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逼我做皇帝 第738节
不过除了战事,还有其他无法解决的大事需要直禀陛下。
此时夏皇手中就有一本曹州刺史六百里加急送来的紧急奏章。
夏皇看后,揉了揉眉宇,轻叹一声道:“果然还是来了。”
叹息声吸引了萧锐,萧锐问道:“父皇,发生了什么事?”
夏皇将奏章递给了萧锐,萧锐接过一看,也面露凝色,说道:“凌汛?!”
凌汛是指上游冰雪融化,而下游尚未解冻所形成的河水猛涨现象。今年天气寒冷,夏国北方第一大河的黄河也出现了结冰封河现象,而且黄河河道曲折蜿蜒,横跨高低纬度,非常任性。
这种任性,使得黄河进入曹州后,其流向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即从西南向东北流动。冬季气温上暖下寒,封河自下而上,冰层下厚上薄。到了现在春季,封河的冰层开始融化,又因为气温是南高北低,开河自上游而至下。
如今曹州境内的黄河出现开河融冰现象,但下游的济州、滨州还处于封冻状态。一旦不加以控制,上游大量的冰、水拥向下游,形成较大的冰凌洪峰,到时河冰结坝,壅高水位,便会形成可怕的凌汛灾害。
自古以来,鲁东之地便有凌汛现象。
夏皇叹道:“今年天气多变,必然酿成天灾。年前朕就命内阁通知黄河流经的各州府,谨慎关注凌汛情况,看来担心之事还是发生了,一旦凌汛决堤,必将哀鸿遍野,下游沦为泽国。”
萧锐点点头,便道:“自古处理凌汛的办法就是打冰、撒土,需要靠大量的人力、物力,儿臣看曹州刺史在奏章中指出,他已经发动群众开始行动了。”
“虽然已经开始行动,但靠人力破冰速度太慢,而且破冰有时间限制,必须掌握冰情预报,选择恰当的破冰时机,在快开河时破冰最为有效。早破冰遇气温下降又恢复冻结。晚破则失去破冰机会。当河道长、冰量大时,还要选择可能形成冰坝的重要河段,如浅滩、急弯、堤距狭窄等处破冰。从这份加急快报看来,这位曹州刺史也是个无能之人,根本没有统筹一切的机会。瞧瞧这奏章之上,他连何时开河,需要多久完成破冰等等内容都未说明,可见他也糊涂啊!”夏皇叹息道。
当今陛下有远见,年前就担心会有凌汛,但是管理国家不单单靠陛下一人,还有各州府的父母官,如果这些父母官都是无能之辈,远在京都的陛下也只能隔空叹息。
这次凌汛若是处理不好,必然水淹下游沿岸州府,死伤惨重。
就在这时,萧锐起身拱手道:“父皇,让儿臣率领铁龙骑,带着火药去吧!”
“你去?”夏皇一愣。
萧锐点点头,笑道:“父皇,儿臣不是一时兴起要去,而是深思熟虑,原因有三。其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还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儿臣身为太子,自然不能置身事外。其二,在养心殿上虽然能学到处理国政的知识,亲自躬行更能体察民情国情、并切身感悟,儿臣不想纸上谈兵,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其三,火药开河可比人力要快,而且火药事关机密,儿臣也不放心安排其他人去。现在儿臣就带人火速奔行,以最短时间内赶到曹州,争取阻止凌汛的发生,还请父皇恩准!”
“皇儿有心了,既然如此,朕恩准了!”夏皇开怀一笑,立即答应下来,答应的很快速,让萧锐都感到诧异。
随后,夏皇似乎想到了什么,又道:“你先带五千铁龙骑押运火药轻装赶往曹州。朕会命辅兵将铁龙骑的装备随后给你们送去。”
萧锐本想拒绝,毕竟是去救灾,铁龙骑的兵器、铠甲和马甲不用带,但想到兵器和铠甲就是铁龙骑将士的生命,带着为好,有备无患,所以也就没有拒绝。
只是陛下的笑容怪怪的。
随后,萧锐离开养心殿,命令李元芳通知贾诩、郭嘉和张良,去虎贲阁准备火药,典韦、养由基整顿五千铁龙骑。
萧锐则返回东宫辞别。
东宫中,诸葛流萤和李若雪正在房间中闲聊,一旁的吕雉和她俩的关心也变得亲近,三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萧锐匆匆回来,说明了去意。
两女听后,虽然心生不舍,但立即为萧锐准备行囊,然后就是不停地嘱咐。
“殿下,出门在外一定要吃饱。”
“北方天气冷,一定要穿厚点啊!”
“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
萧锐笑着一直点头,享受着两位娘子的贴心嘱咐。
随后,萧锐出宫,前往詹事府,和贾诩、郭嘉、张良等人出城,前往虎贲阁。
此时虎贲阁外,五千铁龙骑已经轻装就绪,每人骑一匹马,携带两匹马。一匹马换乘,另一匹背着两个木箱子,箱子中放着大瓷罐,瓷罐里盛放火药,而在瓷罐外还有大量麻布阻隔,防止碰撞和颠簸,这样携带火药很安全。每个人携带二十斤火药,便足足十万斤火药,用来破冰足矣。
此次去曹州,张良随行,李元芳、典韦、养由基陪同。
别看张良貌美如女子,但身怀武艺,反观贾诩和郭嘉是普通人,经不起长途奔波。
准备就绪后,萧锐翻身上马。
贾诩和郭嘉拱手说道:“殿下,此去曹州千里之遥,还望殿下注意安全!凡事交由子房、元芳即可!”
萧锐回礼,笑道:“文和、奉孝,放心好了,本王明白。”
两人还是不放心,又嘱咐张良。
张良好好安慰了两人后,一行人立即出发,北去曹州。
萧锐离开京都的消息并未外散,夏皇更是封锁了消息,避免有歹人耍阴谋,有可乘之机。
此去曹州,一千多里路程,萧锐等人皆是习武之人,坐下马匹皆是良驹,擅长奔行,每小时轻松能跑五六十里。但战马体力也有限,不可能一直跑,基本上四五十分钟就要放慢速度歇一歇,跑个大半日就要换乘,而萧锐等人也能趁机休息一下。
虽然沿路有驿站,但是驿站也没有五千匹良驹,所以只能在各地卫所换乘马匹,幸好萧锐有如朕亲临的金牌,节省了很多时间。
这次赶往曹州,萧锐也想体验一下急行军的速度,毕竟将来如果真的上战场,千里突袭家常便饭。
他当天中午出发,大后日下午到达了曹州州城,三天多的时间跑完一千多里路程,速度并不算慢。
此时夏皇手中就有一本曹州刺史六百里加急送来的紧急奏章。
夏皇看后,揉了揉眉宇,轻叹一声道:“果然还是来了。”
叹息声吸引了萧锐,萧锐问道:“父皇,发生了什么事?”
夏皇将奏章递给了萧锐,萧锐接过一看,也面露凝色,说道:“凌汛?!”
凌汛是指上游冰雪融化,而下游尚未解冻所形成的河水猛涨现象。今年天气寒冷,夏国北方第一大河的黄河也出现了结冰封河现象,而且黄河河道曲折蜿蜒,横跨高低纬度,非常任性。
这种任性,使得黄河进入曹州后,其流向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即从西南向东北流动。冬季气温上暖下寒,封河自下而上,冰层下厚上薄。到了现在春季,封河的冰层开始融化,又因为气温是南高北低,开河自上游而至下。
如今曹州境内的黄河出现开河融冰现象,但下游的济州、滨州还处于封冻状态。一旦不加以控制,上游大量的冰、水拥向下游,形成较大的冰凌洪峰,到时河冰结坝,壅高水位,便会形成可怕的凌汛灾害。
自古以来,鲁东之地便有凌汛现象。
夏皇叹道:“今年天气多变,必然酿成天灾。年前朕就命内阁通知黄河流经的各州府,谨慎关注凌汛情况,看来担心之事还是发生了,一旦凌汛决堤,必将哀鸿遍野,下游沦为泽国。”
萧锐点点头,便道:“自古处理凌汛的办法就是打冰、撒土,需要靠大量的人力、物力,儿臣看曹州刺史在奏章中指出,他已经发动群众开始行动了。”
“虽然已经开始行动,但靠人力破冰速度太慢,而且破冰有时间限制,必须掌握冰情预报,选择恰当的破冰时机,在快开河时破冰最为有效。早破冰遇气温下降又恢复冻结。晚破则失去破冰机会。当河道长、冰量大时,还要选择可能形成冰坝的重要河段,如浅滩、急弯、堤距狭窄等处破冰。从这份加急快报看来,这位曹州刺史也是个无能之人,根本没有统筹一切的机会。瞧瞧这奏章之上,他连何时开河,需要多久完成破冰等等内容都未说明,可见他也糊涂啊!”夏皇叹息道。
当今陛下有远见,年前就担心会有凌汛,但是管理国家不单单靠陛下一人,还有各州府的父母官,如果这些父母官都是无能之辈,远在京都的陛下也只能隔空叹息。
这次凌汛若是处理不好,必然水淹下游沿岸州府,死伤惨重。
就在这时,萧锐起身拱手道:“父皇,让儿臣率领铁龙骑,带着火药去吧!”
“你去?”夏皇一愣。
萧锐点点头,笑道:“父皇,儿臣不是一时兴起要去,而是深思熟虑,原因有三。其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还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儿臣身为太子,自然不能置身事外。其二,在养心殿上虽然能学到处理国政的知识,亲自躬行更能体察民情国情、并切身感悟,儿臣不想纸上谈兵,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其三,火药开河可比人力要快,而且火药事关机密,儿臣也不放心安排其他人去。现在儿臣就带人火速奔行,以最短时间内赶到曹州,争取阻止凌汛的发生,还请父皇恩准!”
“皇儿有心了,既然如此,朕恩准了!”夏皇开怀一笑,立即答应下来,答应的很快速,让萧锐都感到诧异。
随后,夏皇似乎想到了什么,又道:“你先带五千铁龙骑押运火药轻装赶往曹州。朕会命辅兵将铁龙骑的装备随后给你们送去。”
萧锐本想拒绝,毕竟是去救灾,铁龙骑的兵器、铠甲和马甲不用带,但想到兵器和铠甲就是铁龙骑将士的生命,带着为好,有备无患,所以也就没有拒绝。
只是陛下的笑容怪怪的。
随后,萧锐离开养心殿,命令李元芳通知贾诩、郭嘉和张良,去虎贲阁准备火药,典韦、养由基整顿五千铁龙骑。
萧锐则返回东宫辞别。
东宫中,诸葛流萤和李若雪正在房间中闲聊,一旁的吕雉和她俩的关心也变得亲近,三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萧锐匆匆回来,说明了去意。
两女听后,虽然心生不舍,但立即为萧锐准备行囊,然后就是不停地嘱咐。
“殿下,出门在外一定要吃饱。”
“北方天气冷,一定要穿厚点啊!”
“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
萧锐笑着一直点头,享受着两位娘子的贴心嘱咐。
随后,萧锐出宫,前往詹事府,和贾诩、郭嘉、张良等人出城,前往虎贲阁。
此时虎贲阁外,五千铁龙骑已经轻装就绪,每人骑一匹马,携带两匹马。一匹马换乘,另一匹背着两个木箱子,箱子中放着大瓷罐,瓷罐里盛放火药,而在瓷罐外还有大量麻布阻隔,防止碰撞和颠簸,这样携带火药很安全。每个人携带二十斤火药,便足足十万斤火药,用来破冰足矣。
此次去曹州,张良随行,李元芳、典韦、养由基陪同。
别看张良貌美如女子,但身怀武艺,反观贾诩和郭嘉是普通人,经不起长途奔波。
准备就绪后,萧锐翻身上马。
贾诩和郭嘉拱手说道:“殿下,此去曹州千里之遥,还望殿下注意安全!凡事交由子房、元芳即可!”
萧锐回礼,笑道:“文和、奉孝,放心好了,本王明白。”
两人还是不放心,又嘱咐张良。
张良好好安慰了两人后,一行人立即出发,北去曹州。
萧锐离开京都的消息并未外散,夏皇更是封锁了消息,避免有歹人耍阴谋,有可乘之机。
此去曹州,一千多里路程,萧锐等人皆是习武之人,坐下马匹皆是良驹,擅长奔行,每小时轻松能跑五六十里。但战马体力也有限,不可能一直跑,基本上四五十分钟就要放慢速度歇一歇,跑个大半日就要换乘,而萧锐等人也能趁机休息一下。
虽然沿路有驿站,但是驿站也没有五千匹良驹,所以只能在各地卫所换乘马匹,幸好萧锐有如朕亲临的金牌,节省了很多时间。
这次赶往曹州,萧锐也想体验一下急行军的速度,毕竟将来如果真的上战场,千里突袭家常便饭。
他当天中午出发,大后日下午到达了曹州州城,三天多的时间跑完一千多里路程,速度并不算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