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447节
“问题是,我们隔壁的赵王,眼看都要称帝了。”刘韬调侃道,顺便在心里补充了句:然后干几年,说不定就要禅让给袁绍了。
“…………”荀彧闻言,纠结了一下,似乎是这个道理。
“说到底,其实一个两个都想要称帝,不过是时间问题。我们也不搞什么称王再称帝的戏码了……直接称帝吧!”刘韬说道。
这样他可以直接拿出传国玉玺,先刷一波正统性,省得给袁绍抢先。物尽其用,如果传国玉玺的出世无法避免,那么至少也要在自己手中出世!
随即看向荀彧,继续说道:“现在大家都称王了,说到底心里还有些顾忌,所以还不敢称帝。不如我给他们加把火,推一推他们。说不得,还有几个,主动臣服我们的。”
荀彧一开始还有些反应不过来,听了刘韬的话略微一想,觉得的确是这样。
毕竟刘韬和董卓不同,刘韬要称帝,偏偏如今又没有皇帝,那么最多引起一些野心家的不满。但同样的,原本就忠心于汉室,或者没什么野心的藩王,会选择臣服刘韬呢?
尤其听说这次南下,刘岱和刘宠与主公的关系不错……
“可行性很高,不过还有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可没有那么多的官员。三公还好,九卿都凑不齐的……”荀彧叹了口气。
可行是可行,问题是硬件跟不上,这才是问题。哪怕通过考试,录取一部分士人,实则都没什么治政经验,也自然没办法重用。
其实如果进一步解放女性,允许女性学习和出仕为官的话,那么或许还能再增加一些。
只是这是这个时代的红色警戒线,别说女性本身没有被解放的觉悟,男性也很不爽女性和他们抢夺本来不多的官位。
到头来该讨好的讨好不到,反而进一步把男性这边得罪,是以刘韬一直没提这事。
“我也没有那么多的州啊!”刘韬耸了耸肩,“先称帝,然后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官员的问题,陆续再慢慢补充起来便是。”
随即看向荀彧,笑道:“现在我担心的是,到时候构筑起一个新的朝廷,文若只怕又要进一步高升,继续下去,我还真担心,不知道如何封赏你好些。”
“属下还年轻,还需要历练。”荀彧当然是选择拒绝升迁,他难道还不知道自己年轻?
少说还要干上三五十年的,按照这个速度,四十岁可能都要三公九卿,后面的时间怎么办?一个在朝堂上经营了三十多年的三公,这让皇帝怎么想?!
“安心好了……”刘韬笑了笑,“称帝之后,我打算引入一个构思,仿造现在并州衙门的办事模式,提升一级,建立六到八个部。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在尚书台的基础上分化出来,毕竟现在尚书台的权力越来越大……”
汉光武帝刘秀为了弱化三公的权力,已经开始重组尚书台:有令、仆射各一人,尚书六人,分主六曹。不过这六曹并非隋唐的六部,而是:三公曹、吏部曹、民曹、南北两主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
至西晋,才改组为: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曹,依然归属尚书台。到了这个地步,已经算是逐渐有了六部的雏形。
“原来如此,从尚书台入手啊……”荀彧恍然,“尚书台隶属于少府,不高不低,倒也的确合适。”
“现阶段的确是这样……”刘韬笑了笑,“不过以后朝廷结构要改变,主要分成三省。中书省负责协助我处理政务和机要,高于三公,相当于宰相;门下省,主要负责皇室,以及皇帝日常诸般事务;最后就是尚书省,下面设各部,处理对应的事务。”
真是……这样算下来的话,那么尚书令岂非已经是九卿级别了?荀彧有些无奈,这样修改的话,自己能担任什么职位?!
分管某一项具体工作的仆射,还是成为尚书令?这样下去不到十年,怕就要前往中书省任职,四五十岁的宰相……实在无法想象。
一时间,荀彧的眼神,居然多出几分无奈。
郭嘉和陈宫则是在一旁偷笑,虽然羡慕荀彧一路高升,但是就如同荀彧担心的一样,两人也意识到,这要是四五十岁当了宰相,那一定很好玩。
眼看荀彧开始尴尬起来,两人也乐得看热闹。
“怕什么?”刘韬耸了耸肩,“六七十岁,该退休就退休,还打算给我鞠躬尽瘁,在宰相的职位上,流尽最后一滴热血不成?”
荀彧闻言一愣,乞骸骨虽然也有,不过那是六七十岁,甚至八十岁,觉得撑不下去,想要回乡终老等死的官员,才会上书乞骸骨。
一般来说,能当宰相,为什么要乞骸骨,当然要干到最后一班啊!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刘韬拽了一下文,“到了六七十岁,老眼昏花,脑子都不灵光,办事开始谨慎起来,也没有了进取心……若所有宰相都这样,那这个国家还要怎么开拓,如何发展?”
的确,宰相这个职位,没有五十岁以上,估计也不好当。容易莽,一个县令莽,出了事情最多就是几百上千个百姓出问题;一个宰相莽出问题,可能朝廷根本都会出现动荡!
郭嘉与陈宫也是面面相窥,从来没想到居然只能干到六七十岁,一时间感觉有压力了。
“以后我们还有更多更多的书院,更多的图书馆,每年会有更多的人考试,然后成为官吏。我们即将不会缺乏官吏,反而要想办法淘汰一些老迈,办事能力下降,或者能力不足的官员。
宰相或许能干到七十岁,但尚书我觉得六十五岁,不能升任宰相的话,就应该退休;
侍郎定为六十岁。六十岁这个年龄,也将作为一般官吏退休的年龄。
其实也别想得那么糟,至少到时候,大家都有足够的时间,回去好好培养年轻一辈。
到时候应该是孙儿辈,看着他们顺利通过考试,出仕为官,你们为官时期的经验,都是他们成长的养分。传承,我认为才是最重要的!”
华夏文明饱经挫折,好几次差点亡国灭种,都能存活下来,核心便在‘传承’二字上。
刘韬那么说,众人闻言都有些触动。想想也是,六十岁以后,就算不在朝堂上指点江山,回家含饴弄孙,培养几个未来的宰相出来也不错。
家国天下,到底是一个主流思想,当官是为了能帮衬自己的家族,回家培养下一代,一样是为了家族。再说大家都在一个退休线上,都很公平。
“只是显然,这个需要先搞个试点,或者,最好十到二十年内,先不要搞。”荀彧提醒道,毕竟现在的人才可还没那么多,各地也不太稳,还是先别添乱好些。
“这个我当然知道……”刘韬淡淡一笑,“所以说,文若,你该给我答复了。”
“属下似乎没有拒绝的权力,那只能在退休前,好好为主公效力!”荀彧坦然说道。
第481章 卢琰想去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