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色警戒(下) 第773节
他们却不知道总参谋部早已经有了把他们引来朝韩半岛的计划。
鉴于对日本强大海军对沿海城市的支援,又不适合对日本威胁过甚,所以一开始,在总参谋的计划中,就没有打到朝韩海峡的意思,而是占据着全州和大丘一线,把南方的那一大片土地规划成绞杀日本人有生力量的绞肉场。
同样的,除了台湾和海南被迅速收复外,中南半岛那里的攻势一样是保持着重压,稳打稳扎。
这都是华夏军队步步紧逼总战略的一部分,这是对当地的土著一次大规模暴力清理的机会,也可以让日本人留下一口喘息之机,可以做好搜刮澳洲等地的时间,不至于把精力全部集中在华夏,让美国人坐享渔翁之利。
见到华夏攻势迅猛,已经彻底占据了澳洲的日本人不断抽调兵力北上护卫本土和朝韩半岛的屏障,或者是去中南半岛布置和华夏决战的战场,美国人在新西兰有些沉不住气了。
他们再次组织兵力,对日本人进行了一次试探进攻。
华夏的步步紧逼,虽然重压压力大,但却留出了余地,这使得日本人不至于急匆匆的去本土救助。当美国人试探来时,借此杀了一招回马枪,让美国人损失惨重,暂时熄灭了反攻澳洲大陆的计划。
这个时候,他们的重心已经压到了欧洲。
如孟享预计的那样,那里有更大的一场战争已经开始了。
第859章到了开辟第二战场的时候了
“第二个冬天没有压垮德国人,而苏俄人已经很难坚持到第三个冬天的来临了!”丘吉尔和罗斯福在今年3月份加拿大会晤的时候曾警示道。
战争到了现在,苏俄人仅仅在战场上倒下的已经超过了1000千万人了,被德军俘虏的人口超过了500万。
从苏德战争一开始,斯大林就命令在德军前进的方向,施行焦土政策。众多苏俄的民众失去了房屋和粮食等基本的生活资源,苏俄人无力管,德国人也不会去多管,因为饿死和冻死以及缺少医药而病死的民众人数也已经超过了2000万人。仅仅在列宁格勒、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三座城市因为被围困而死去的民众就超过了280万人。
而且再加上华夏在西伯利亚、远东、中亚等地区的军事行动下,使得九百万人也永远的从苏俄人口记录中消失。
苏俄在41年统计的人数,不过在1.8亿人。而现在累计征兵已经超过了3000万人。
正是大量炮灰的陨落,和更为庞大的伤残人数,才顶住了德国人的继续前进。
但现在胜利依旧渺茫,苏俄的青壮消耗却有些支撑不住了。
三千万征兵数量已经让苏俄人伤筋动骨了,或许继续抽调大量的妇女和老人来服役,能缓解一部分压力,但真要这么继续消耗下去,恐怕苏俄在坚持到二战胜利,也会因为人口的凋零而亡国。
毕竟作为红色国际政权,他们的敌人不仅仅是德国人,甚至整个西方世界都会在他们虚弱的时候扑上来。给他们致命一击。
这个时候,由德国人和华夏分别挑动苏俄内部关于选**族还是政体的争论范围也越来越大。
虽然斯大林还在继续强硬,但苏俄高层内部的分歧已经开始扩大了。
二战中,正是随着莫斯科外的胜利,以及列宁格勒的坚守。再加上斯大林格勒的反击,才使得斯大林的地位得到了巩固,而现在这些地方都成了苏俄人信心一点点被吞噬的阴影。
胜利可以照亮方向,但持续的失败带来的可能是最后的崩溃。
因为冬天的严寒和苏俄炮灰的阻碍,使得德国人在东线的脚步滞缓。可苏俄人在冬季的反击,也被德国人扛了下来。
一个冬天,借助着天时地利的苏俄人用七百万人伤亡的代价,才换来了近百万德军的损伤。
但冬天即将过去,德国战车即将重新发动咆哮的引擎,在东欧战场上驰骋。
谁来阻挡?
即使许多苏苏俄高层也失去了坚持下去的信心。
为了民族的延续生存,也夹杂着不少颠覆斯大林最高宝座的阴谋。在今年2月份华夏在乌拉尔山和中亚附近还在开展猛烈炮击的时候,在某些大佬的指使下,一些激进的中层曾经发动了一次政变。
他们企图推翻斯大林,成立新政府和德国人谈判停火。
这背后也有德国人推手的部分。
德国人现在也不好过。
虽然德国人的扩张已经达到了历史上最为巅峰的时刻,但敌人的强大也是史无前例的。
美国人的参战。让德国人压力倍增。
英美盟军的持续轰炸,比起之前单纯的英国人有威胁多了。
在美国人的庞大军工制造能力下,一批批的轰炸机群在德国人占领地区上空飞行,甚至深入到了德国领土。
在去年圣诞节之际,盟军的轰炸机把炸弹丢到了勃兴登堡门东侧的巴黎广场上了,造成了一场大混乱。使得上百欢庆圣诞的平民死亡,这使得正在演讲的希特勒大为震怒。但除了让十几名高官落马外,老希也有些无能为力。
两线作战拖累了德国太多的精力。
在东线。不止是苏俄人撑不住,德国人这两年也在东线丢下了120万具尸体,这还是在装备更加优良的基础上。而也正是这大量的钢铁武器,使得德国人对油料等战略物资的需求更加的紧迫。而同样征服的广阔土地上,为了基本的靖安,为了维持继续前进部队的补给线。也同样占据了庞大的兵力和物资。
在东线的军队已经超过了300万。而德国人这个时候总兵力不过才650万左右。
除去在欧洲和本土维持稳定的200万军队外,以及在北非的20万军队外。在西线只有130万对付英美联军。其中装甲部队的大部分都投入到了东线,即使空军也有一半消耗在东线。这也使得德军在大不列颠岛上的进攻力量一直受阻,40多万登上英国本土的德军难有太大的进展。
德国人在东线也疲惫了。
但这是国与国的厮杀,民族和民族的角斗。这种层次的战争,只有一方倒下或者先屈服。
在此之前,只有不断的把国家的未来投入到战争黑洞中被一点点的吞噬掉。
所以,德国人也希望尽快结束东线的战争,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应对西线,以及消化整合占领地的资源上来。
鉴于对日本强大海军对沿海城市的支援,又不适合对日本威胁过甚,所以一开始,在总参谋的计划中,就没有打到朝韩海峡的意思,而是占据着全州和大丘一线,把南方的那一大片土地规划成绞杀日本人有生力量的绞肉场。
同样的,除了台湾和海南被迅速收复外,中南半岛那里的攻势一样是保持着重压,稳打稳扎。
这都是华夏军队步步紧逼总战略的一部分,这是对当地的土著一次大规模暴力清理的机会,也可以让日本人留下一口喘息之机,可以做好搜刮澳洲等地的时间,不至于把精力全部集中在华夏,让美国人坐享渔翁之利。
见到华夏攻势迅猛,已经彻底占据了澳洲的日本人不断抽调兵力北上护卫本土和朝韩半岛的屏障,或者是去中南半岛布置和华夏决战的战场,美国人在新西兰有些沉不住气了。
他们再次组织兵力,对日本人进行了一次试探进攻。
华夏的步步紧逼,虽然重压压力大,但却留出了余地,这使得日本人不至于急匆匆的去本土救助。当美国人试探来时,借此杀了一招回马枪,让美国人损失惨重,暂时熄灭了反攻澳洲大陆的计划。
这个时候,他们的重心已经压到了欧洲。
如孟享预计的那样,那里有更大的一场战争已经开始了。
第859章到了开辟第二战场的时候了
“第二个冬天没有压垮德国人,而苏俄人已经很难坚持到第三个冬天的来临了!”丘吉尔和罗斯福在今年3月份加拿大会晤的时候曾警示道。
战争到了现在,苏俄人仅仅在战场上倒下的已经超过了1000千万人了,被德军俘虏的人口超过了500万。
从苏德战争一开始,斯大林就命令在德军前进的方向,施行焦土政策。众多苏俄的民众失去了房屋和粮食等基本的生活资源,苏俄人无力管,德国人也不会去多管,因为饿死和冻死以及缺少医药而病死的民众人数也已经超过了2000万人。仅仅在列宁格勒、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三座城市因为被围困而死去的民众就超过了280万人。
而且再加上华夏在西伯利亚、远东、中亚等地区的军事行动下,使得九百万人也永远的从苏俄人口记录中消失。
苏俄在41年统计的人数,不过在1.8亿人。而现在累计征兵已经超过了3000万人。
正是大量炮灰的陨落,和更为庞大的伤残人数,才顶住了德国人的继续前进。
但现在胜利依旧渺茫,苏俄的青壮消耗却有些支撑不住了。
三千万征兵数量已经让苏俄人伤筋动骨了,或许继续抽调大量的妇女和老人来服役,能缓解一部分压力,但真要这么继续消耗下去,恐怕苏俄在坚持到二战胜利,也会因为人口的凋零而亡国。
毕竟作为红色国际政权,他们的敌人不仅仅是德国人,甚至整个西方世界都会在他们虚弱的时候扑上来。给他们致命一击。
这个时候,由德国人和华夏分别挑动苏俄内部关于选**族还是政体的争论范围也越来越大。
虽然斯大林还在继续强硬,但苏俄高层内部的分歧已经开始扩大了。
二战中,正是随着莫斯科外的胜利,以及列宁格勒的坚守。再加上斯大林格勒的反击,才使得斯大林的地位得到了巩固,而现在这些地方都成了苏俄人信心一点点被吞噬的阴影。
胜利可以照亮方向,但持续的失败带来的可能是最后的崩溃。
因为冬天的严寒和苏俄炮灰的阻碍,使得德国人在东线的脚步滞缓。可苏俄人在冬季的反击,也被德国人扛了下来。
一个冬天,借助着天时地利的苏俄人用七百万人伤亡的代价,才换来了近百万德军的损伤。
但冬天即将过去,德国战车即将重新发动咆哮的引擎,在东欧战场上驰骋。
谁来阻挡?
即使许多苏苏俄高层也失去了坚持下去的信心。
为了民族的延续生存,也夹杂着不少颠覆斯大林最高宝座的阴谋。在今年2月份华夏在乌拉尔山和中亚附近还在开展猛烈炮击的时候,在某些大佬的指使下,一些激进的中层曾经发动了一次政变。
他们企图推翻斯大林,成立新政府和德国人谈判停火。
这背后也有德国人推手的部分。
德国人现在也不好过。
虽然德国人的扩张已经达到了历史上最为巅峰的时刻,但敌人的强大也是史无前例的。
美国人的参战。让德国人压力倍增。
英美盟军的持续轰炸,比起之前单纯的英国人有威胁多了。
在美国人的庞大军工制造能力下,一批批的轰炸机群在德国人占领地区上空飞行,甚至深入到了德国领土。
在去年圣诞节之际,盟军的轰炸机把炸弹丢到了勃兴登堡门东侧的巴黎广场上了,造成了一场大混乱。使得上百欢庆圣诞的平民死亡,这使得正在演讲的希特勒大为震怒。但除了让十几名高官落马外,老希也有些无能为力。
两线作战拖累了德国太多的精力。
在东线。不止是苏俄人撑不住,德国人这两年也在东线丢下了120万具尸体,这还是在装备更加优良的基础上。而也正是这大量的钢铁武器,使得德国人对油料等战略物资的需求更加的紧迫。而同样征服的广阔土地上,为了基本的靖安,为了维持继续前进部队的补给线。也同样占据了庞大的兵力和物资。
在东线的军队已经超过了300万。而德国人这个时候总兵力不过才650万左右。
除去在欧洲和本土维持稳定的200万军队外,以及在北非的20万军队外。在西线只有130万对付英美联军。其中装甲部队的大部分都投入到了东线,即使空军也有一半消耗在东线。这也使得德军在大不列颠岛上的进攻力量一直受阻,40多万登上英国本土的德军难有太大的进展。
德国人在东线也疲惫了。
但这是国与国的厮杀,民族和民族的角斗。这种层次的战争,只有一方倒下或者先屈服。
在此之前,只有不断的把国家的未来投入到战争黑洞中被一点点的吞噬掉。
所以,德国人也希望尽快结束东线的战争,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应对西线,以及消化整合占领地的资源上来。
上一篇:枭风
下一篇:抗战之红色警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