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最强霸主

三国最强霸主 第498节


事实上,曹操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因为统领飞虎骑的陈到和统领骁骑营的周泰,便开始打着抢占城门的主意。

只见周泰一马当先冲到吊桥上,横江刀暴劈猛砍,杀得四周的曹兵片片坠落护城河。

就在局面再次恶化,要将曹军打入十八层地狱时,城头却响起了一道冷酷的喝令:“放箭,速速放箭!”

城头守军有些犹豫,毕竟下方人群中,更多的是己军士卒。

可这道冷酷的声音再次响起:“如果不想敌军入城,如果不想我军全军覆没,如果不想全城百姓被屠戮,那就赶紧放箭,违令者,杀无赦!”

众守军听了后,顿时恍然,尽管心中仍有不忍,但还是飞快射出了手中箭矢。

“咻咻!咻咻!咻咻!”

密集的箭雨陡然从城头洒落,直袭向吊桥附近区域,周泰感应到后,顿时大惊失色,连忙舞动横江刀抵挡。

尽管周泰战力踏入绝顶行列,但由于事发突然,仓促应对的周泰还是吃了个闷亏,背上中了两箭。

周泰这般人物都中了箭,其余的普通曹军、孙家军更是难逃厄运,一片一片的被射翻在地。

不知何时,荀攸已来到了城头,他看着城下的一个个曹兵被己军射死,顿时怒气狂涌,向戏忠质问道:“戏志才,我军还有大量将士没有入城,你怎敢擅自下此命令?”

戏忠面色肃然无情,可眼中却有几分痛苦之色闪过:“公达啊,现在敌军兵临城下,想要抢夺城门,如果我不这么下令,定陶难保矣!!”

戏忠回答完,看到陈到也率军过来夺门,立马又命令城头的弓弩手发箭。

“咻咻!咻咻!咻咻!”

密集的箭雨无情飞降,城下的曹军、孙家军又被射翻一大片,一时间,惨叫声、怒喝声、咒骂声响不绝耳。

不少曹军见状,心生冷意与绝望,纷纷倒戈投降。

随后赶到的夏侯渊、曹仁等将看到这一幕,连忙一边稳住军心,一边引兵往东、西二门逃去。

孙家军众将见状,短暂交流后,也纷纷自发的分兵追袭。

南门城头,刚刚赶到的曹操对戏忠的决断表示了肯定,之后,他在看到孙家军分兵追向夏侯渊、曹仁两部败兵,连忙给亲卫下令:“你们速速前去通知东、西二门守将,务必守住城门,万不得已,可下令无差别放箭!”

做完这个决策后,曹操见陈到、周泰二将连连率军突杀,想要夺取城门,连忙又命南门守军立即收起吊桥,关闭城门。

孙家军人潮内,孙贲得到南门处的战况消息,不禁暗暗感慨:“如果没有戏忠、曹操的临机应变,这一战或许就彻底结束了,曹氏主臣察识大局,当断则断,真是大才,也是大敌啊!”

第383章 准备突围

半个时辰后,定陶城东、西二门出现了类似南门这边的情况,守军为了不让孙家军尾随入城,竟不分敌我开始疯狂射箭。

曹军这般做法,虽然使得己军折损大半,但也险险保住了城门不失。

孙贲得到东西二门的战情通报后,幽幽一叹,果断下达了鸣金收兵的号令。

“叮叮!叮叮!叮叮!”

随着清脆的鸣金声响起,各部孙家军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如海潮般有序退去。

定陶城头,各门守军看到孙家军退去,紧绷的神经一松,不少人立即瘫倒在地,或是大口喘气,或是悲痛大哭。

这一战,曹军又不知死去多少骨肉兄弟,更残酷的是,他们许多人成了杀死同袍兄弟的刽子手。

这样的结局,让他们庆幸逃过一劫的同时,也倍受良心的拷问与折磨。

随着时间推移,夜色渐渐笼罩整个定陶城,同时弥漫着的,还有丝丝沉重与不安,以及不时响起的凄厉哀嚎声。

定陶城郡衙议事大堂内,曹操脸色黑沉得可怕,眼中更带着浓浓的悲愤神采。

这一战,曹军折损过两万,有不少人受了被自己人射杀的刺激,更是倒戈降了孙家军。

决战前,除去世家护卫和百姓青壮,定陶城内的曹军可用战力本就不过五万余,现在折损过两万,那曹操可以依靠的战力就只有三万出头了。

反之,孙家军虽然近来也连连有所折损,但可用的精锐战力仍旧有十万。

这可是曹军的三倍有余啊,曹操一想到这一点,就不禁大吸一口凉气。

曹仁、夏侯渊、戏忠、荀攸等文武也是脸色落寞,眼中满是惨淡。

失败就是这样,一次或许没什么,但次数多了,再坚韧自信的人,也会产生自我怀疑。

“如此局势下,己军还有反败为胜的可能吗?

”曹军文武不禁暗问。

也不知过了多久,戏忠强打精神,出列谏道:“主公,经此一役,我军兵力大损,士气狂降,即便依旧可以依托坚城,也支撑不了多久。”

“依属下之见,在不考虑投降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尽早准备突围的事情。”

“说起来,我军的兖州基业虽然被孙家军吞得七七八八,但仍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因为主公还有洛阳地区这处宝地。”

“与兖州相比,洛阳虽然人口、富庶程度都大有不如,但它有虎牢关、函谷关等雄关可守,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不似兖州,一马平川,强敌一至,便只能龟缩城中。”

“文若主持兖州迁移的事情,现在想必已经接近尾声,有了兖州人口充实洛阳地区,我军只需养精蓄锐几年,便又可出函谷关或虎牢关与孙家军争锋!”
首节 上一节 498/8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不风流枉少年之奸臣

下一篇:大明钉子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