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之红色警戒(下)

抗战之红色警戒(下) 第811节

德国现在处在了一个瓶颈期,欧洲的工业力量初步整合尚未完成,在经常有抵抗组织捣乱的磨合期下,难以爆发出它们原来惊人的力量。德国的本土工业生产也在现有资源的情况下,无法支撑德国人的继续扩张。而能带给德国人更多支持的山寨公司现在支援的重心在华夏。

显然老希也明白,在此前德国背着山寨公司要单干的事情瞒不了人,山寨公司对此不满了。而大量德国造的武器已经削弱了对山寨公司的吸引力。反倒是装备了更大规模军队,又没有足够工业实力保持武器生产自足的华夏对山寨公司更有吸引力。

少了山寨公司的支援,加上盟友不给力,美国人又爆发。苏俄又疯狂,使得德国现在的处境并不是很好。

但老希也明白绝对不会在这些关键地方被人卡住,武器国产化,依靠自己的力量才是正途,现在遇到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整合占绝了世界过半的欧洲力量后,一切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所以他不想就此退让,而是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让华夏成为德国真正的盟友。

有了华夏这个中间者的协调,德国人和山寨公司的关系就可以缓和。

更加重要的是。德国现在也确实需要华夏作为它的坚强盟友。

不说华夏巨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可以和德国互通有无,可以更多的解决德国的资源困窘问题,就是华夏强大的陆军和空军攻击力量也是德国人心中的一支理想盟友军队。

德国人一向视为战友的意大利人屡次面条一样的软倒,已经彻底让老希失望了。

日本人的陆军本来就入不了德国人的法眼,但能够屡次击败盟军在亚洲的兵力,也算有一定的水平,再加上让德国人也觉得不错的日本空中力量。不容小觑,但却被华夏军队横扫了。

德国和华夏一直保留着军事合作的一些项目,对于华夏军队的实力,那些精锐的德**官团们也交口称赞,夸奖他们是除了德军之外最好的军队。

虽然不知道其中有多少水分,但至少老希一想到华夏军队超过千万,而且背后还有五亿人口在支撑,老希就一直心动不已。

德国人现在的瓶颈受困的不仅仅是对欧洲工业力量的整合。人口的数量也束缚着德国人继续征战的野心。

工厂需要大量的青壮,军队需要大量的炮灰。四处作战的德国人现在挤出六百多万军队已经到了一个极限。那些铁蹄下被征服的欧洲人并不是那么安稳,身边的附从军无论是水平还是忠心方面也同样无法让德国人放心。

德国人需要有一个强力的盟友来一起对抗来自英美苏的压力。

显然,在德国人盘算了一圈后,华夏是最合适的了。

不说华夏在南方可能对英美的牵制,即便是对苏俄的东方再发起一次大规模攻势。苏俄人在英美支持下,在国民无私奉献下,快速积累起的乌拉尔工业带就可能不再向前线输送弹药和战车大炮了。

可惜,当时德国人为了限制华夏的野心,不仅间接的警示了华夏不要越过乌拉尔山,而且还对华夏惜售更高层次的工业技术和机器,更甚着还和华夏的死对头日本人搞得热乎了起来。这一切都使得德国和华夏的蜜月期早就结束了,也把华夏推着和美国人打得火热。

现在身为华夏先锋军绝对统治者的孟享要大婚,绝对是挽回双方感情的一次好机会。

“我亲自去一趟!”在接到了盟军快要攻陷西西里岛的消息后,老希就决定了他要利用这个机会,来表达德国人的诚意,来一次王对王的会面。

……

“这是一个好机会!”英国人的消息也极为灵通,在盟军面对着澳洲干瞪眼,等待继续攻击,还是撤离的时候,丘吉尔就想到了孟享的这一次大婚。

“华夏人的政体很奇怪,虽然他们也有了一套看上去比帝国更加民主的政治体系,但不容置疑的是,那里能够做出决定权的还是那个年轻的孟。他的意志控制了华夏的军队,可以说他依旧是一个躲在幕后的独裁者!”丘吉尔继续和罗斯福通话道。

虽然丘吉尔的这些话含有不少对华夏攻击的水分,但大半是事实。

罗斯福也明白,现在华夏能最后拿主意的只有孟享。

“澳洲的问题不能继续拖了,如果让华夏人站稳了脚跟,我们就再也撵不走这些无赖了!”丘吉尔越说越生气,英国的特使被阎锡山引得晕头转向,在澳洲问题上没有一点实质性的进展,“我们需要和他当面好好的谈一下!这一次,是个好机会,我要去华夏!”

丘吉尔也意识到了华夏的拖延之术,决定利用这一次孟享大婚无法躲避的机会,单刀直入的来一次王对王的见面会谈。

现在关键时刻,乔治六世国王是不可能随意的去走访,手下的那些人即使去了,也会有相同级别的人引开,根本不可能和孟享深入的探讨关于澳洲、东南亚,甚至整个世界的局势以及合作等问题。

所以丘吉尔只好亲自出马。

为了给足诚意,也为了掩饰此行的目的,年轻的伊丽莎白王储也随同一起去神秘的华夏古国。

……

“无论是为了我们和华夏人的友谊,还是为了亚洲、澳洲以及世界的和平,这一次我都需要亲自去一趟!”罗斯福直接吩咐国务卿科德尔-赫尔道。

虽然不知道老希也要去华夏,但美国人却得到了德国人要和华夏拉拢结盟的消息。在意大利人的软脚下欧洲初现曙光之季,美国人不希望出现其他意外。

现在最大的意外就是华夏。

澳洲的局势,是战是和,虽然一半掌握在英美手中,但另一半也掌握在华夏人手中。

见识到华夏在澳洲的行动后,对华夏的陆军和空军深深忌惮的美国人意识到,如果把华夏作为敌人将是很可怕的。但若是能争取华夏顶在前边当炮灰,他们爆发出来的效力是惊人的。

澳洲的问题,损失最大的会是英国人。早就看透了英国人挑唆意图的美国人至少还占着新西兰,为了东南亚,他们需要从日本人手中收回菲律宾,如果日本人的问题不解决,和华夏人对立根本无从谈起。更何况,美国和华夏还处在蜜月期的尾声,华夏巨大的市场吸纳力让美国国内对华夏好感的声音不可忽视。

尤其是孟享担心英美翻脸,急着砸出硬通货购买大量机器和技术的时候,美国不少寡头对华夏的倾向还是很明显的。

“这或许是一个改变世界未来走势的机会!”罗斯福手指敲了敲自己轮椅副手,低声自语道。

第890章不请自到

“这还算简单?要是我结婚的时候,有这么多的政要来祝贺,我就只骑一头驴,我也乐意!”在后世说到孟享的这次婚礼的时候,说到只用一辆八匹白色骏马拉得马车,就迎娶了新娘的简单的中式婚礼时,就有人用三天大摆筵席的说法来反驳。

虽然说那个时代的三天酒宴比起平头百姓的三两桌酒席多了些,但也不是太夸张。这个年代,国人对婚丧嫁娶的重视要远胜后世。即使乡镇级的富豪地主,大喜的日子,摆上三天也是正常。

更何况,这次大婚上的很多人员都是不请自来的,没办法不摆上三天。

国内的那些成精的人物,即使部长州长一级,也都不会不识趣的没有请柬就向前凑,奈何国外的那些家伙们却没有这份世故,在收到了消息后,纷纷跑来。

这个世界上,那些没有挂着绝密字样的秘密是很难保存住的。
首节 上一节 811/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枭风

下一篇:抗战之红色警戒(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