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明1644 第175节
朱慈烺尴尬的摸了摸鼻子,他就知道应龙军太过烧钱,所以才只敢组建十二万,再多大明朝也养不起了,现在都有些养不起了。
“朕虽然早知道会耗费如此多的银子,但诸位爱卿何不想一想,以去年应龙军取得的战果而论,所耗费的钱财究竟值不值得,三万多应龙军若是换成三十万普通大明军队可能取得那样的战果?”朱慈烺反问道。
“这---”朱慈烺这一问,马士英等人立刻沉默住了。
马士英等人虽然不想承认,但也清楚,大明朝的普通军队战斗力之底下,若是去年三万多应龙军换成三十万普通大明军队参战的话,别说剿灭左良玉了,不被左良玉剿灭就不错了,更别说还北上山东击败了十几万清军,以及武昌城外击败张献忠的十万大军了。
“大军贵在精而不再多,清虏当年区区数万八旗发展至今,便能成为我大明的心腹大患,而我大明当年百万大军,又能拿清虏如何?诸位这样想来,大明养十二万应龙军可否值得!”朱慈烺笑道。
听闻朱慈烺这样一说,马士英等人叹息了一声,倒不在纠结此事。的确,若当年朝廷能有一支应龙军,何以让区区数十万人口的清虏发展到如此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这样吧,去年查抄东林党官员和魏国公府等除了金银珠宝之外,还得了八十万亩良田,这些良田大部分都在江淮和江南等富庶之地,朕下旨全部发卖出去,预计能有六百万两左右的银子收入,朕全部拨付给户部预留如何。”朱慈烺想了想说道。
这些良田朱慈烺之所以一直留着,便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今日正好派上用场。
“谢皇上恩典。”刘宗周脸色这才好看了不少。
有了这六百万两银子加入,国库便有了一千万两银子了,刘宗周估计,应对满清的南下应该不成问题。
“皇上,微臣觉得,不仅要准备好钱粮,还应收拢民心,让广报司大力宣扬清虏的种种恶行,让百姓更加看清楚清虏的真面目。”工部尚书章宗义也提了一个意见。
“嗯,理当如此。”朱慈烺笑着点了点头。
虽然朱慈烺早有此打算,但他很欣慰有人能提出来,这说明众人确实是在尽全力,第一次没有夹带私心的想着怎么抵御满清的事情。
接下来一段时间,为了应对满清可能随时南下,兵部调动大军,几乎把大明所能抽调的所有大军都集中到了江南以及江淮地区驻守待命,除了十二万应龙军之外,山东,江淮,江南等地集中了十一镇总兵大约三十万的兵力,连同应龙军一起,大明可以调动四十二万大军参战。
同时,广报司大力宣传满清的种种凶残行径,以及关外汉人在满清统治下的悲惨,重点介绍了被满清充当包衣奴才奴役的那些汉人。
“想不到清虏如此野蛮残暴,竟然以汉人为奴才,肆意打骂****,甚至残杀,原来在关外,满人可以随意打骂我们汉人,而我们汉人却不能有任何反抗,否则全家都要被杀,这简直是-”南京城一角,一名认识字的书生面色苍白的看着大明日报上的介绍。
这名书生并不怀疑大明日报的真实性,毕竟近半年时间以来,大明日报所报道的东西,都已真实著称,每一件事情都是真实的,要查都可以查得到。也正是因此,大明日报的名声彻底打出去了,上面写什么,百姓都信。
大明日报发行很广,几乎每天都有数十万份报纸传发各地。
经过近十天的宣传,满清的残暴深入人心。
“果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等绝不能做亡国奴,至少不能被清虏异族统治,否则全家都要变成可以被肆意打杀的奴才,如此与死有何意!”一名中年汉子猛地一拍桌子,神情决然,有着无比的坚定。
“保卫疆土,驱除清虏!誓死不做亡国奴!”
终于,在朱慈烺的有意引导下,南京城爆发了华夏历史上的第一次游行示威运动,最终向着江南各地蔓延,所有百姓第一次有了一个统一的念头,那便是绝不能让满清得到天下。
“皇上,广报司的宣传效果奇佳,天下百姓抗击清虏的热情都被点燃了。”李岩一脸喜色的前来面见朱慈烺说道。
朱慈烺微微一笑,这便是舆论的力量,更何况,满清本就是异族,百姓心里原本就对满清心存芥蒂,这么一宣传之下,百姓不很透了满清才怪。
“不错,大明百姓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朕就不信将来满清还能翻了天不成。”朱慈烺双眼露出冷意。
---
175.第175章 全力备战(二)
几乎能肯定,不久后满清的第一次全力南下,一定会是大明自立国以来最大也是最惨烈的一场大战,将决定满清和大明的命运,绝不容许失败。br>
为了这场可以决定大明命运的大战,并保证大战的胜利,朱慈烺尽一切可能准备着。
朱慈烺不仅让户部预备将来大战的钱粮等,还下旨让太医院立刻招收数百名学徒,教授他们如何简单止血治疗刀剑伤口等技术。
这在大战当中很重要,可以挽救不少将士的性命。
一般受过一次伤的士兵,伤好了之后,都会变得更加成熟,更有血性,发挥出来的战斗力也更加强大。
朱慈烺还画下了担架,注明用法,并下旨工部准备五千套以上的担架大战开启时所用。不仅如此,朱慈烺经过一番思虑,还写下了如何处理伤口的一些常识,特别是缝合伤口技术。
朱慈烺不管多么不合常理,在太医院太医不情不愿的情况下,派了太监监督太医实验,找一些外伤病人,许下重诺,愿意参加实验的外伤病人,不仅免除所有医药费用,事后不管结果如何,还将得到二十两银子的补助。
虽然一开始几乎没有人愿意拿亲人的性命开玩笑,接受太医院的伤口缝合技术实验,但为了那二十两银子的巨款,总会有人愿意冒险的,甚至出现了几个疑似‘自残’,割伤自己小腿的伤者前来实验。
太医院前后接收了五十名外伤病人实验。
在朱慈烺派去的太监的监督下,太医院的太医在极其不情愿的情况下按照伤口缝合技术的描述,把所用工具全部‘消毒’后,在朱慈烺派去的太监的监督下,为参加缝合实验的外伤病人缝合伤口。
好在华夏医学一直有‘麻醉汤’这类药物存在,伤者不会因为剧痛而承受不了,实验进行得很顺利。当十天时间拆线后,太医院的太医看着被缝合的伤口的愈合情况,一个个滋滋称奇。
伤口缝合实验在朱慈烺的强制下,取得全面成功,开始被各外伤大夫所接受。太医院招收的数百学徒便重点学习止血用药和伤口缝合等技术。
火器局方面,朱慈烺将火器局主事招进宫里询问。
“陈主事,制造野战炮方面进展到什么程度了,可否能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达到大炮野战的标准?”这一点是朱慈烺最关心的。应龙军在没有大炮的配合下,存在短板,战斗力得不到最大的发挥。
“回皇上,合金钢材方面取得数次进展,火器局已经能在不降低大炮射程和威力的情况下,将大炮的重量降到了一千五百斤,若是降低一半的射程和威力,可以将大炮的重量降低至一千斤左右,皇上所言的野战炮要求是七百斤以下,一个月之内怕是不可能做得出来,甚至半年内都很难。”陈鑫回答道。
合金钢材方面虽然经过了近千次实验,但各种金属的配比都需要实验,除非运气爆棚,几次就能将最完美的配比实验出来,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熔炼技术这一关也跟不上,实验合金钢材之余,火器局还得不断改进熔炼技术。
朱慈烺叹息,并不怪罪陈鑫,他也清楚,以大明现有的技术下,能做到如今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是他要求太高了。
“若是不要求降低大炮的重量,做出来的大炮威力能达到几何?”朱慈烺突然想到一点,连忙问道。
“朕虽然早知道会耗费如此多的银子,但诸位爱卿何不想一想,以去年应龙军取得的战果而论,所耗费的钱财究竟值不值得,三万多应龙军若是换成三十万普通大明军队可能取得那样的战果?”朱慈烺反问道。
“这---”朱慈烺这一问,马士英等人立刻沉默住了。
马士英等人虽然不想承认,但也清楚,大明朝的普通军队战斗力之底下,若是去年三万多应龙军换成三十万普通大明军队参战的话,别说剿灭左良玉了,不被左良玉剿灭就不错了,更别说还北上山东击败了十几万清军,以及武昌城外击败张献忠的十万大军了。
“大军贵在精而不再多,清虏当年区区数万八旗发展至今,便能成为我大明的心腹大患,而我大明当年百万大军,又能拿清虏如何?诸位这样想来,大明养十二万应龙军可否值得!”朱慈烺笑道。
听闻朱慈烺这样一说,马士英等人叹息了一声,倒不在纠结此事。的确,若当年朝廷能有一支应龙军,何以让区区数十万人口的清虏发展到如此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这样吧,去年查抄东林党官员和魏国公府等除了金银珠宝之外,还得了八十万亩良田,这些良田大部分都在江淮和江南等富庶之地,朕下旨全部发卖出去,预计能有六百万两左右的银子收入,朕全部拨付给户部预留如何。”朱慈烺想了想说道。
这些良田朱慈烺之所以一直留着,便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今日正好派上用场。
“谢皇上恩典。”刘宗周脸色这才好看了不少。
有了这六百万两银子加入,国库便有了一千万两银子了,刘宗周估计,应对满清的南下应该不成问题。
“皇上,微臣觉得,不仅要准备好钱粮,还应收拢民心,让广报司大力宣扬清虏的种种恶行,让百姓更加看清楚清虏的真面目。”工部尚书章宗义也提了一个意见。
“嗯,理当如此。”朱慈烺笑着点了点头。
虽然朱慈烺早有此打算,但他很欣慰有人能提出来,这说明众人确实是在尽全力,第一次没有夹带私心的想着怎么抵御满清的事情。
接下来一段时间,为了应对满清可能随时南下,兵部调动大军,几乎把大明所能抽调的所有大军都集中到了江南以及江淮地区驻守待命,除了十二万应龙军之外,山东,江淮,江南等地集中了十一镇总兵大约三十万的兵力,连同应龙军一起,大明可以调动四十二万大军参战。
同时,广报司大力宣传满清的种种凶残行径,以及关外汉人在满清统治下的悲惨,重点介绍了被满清充当包衣奴才奴役的那些汉人。
“想不到清虏如此野蛮残暴,竟然以汉人为奴才,肆意打骂****,甚至残杀,原来在关外,满人可以随意打骂我们汉人,而我们汉人却不能有任何反抗,否则全家都要被杀,这简直是-”南京城一角,一名认识字的书生面色苍白的看着大明日报上的介绍。
这名书生并不怀疑大明日报的真实性,毕竟近半年时间以来,大明日报所报道的东西,都已真实著称,每一件事情都是真实的,要查都可以查得到。也正是因此,大明日报的名声彻底打出去了,上面写什么,百姓都信。
大明日报发行很广,几乎每天都有数十万份报纸传发各地。
经过近十天的宣传,满清的残暴深入人心。
“果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等绝不能做亡国奴,至少不能被清虏异族统治,否则全家都要变成可以被肆意打杀的奴才,如此与死有何意!”一名中年汉子猛地一拍桌子,神情决然,有着无比的坚定。
“保卫疆土,驱除清虏!誓死不做亡国奴!”
终于,在朱慈烺的有意引导下,南京城爆发了华夏历史上的第一次游行示威运动,最终向着江南各地蔓延,所有百姓第一次有了一个统一的念头,那便是绝不能让满清得到天下。
“皇上,广报司的宣传效果奇佳,天下百姓抗击清虏的热情都被点燃了。”李岩一脸喜色的前来面见朱慈烺说道。
朱慈烺微微一笑,这便是舆论的力量,更何况,满清本就是异族,百姓心里原本就对满清心存芥蒂,这么一宣传之下,百姓不很透了满清才怪。
“不错,大明百姓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朕就不信将来满清还能翻了天不成。”朱慈烺双眼露出冷意。
---
175.第175章 全力备战(二)
几乎能肯定,不久后满清的第一次全力南下,一定会是大明自立国以来最大也是最惨烈的一场大战,将决定满清和大明的命运,绝不容许失败。br>
为了这场可以决定大明命运的大战,并保证大战的胜利,朱慈烺尽一切可能准备着。
朱慈烺不仅让户部预备将来大战的钱粮等,还下旨让太医院立刻招收数百名学徒,教授他们如何简单止血治疗刀剑伤口等技术。
这在大战当中很重要,可以挽救不少将士的性命。
一般受过一次伤的士兵,伤好了之后,都会变得更加成熟,更有血性,发挥出来的战斗力也更加强大。
朱慈烺还画下了担架,注明用法,并下旨工部准备五千套以上的担架大战开启时所用。不仅如此,朱慈烺经过一番思虑,还写下了如何处理伤口的一些常识,特别是缝合伤口技术。
朱慈烺不管多么不合常理,在太医院太医不情不愿的情况下,派了太监监督太医实验,找一些外伤病人,许下重诺,愿意参加实验的外伤病人,不仅免除所有医药费用,事后不管结果如何,还将得到二十两银子的补助。
虽然一开始几乎没有人愿意拿亲人的性命开玩笑,接受太医院的伤口缝合技术实验,但为了那二十两银子的巨款,总会有人愿意冒险的,甚至出现了几个疑似‘自残’,割伤自己小腿的伤者前来实验。
太医院前后接收了五十名外伤病人实验。
在朱慈烺派去的太监的监督下,太医院的太医在极其不情愿的情况下按照伤口缝合技术的描述,把所用工具全部‘消毒’后,在朱慈烺派去的太监的监督下,为参加缝合实验的外伤病人缝合伤口。
好在华夏医学一直有‘麻醉汤’这类药物存在,伤者不会因为剧痛而承受不了,实验进行得很顺利。当十天时间拆线后,太医院的太医看着被缝合的伤口的愈合情况,一个个滋滋称奇。
伤口缝合实验在朱慈烺的强制下,取得全面成功,开始被各外伤大夫所接受。太医院招收的数百学徒便重点学习止血用药和伤口缝合等技术。
火器局方面,朱慈烺将火器局主事招进宫里询问。
“陈主事,制造野战炮方面进展到什么程度了,可否能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达到大炮野战的标准?”这一点是朱慈烺最关心的。应龙军在没有大炮的配合下,存在短板,战斗力得不到最大的发挥。
“回皇上,合金钢材方面取得数次进展,火器局已经能在不降低大炮射程和威力的情况下,将大炮的重量降到了一千五百斤,若是降低一半的射程和威力,可以将大炮的重量降低至一千斤左右,皇上所言的野战炮要求是七百斤以下,一个月之内怕是不可能做得出来,甚至半年内都很难。”陈鑫回答道。
合金钢材方面虽然经过了近千次实验,但各种金属的配比都需要实验,除非运气爆棚,几次就能将最完美的配比实验出来,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熔炼技术这一关也跟不上,实验合金钢材之余,火器局还得不断改进熔炼技术。
朱慈烺叹息,并不怪罪陈鑫,他也清楚,以大明现有的技术下,能做到如今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是他要求太高了。
“若是不要求降低大炮的重量,做出来的大炮威力能达到几何?”朱慈烺突然想到一点,连忙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