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色警戒(下) 第881节
可面对着眼前的危机,斯大林也只能一边招架德国人,一边向英美狮子大开口的要物资、要武器,暗地里积攒家底。
付出了巨大的血的代价的苏俄自然理直气壮。
在先吃紧后。德国人曾经还找斯大林伸出过橄榄枝,但双方的谈判条件差距太大,最终不了了之。
不过,斯大林一直对英美拿捏着苏俄的炮灰作用。一旦失去了苏俄的牵制,德军至少60%的攻击力量会转向西线,彻底摧垮英美的抵抗。英美和苏俄是一条绳子上拴着的蚂蚱,现在暂时是一损俱损的。
所以每次开口。斯大林的强调总是压倒丘吉尔一筹。
这一次,也不例外。丘吉尔的脸憋得像是便秘了一样,最终没有许诺什么,而是反过来挑动罗斯福。
这个时候,也只有财大气粗的美国人才能一挥手许诺大把的坦克飞机,英国本土还是废墟一片的情况下,大英帝国只能送出殖民地出产的可可、香蕉和棉花。
罗斯福根本没有跟苏俄人讨价还价,就直接把大量的坦克以及生产坦克用的材料送到了苏俄面前。还有上千架战机。
当然战斗机是P-39空中眼镜蛇、P-63超级眼镜蛇之类的、P-40战鹰,之类美国人不用了的战斗机。至于地狱猫、海盗、野马之类的,美国人是不会给的,远程轰炸机也不会给,只给些B-25之类的中型轰炸机。英国人也只是给了飓风战斗机,喷火一般是不会给的。尤其是最新型,最多在斯大林的咆哮声中给了点超级海喷火。
其中也看出了英美对苏俄的防备之心。
不说主义之争,单单一个国际主义精神的覆盖下,苏俄人的拿来主义就玩得特熟练,还从来不缴纳任何专利费用。
苏俄人也很有明悟,能在胡子下飞溅的唾液下,占到便宜就占,占不到就一个劲的要求提供些铝材、铜、橡胶等原料以及一些机床设备,自己来生产。
他们的新式坦克T-34/85和斯大林坦克已经生产了出来,性能远超美国造,而且他们的战斗机拉7和雅克-9性能一点不差于英美的喷火和野马,他们所缺少的只是足够的产能。
战争消耗着苏俄的青壮,即使是妇女也加班加点的工作,人手依旧不足。工厂的被毁,机床也相对匮乏,甚至在东方和西部的很多资源地落入华夏和德国之手后,很多本来丰富的资源也匮乏,更不用说橡胶这类一直就稀缺的资源。
自从日本人被华夏从东南亚逐渐挤出去,而且库页岛被华夏收复后,苏俄和日本密约中的石油换橡胶就停止了。
苏俄人也只能正大光明的向英美索要。
虽然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但不擅长持久性激情的国际主义精神最适合突然的迸发,即使德国人在孟享的推动下,早早就放出了虎豹系列,和各类战斗机的后续型号,但生死关头的苏俄人也迸发出了俄罗斯人的潜力,针锋相对的顶了上来,提前推出了各类性能差不多的武器装备。
英美支援的货色,因为抗弹性能和防坠毁性能不错,只能适合成为苏俄人从炮灰中选拔精英的工具。而苏俄人的新式武器却在不断普及,慢慢的拉近和德国武器的总体差距。
有了英美的原料和机床支援,斯大林有了底气。随着他的一道道反攻命令,各类苏俄的新式装备也纷纷冒出来,在战场上接受考验。
已经成为苏俄战斗机主力的雅克-9的性能随着德军战斗机的性能有所调整,足以对抗德国人早早就冒出来的Bf-109G型号,以及FW-190A等前期型号,况且苏俄人还有更为优秀的拉7,更重要的是苏俄人反击下的战斗机数量远超德国战鹰。
这一次反击中,苏俄人空中攻击重点目标确定在高加索和里海附近,要打掉那里竖起的油井和炼油厂。
德国情报机关也是得到了这样的消息。
虽然德国内部依旧处在动荡中,但还躺在病床上的老希还是意识到了危机,下了调遣空中力量和防空部队保护油田的命令。
应该说,老希的决定没有错。但德国人已经抽调了部分空中力量去西线应对的情况下,无疑对其他地方的防空力量是雪上加霜。再撞上了苏俄其他战线毫不缩减的空中反击,在四周都迟迟得不到支援的情况下,也只能快速的溃败。
当德国人大部分战线上失去了空中掩护的时候,他们在梁赞遭遇了苏俄人坦克大军的逆袭。
指挥作战的朱可夫大手笔的一口气抛出了4500多辆坦克,而在梁赞一线防守的德军包括不远的莫斯科附近的坦克数量也超过了三千辆,很多还是从华夏新接收而来的。虽然是翻新的二手货,但性能和质量一点不比德国造的新坦克差。
只是决定战争的不仅仅是武器的性能。
在这个方向投入了200万军队誓要夺回莫斯科的苏俄人把量变转化为质变,而且他们的战略部署发挥了作用。
从一开始,心气甚高的斯大林就制定了两线出击的战略。
一路在英美的支援下去空袭德国人占据的油田,一路却摆开了陆军阵势,攻向莫斯科。
这一路的空中力量虽然不如轰炸油田的一路,但依旧打得莫斯科附近的德国空军没有还手之力。
敏锐的察觉到了德军空中力量虚弱的朱可夫再这一路也加大了轰炸力量,竟然一群PE-2轻型轰炸机就在防空力量大减的德国阵地上空肆虐,幸运的把炸弹投到了德国人的两处大油库上去了,幸运的把防护严密的油库给点燃殉爆了。
这使得从一开始,梁赞前线的德国战车就缺油了。
第950章两个决定
他只能竭尽所能的减少德军的损失,加上一帮德军将领们的出色发挥,靠着奥卡河沿岸的防线,一点点的遏制着打疯了的苏军。
但打疯了的苏俄人是不吝啬炮灰的飘洒,一直填埋过了奥卡河,在11月7日十月革命纪念日前攻到了莫斯科城下。
至此,以梁赞这个拔都第一攻击俄国的地方为核心的梁赞战役结束。
围绕着这场战役,双方共投入了320万兵力,34000门火炮,7000多辆坦克和6000架飞机。
仅仅在梁赞附近的奥卡河沿岸发生的最大规模的坦克会战中,双方就有1500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搅在百平方公里内互殴。
德国人在这次坦克会战中略占上风,以300多辆的损失,揍趴下了苏俄的700多辆坦克装甲,其中包括8辆斯大林3坦克。但整个战役却输了一筹。
若不是孟享伸出了援助之手,恐怕德国人输得更惨,甚至连之后更为惨烈的第二次莫斯科战役都可能参加不了了。
……
在德国人初败的消息传来时,孟享还在思量未来华夏的走势。
华夏和英美的翻脸,是孟享的最坏打算。当然也有可能继续拖延下去,让德国人耗得英美都没了脾气,面对强势的华夏知难而退,华夏和英美一起分食了德国。孟享留着苏俄就是为了竖起英美的另一个对手。
各种情况都有各自的计划,就连孟享也迟迟未决华夏最终要走那条路。
付出了巨大的血的代价的苏俄自然理直气壮。
在先吃紧后。德国人曾经还找斯大林伸出过橄榄枝,但双方的谈判条件差距太大,最终不了了之。
不过,斯大林一直对英美拿捏着苏俄的炮灰作用。一旦失去了苏俄的牵制,德军至少60%的攻击力量会转向西线,彻底摧垮英美的抵抗。英美和苏俄是一条绳子上拴着的蚂蚱,现在暂时是一损俱损的。
所以每次开口。斯大林的强调总是压倒丘吉尔一筹。
这一次,也不例外。丘吉尔的脸憋得像是便秘了一样,最终没有许诺什么,而是反过来挑动罗斯福。
这个时候,也只有财大气粗的美国人才能一挥手许诺大把的坦克飞机,英国本土还是废墟一片的情况下,大英帝国只能送出殖民地出产的可可、香蕉和棉花。
罗斯福根本没有跟苏俄人讨价还价,就直接把大量的坦克以及生产坦克用的材料送到了苏俄面前。还有上千架战机。
当然战斗机是P-39空中眼镜蛇、P-63超级眼镜蛇之类的、P-40战鹰,之类美国人不用了的战斗机。至于地狱猫、海盗、野马之类的,美国人是不会给的,远程轰炸机也不会给,只给些B-25之类的中型轰炸机。英国人也只是给了飓风战斗机,喷火一般是不会给的。尤其是最新型,最多在斯大林的咆哮声中给了点超级海喷火。
其中也看出了英美对苏俄的防备之心。
不说主义之争,单单一个国际主义精神的覆盖下,苏俄人的拿来主义就玩得特熟练,还从来不缴纳任何专利费用。
苏俄人也很有明悟,能在胡子下飞溅的唾液下,占到便宜就占,占不到就一个劲的要求提供些铝材、铜、橡胶等原料以及一些机床设备,自己来生产。
他们的新式坦克T-34/85和斯大林坦克已经生产了出来,性能远超美国造,而且他们的战斗机拉7和雅克-9性能一点不差于英美的喷火和野马,他们所缺少的只是足够的产能。
战争消耗着苏俄的青壮,即使是妇女也加班加点的工作,人手依旧不足。工厂的被毁,机床也相对匮乏,甚至在东方和西部的很多资源地落入华夏和德国之手后,很多本来丰富的资源也匮乏,更不用说橡胶这类一直就稀缺的资源。
自从日本人被华夏从东南亚逐渐挤出去,而且库页岛被华夏收复后,苏俄和日本密约中的石油换橡胶就停止了。
苏俄人也只能正大光明的向英美索要。
虽然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但不擅长持久性激情的国际主义精神最适合突然的迸发,即使德国人在孟享的推动下,早早就放出了虎豹系列,和各类战斗机的后续型号,但生死关头的苏俄人也迸发出了俄罗斯人的潜力,针锋相对的顶了上来,提前推出了各类性能差不多的武器装备。
英美支援的货色,因为抗弹性能和防坠毁性能不错,只能适合成为苏俄人从炮灰中选拔精英的工具。而苏俄人的新式武器却在不断普及,慢慢的拉近和德国武器的总体差距。
有了英美的原料和机床支援,斯大林有了底气。随着他的一道道反攻命令,各类苏俄的新式装备也纷纷冒出来,在战场上接受考验。
已经成为苏俄战斗机主力的雅克-9的性能随着德军战斗机的性能有所调整,足以对抗德国人早早就冒出来的Bf-109G型号,以及FW-190A等前期型号,况且苏俄人还有更为优秀的拉7,更重要的是苏俄人反击下的战斗机数量远超德国战鹰。
这一次反击中,苏俄人空中攻击重点目标确定在高加索和里海附近,要打掉那里竖起的油井和炼油厂。
德国情报机关也是得到了这样的消息。
虽然德国内部依旧处在动荡中,但还躺在病床上的老希还是意识到了危机,下了调遣空中力量和防空部队保护油田的命令。
应该说,老希的决定没有错。但德国人已经抽调了部分空中力量去西线应对的情况下,无疑对其他地方的防空力量是雪上加霜。再撞上了苏俄其他战线毫不缩减的空中反击,在四周都迟迟得不到支援的情况下,也只能快速的溃败。
当德国人大部分战线上失去了空中掩护的时候,他们在梁赞遭遇了苏俄人坦克大军的逆袭。
指挥作战的朱可夫大手笔的一口气抛出了4500多辆坦克,而在梁赞一线防守的德军包括不远的莫斯科附近的坦克数量也超过了三千辆,很多还是从华夏新接收而来的。虽然是翻新的二手货,但性能和质量一点不比德国造的新坦克差。
只是决定战争的不仅仅是武器的性能。
在这个方向投入了200万军队誓要夺回莫斯科的苏俄人把量变转化为质变,而且他们的战略部署发挥了作用。
从一开始,心气甚高的斯大林就制定了两线出击的战略。
一路在英美的支援下去空袭德国人占据的油田,一路却摆开了陆军阵势,攻向莫斯科。
这一路的空中力量虽然不如轰炸油田的一路,但依旧打得莫斯科附近的德国空军没有还手之力。
敏锐的察觉到了德军空中力量虚弱的朱可夫再这一路也加大了轰炸力量,竟然一群PE-2轻型轰炸机就在防空力量大减的德国阵地上空肆虐,幸运的把炸弹投到了德国人的两处大油库上去了,幸运的把防护严密的油库给点燃殉爆了。
这使得从一开始,梁赞前线的德国战车就缺油了。
第950章两个决定
他只能竭尽所能的减少德军的损失,加上一帮德军将领们的出色发挥,靠着奥卡河沿岸的防线,一点点的遏制着打疯了的苏军。
但打疯了的苏俄人是不吝啬炮灰的飘洒,一直填埋过了奥卡河,在11月7日十月革命纪念日前攻到了莫斯科城下。
至此,以梁赞这个拔都第一攻击俄国的地方为核心的梁赞战役结束。
围绕着这场战役,双方共投入了320万兵力,34000门火炮,7000多辆坦克和6000架飞机。
仅仅在梁赞附近的奥卡河沿岸发生的最大规模的坦克会战中,双方就有1500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搅在百平方公里内互殴。
德国人在这次坦克会战中略占上风,以300多辆的损失,揍趴下了苏俄的700多辆坦克装甲,其中包括8辆斯大林3坦克。但整个战役却输了一筹。
若不是孟享伸出了援助之手,恐怕德国人输得更惨,甚至连之后更为惨烈的第二次莫斯科战役都可能参加不了了。
……
在德国人初败的消息传来时,孟享还在思量未来华夏的走势。
华夏和英美的翻脸,是孟享的最坏打算。当然也有可能继续拖延下去,让德国人耗得英美都没了脾气,面对强势的华夏知难而退,华夏和英美一起分食了德国。孟享留着苏俄就是为了竖起英美的另一个对手。
各种情况都有各自的计划,就连孟享也迟迟未决华夏最终要走那条路。
上一篇:枭风
下一篇:抗战之红色警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