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之红色警戒(下)

抗战之红色警戒(下) 第1100节

华夏军队在前方牵制美**队主力越多,得到了一些影子公司支持的印第安人和美国黑人在美国心腹之地折腾的越厉害,屠杀的美国白人越多。况且华夏大军在前线的滞缓,在给了美国人更多希望的同时,也更容易卷进更多的美国炮灰来。

所以,华夏大军虽然在前线发动了攻势,却正大光明的步步为营的一点点推进,犹如一处处的人肉磨盘,一点点的消磨着美国人的有生力量。

而这个时候,美国国内正在到处上演着血腥和屠杀。

白人和黑人、印第安人互相红了眼厮杀报复,杀得那些血腥味道连汗青的蒸熏处理都掩饰不住,才有了未来历史书中记载着的“血腥七月”。

直到美国高层再也压制不住国内的局势,准备加大派兵力度时,一直不急不躁的华夏军队一改稳扎稳打、步步推进的战术,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再次从各条战线上开始全方位闪电突袭了。

第1139章这些都是华夏的新坦克?

在46年天气最为炎热的八月份,华夏军队卷起的风暴直接凉透了美国人的心底。

华夏大军不动则已,一动就犹如排山倒海之势,一下子击垮了美国人的多处防线。

之前连续一个月的稳固进攻不是没有战绩,华夏军队已经在黄石河等河流对岸钉上了一些钉子。只要过了河,很多地方的河流天堑就已经逐渐的被抹平,华夏的钢铁军团就再次奔流,前方再多的美**队阻拦也不管用。

匆忙布置阵地的美国人,哪里还来得及再建造一条马奇诺防线?即使有能力,也已经对被动的防御堡垒失去了信心。

面对华夏占优的战机群以及重炮的攻击,学精明了的美国人也开始转入了地下。

大量建造的坑道壕沟等地下工事,成了美国人从华夏军队身上学到的又一个绝招。甚至经过了美国人系统的计算,地下工事被美国人使用了大量使用钢筋和水泥,修得更为正规和牢固。

至少美国人自得于比华夏人要强一些。但若是美国人到了华夏本土去,看到那些为了防止意外而修建起的三防永久工事,才会体会到什么是更好的防御工事。

在前线,华夏军队早把重心放到了进攻上,除了一些重要设施经过了严格正规的修筑外,那些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得随着前进的脚步挪窝的前线临时性地下工事,根本不可能投入大量的精力。除了锻炼官兵,养成小心谨慎的习惯外,甚至有些地下工事都不需要建造。

“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现在华夏军队完全有底气喊出这样的话语。

华夏平常的那些坦克和战机群已经足以封堵住美国人的一切有威胁的攻击力,而孟享为了这一次进攻而特地加强的华夏军队新式装备更是打得美国人早就没了进攻的勇气。

……

“这些都是华夏的新坦克?”美国巴顿将军举着望远镜看着高地下方的华夏坦克有些发呆。

当听到华夏大军突袭攻入的消息后,第一个鼓起进攻勇气,率先提出反击的就是巴顿。

从欧洲撤回的他已经憋了一肚子的火。之前他亲率的美国装甲部队和华夏军队有过几次小规模的交手,虽然他也认为华夏坦克不好对付,但也不至于那么夸张。靠着潘兴和超级潘兴坦克对阵华夏数量最多的59式坦克。再靠着霸王坦克挡住华夏数量略少的犀牛和灰熊。就有机会在华夏夺得一场胜利。

至于华夏的猛犸坦克,在战场上露面的毕竟只是少数,并不能决定一场大规模的坦克战役。况且,美国人最近也有一些专门针对华夏坦克的应对之策。

被国内外的不利局面搅得脑壳子直疼的杜鲁门急需一场胜利,最先批准了巴顿的反击计划。

也称不上是反击,只能说是在其他军队在华夏攻势如潮的进攻不断败退的情况下,硬碰硬和华夏最为著名的坦克部队对决一次。

为此。杜鲁门责令北方陆军总指挥艾森豪威尔全力支持巴顿的这一次行动,在密歇根湖畔摆开了阵势。

早有所察觉的华夏军队,也丝毫没有避让,跨过了密西西比河的坦克大军直接冲了上去。只是数量最多的主力坦克不是华夏征战了亚洲、非洲和欧洲的t-54/55的华夏改型59式坦克了,而是换成了t-64a坦克。

面对美国人的全力爆发和英国等盟友的支持,联合研制出的坦克性能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老款的59式虽然成本低廉,性价比极高,但在对阵美国新式坦克时伤亡在逐渐增大。

华夏还没有奢侈到把坦克手当炮灰的地步,于是孟享在逐渐的寻求另一款替代的主战坦克。

美国人的m60系列最先被孟享抛弃。

不说美国武器一项成本高,就是性能来说,威力等方面稍差于同时代的苏俄坦克,而美国人最为得意的火控和电子方面,却是这个时代的华夏无法消化吸收的。甚至一些型号因为电子技术的先进制约了分基地的生产。

在目前能选择的坦克中。相比性能也不错的英国酋长坦克和西德的豹1坦克,后世曾经让整个西方世界惊恐的物美价廉的苏俄坦克还是最让孟享中意。

毕竟后世他对这些行销全球的坦克最为熟悉。而且苏制坦克和59式坦克一脉相承,更容易让华夏已经在59式坦克身上培养起来的各类坦克人才快速适应。

孟享直接舍弃了缺点太多的t-62坦克,而是直接瞄准了t-64坦克。

虽然后世也对t-64百般挑刺,但在这个时代,它已经是无敌的存在了。连老毛子都一直坚持用它到八十年代,甚至是装备的主力部队。

而那个更为知名的t-72,只是它的缩减版本改装的。老毛子宁愿大把的卖t-72,也不肯外销t-64,两者的性能对比就可见一斑。

况且t-72因为七十年代服役,采用了更多先进的电子设备,导致大规模集成电路板技术的限制还没有破除的基地还无法生产,要不然孟享早就直接一步到位的选择同样七十年代末期生产服役的更为著名的豹2坦克了。

这才是未来孟享心目中主战坦克发展方向,不过t-64在这个时代已经可以支撑华夏坦克军团彻底压遍整个地球了。

而且孟享选择的还是更为先进的t-64a型。虽然t-64稍微娇贵些,成本费用也高了一大截,但这一切对基地来说,都不是问题。

当t-64a坦克的125毫米滑膛坦克炮高高扬起,组成了一片钢铁丛林时,准点开席的巴顿才苦涩的发现,华夏摆上桌的大餐绝对让美国人消化不了。

看到华夏主战坦克不再是美国人甚至全世界都曾经熟悉惊恐的59式,巴顿的心头已经掠过了一丝不妙。但他依旧还是指挥着他手下的坦克军团勇敢的迎向对手。

作为一名在欧洲立下了赫赫战功的美国装甲部队指挥官,巴顿这一次不止指挥着他的第3集团军的主力,还有更多美国坦克部队的主力填充进来,组成了一支拥有五千多辆主战坦克的庞大装甲武装。

从华夏传来的主战坦克的概念来看,这个庞大装甲队伍中的五千多坦克,不包括谢尔曼和格兰特等轻型坦克,最弱的都是潘兴坦克,美国人开足了马力大规模投产的超级潘兴和霸王坦克才是主角。若是算上轻型坦克和那些自行火炮和坦克歼击车,这个数量更是超过了万辆。

数量之多甚至都无法在周围的战争一次性投入。

杜鲁门对这一场志在必得的战役压上了重宝,这也是巴顿敢于反击的底气。

对美国人情报知之甚详的华夏也在此投入了三千多辆主战坦克。

双方共投入八千多辆坦克,沦为配角的双方军队人数也突破到了400多万。
首节 上一节 1100/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枭风

下一篇:抗战之红色警戒(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