勉强还算够用,至少可以维持整个大汉的正常运作,也仅仅是这样而已。

比如说,现在若是要对外征战,那么第一个面对的问题,就是打下来的地方,可能就没有多余的官吏可以安排。

除非,按照一般的规矩,直接任命原本的官员继续留任……这个就要看刘韬的意思。

九月份的大朝会,这个大朝会很多人其实早有预料。

扩军,几万新兵不可能不拉出去好好练一练,没什么比实战更好的练兵场。

把实战当成练兵的手段,估计也只有现在的大汉朝廷能够干得出来,偏偏所有的官员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当然是晋国,两国相隔就那么一个太行山,直线距离十里不到。”王匡已经升任兵部尚书,这种大朝会,当然是要发言的。

“打什么打?就算有多余的军队,也没有多余的官吏,到时候打下晋国,难道还要军管两年的时间?”吏部那边,卢植当然的一时间跳出来反对的。

“军管就军管呗,皮氏县军管大半年的,不也是好好的?”王匡觉得还是要争一争的。

“陛下,臣觉得,若要对外征讨,首先要解决的,的确是官吏问题。”皇甫嵩显然事先和卢植通过气,所以出来力挺自己的老友。

“陛下,要不,明年再开一轮恩科?”蔡邕出面,显然也是提前通过气的。

按照他的意思,便是让其他几个势力闹,闹腾完毕他们再出面,趁着对方立足未稳把地盘接手过来。

文官们不怕打仗,但既然有损伤更少的方法,为什么要硬着头皮去打?

利用法术加持的打仗方法,扣除可以练胆之外,对士卒战力没什么帮助。尤其是将领也根本没办法,学会有效的利用战术战略,别到时候大汉的将军,都变成莽夫就糟糕了。

刘韬看了看蔡邕,似乎明白这厮根本是以退为进。

恩科今年才开一次,明年再开的话,后年的科举岂非要连着来?

他不止一次强调科举的含金量的问题,当然不会让科举变得那么廉价。不过现在这一个尚书,两个中书侍郎阐述的问题,也不得不慎重对待。

人手不足,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估计不少官员都会揪着不放。

“贾诩,有什么办法没有?”刘韬看向贾诩,这个时候不能用郭嘉,就得用贾诩这个老银币,毕竟他们几个的谏言,让他稍微有些不爽。

“陛下,要解决这个问题,得先有足够的官吏。”贾诩不咸不淡的回了句。

“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刘韬看向贾诩,还记得这位早些时候,把他可能询问道的问题,都给罗列了出来。也不知道这次上朝,他是否有做功课。

首节 上一节 536/6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抗战之野狼突击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