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211节
“嗝……喝,喝不下去了。”刘韬摇摇晃晃的,心里却很紧张,第一次发现装醉原来也是挺不容易的。
“哈哈哈……德然这个酒量,还要继续练练才行。”刘宏大笑,于是继续斟酒。
就这样又是五六杯下去,刘韬觉得:也该差不多了吧?实在装不下去……
好在刘宏也觉得差不多了,于是开始转移话题:“德然以为,如今大汉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刘韬说话有些不客气起来,他觉得醉酒之人,应该是这样。酒壮人胆,喝到这个地步,那应该是胆大包天了。
“如今大汉天下,是否太平?”刘宏见状,倒稍微放心了一些,于是追问。
“太平?哈哈哈……”刘韬大笑,“连续三五年,不是这样叛乱,就是那里叛乱,今年还直接来了一场大叛乱,哪门子太平……”
刘宏虽然有心理准备,但如今听到,多少还是有些不爽。只是不爽归不爽,却也知道,刘韬所言是事实,明眼人其实都看得出来。
“那为什么不太平?”刘宏继续发问。
“那些士人都说是陛下宠幸十常侍,祸乱宫廷,以至于民不聊生……”刘韬一副醉醺醺的样子,“只是他们……嗝……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二哥也好意思说大哥……”
这句话真想说很久了,可惜能说给谁听?刘宏突然觉得刘韬顺眼了许多,一直以来他是真的憋屈,什么都是士人来说,他的话甚至穿不出洛阳。
天下舆论纷纷,甚至地方士人都是那么认为,于是出仕之后,都以铲除十常侍为己任。就没有谁,想过地方豪族,士绅和门阀的问题!
“那,德然觉得,如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刘宏询问。
“解决?怎么解决?”刘韬直接站起来,“就没有多少读书人,站在陛下这边!”
“那怎么样,才能让他们站在我这边?”刘宏看着刘韬在那里撒泼,没有生气,甚至示意周围的宦官和郎官退下,然后缓缓问道。
“开……开个图书馆呗!”刘韬随口说道,这个他之前去造纸坊,就有这个想法,“扣除兵书之外……所有的书都放进去,然后,直接都给标注句读,告诉那些读书人……”
说到这里,他指了指天空,说道:“想要出仕,就得按照这个句读来,否则朝廷不要!管……管他孝廉不孝廉,不合标准就不要!而且书就放在那里,谁想抄随便抄!”
刘宏闻言,呼吸开始急促起来,这个举动真要搞出来,那么对他来说太有用了!
先秦就有过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举措。他若统一天下书本的句读,基本上的把天下各家家学给废了。但相对来说,他也必然要受到天下士人的集火。
“可就算儒家,也有那么多学派……”刘宏试着提了提。
“他们怎么治学是他们的事情,也没人禁止或者限制他们。但朝廷要的,就是这个标准。按我说,直接办个考试,所有年轻人都集中起来考试,过的就要,不过的就不要!”刘韬当即发起牢骚,只是说到这里,又消沉了起来,“只是他们,又要就德行问题乱喷。”
“德行不重要?”刘宏其实不相信德行,他更相信实绩。
“德行有用的话,为何那些孝廉出来的官员,还要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德行,这玩意才是这天下,最不可靠的!”刘韬抱怨道。
“那如果,真把江山交给你,德然会怎么做?”刘宏突然一问。
“皇帝太辛苦,老子才不想当皇帝……”刘韬一个激灵,这里可要小心,“老子就想当大将军,什么匈奴鲜卑,乌桓羌人的,都给乖乖给我们俯首称臣!”
第229章 且放出去几年
这一刻别说是刘宏愣,周围的常侍也愣,第一次见到,还嫌皇帝辛苦的。
“当皇帝还能辛苦啊?”刘宏有些怀疑,这刘韬不会是装醉吧?少不得端详了半天,实在看不出什么。仔细一想觉得,自己的确是有些多疑,三十几杯下去,能不醉?!
“有什么好?”刘韬也稍微壮了壮胆子,“整天窝在皇宫里面,哪里都去不了……”
就这?刘宏本来还想听听,他说出什么‘豪情壮志’,就这理由?有些失望啊!
“老子想要统兵,想要打仗!呆在洛阳一点都不好玩,整天还要担惊受怕的!”刘韬突然发起疯来,可随即却是跌坐在地上,“可没办法啊……朝廷没钱,没钱打不了仗……”
…………刘宏突然觉得自己也有些想哭,刘韬这话扎心。说到底,可不就是没钱么?
“所以老子要推崇公羊啊!”刘韬却突然站起来,虽然有些摇摇晃晃,“公羊派推崇变易,什么是变易,与时俱进!为什么要变易,因为盐铁专营,盐铁专营……也没用。”
“为何?”刘宏想不明白,盐铁专营这玩意,他想要出手很久了。
“陛下怎么可能会不了解?”刘韬却是朝着他笑了笑,“诏令都出不了洛阳,地方别人把私盐私铁卖得比官盐官铁还多,那要怎么收上税赋?章帝就是管不了,才干脆不管!”
“那要怎么解决?”刘宏也开始认真起来。
“哈哈哈……”刘韬看向刘宏,“我怎么知道,我要知道,我都当皇帝了……”
说完直接向后一倒,然后呼呼大睡起来,继续下去,估计刘宏都要怀疑他装醉了。
刘宏叫了一声,结果就是叫不醒。摇了摇头,吩咐郎官把他送回军营。他却是坐会座位,给自己斟酒,然后一口干了,又斟了一杯……
“陛下,饮酒要适度……”赵忠看不下去,只能上前劝谏。
“心烦!”刘宏摆了摆手,“醒着难受,醉了才舒服!”
和刘韬说了半天,大概看得出来,刘韬还没有当皇帝的野心。这点,是他最安心的。两千多人在皇宫里面,虽然闹腾不起来,毕竟卫尉和光禄勋麾下有人。
更别说执金吾和北军都在,出了事情立刻可以平定,根本不怕刘韬狗急跳墙。
他的建议也很有用,统一经文注释,甚至列出一个考核标准,来录取士人……以前怎么没有人提过?
想想明白了,以前在乡里搞出点名声出来,那么就能出仕。现在不仅要名声,还要真材实料了,能不怕?说到这个,刘宏也在怀疑,以前依靠名气选拔出来的,真的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