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强霸主 第484节
看到利剑在灯火下闪现的寒光,徐盛知道甘宁并不是在吓唬他,整个人顿时如坠冰渊,浑身发寒的同时,也充满无尽悔意。
不过,这道悔意没有多久便转变成了坚毅,犯了错,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这份担当,徐盛有!
甘宁虽然冷着一张脸,但却用余光在暗暗打量,看到徐盛没有求饶,准备自我了断后,心中的怒火便消了大半。
董袭不忍好友丢了性命,当即出声劝说道:“兴霸将军,文向年轻气盛,难免受激误事,还请看在他以往所立功劳的份上,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甘宁听了,微微叹了一口气,就要张口。
可这时,徐盛却迅速拾起地上的利剑,毅然道:“徐文向有负大王厚望,现在就奉上人头谢罪!”
徐盛说完,就要执剑抹向自己的脖子。
甘宁看到后,连忙伸手打掉徐盛手中利剑,冷声斥道:“徐文向,我原以为你还算是条汉子,可没料到,你竟是如此懦弱无能!”
“士可杀,不可辱,兴霸将军休要辱我!”徐盛双眸迸射怒火,歇斯底里地吼了起来。
“你既然不怕死,眼下锦帆军中正是用人之际,何不留着有用之身,知耻而后勇,待来日立功雪耻!”
“可大王有令……”
“你无需多虑,这事我自会向大王禀报,你且先去收拾,待日后将功补过,大王自然不会追究!”
甘宁虽然依旧面色冷酷,但徐盛却从他的话语中,感受到了几分柔和,心下顿时一震,知晓甘宁有意饶过自己。
徐盛连忙向甘宁、董袭叩谢,同时心中谨记两人大恩。
之后,甘宁没有命令大军继续行进,而是寻了一处易守难攻的地方立下营寨,先做歇息。
第二天,甘宁率军向前移了约莫五里,依山傍水,连立十余个营寨,严密提防曹军来袭。
徐盛经过这次挫折后,锐气大为收敛,事事亲力亲为,谨慎布防。
曹操连番派遣细作打探,都被徐盛抓捕,甘宁知晓后,也是颇为欣慰。
四月十日,天气阴,空中微风徐徐,好不清爽。
甘宁所立大寨外,十余万孙家军陆续赶到,人山人海,遍布四面八方。
孙贲在白毦营的护卫下,徐徐来到寨前,在甘宁的迎接下,孙贲率众文武进入中军大帐。
各依位次坐好后,孙贲向甘宁询问前事。
甘宁出列拜礼,不敢隐瞒,一一如实告知。
这时,徐盛也连忙跪伏在地,叩头请罪。
孙贲‘面现怒色’,就要斩杀二将,以明军法。
众文武急忙出列求情,甘宁、徐盛方才免去死罪。
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甘宁被降职为锦帆军代统领,罚一年俸禄,徐盛降为偏将军,杖打军棍三十。
责罚完毕,孙贲命甘宁归位,而徐盛被打得皮开肉绽,却是回帐歇养去了。
前事揭过,孙贲环视众人,徐徐说道:“据兴霸所探,曹操虽然前番向本王邀战,但现在却躲在定陶城内,不断加固城防,似乎没有出城决战的想法,对此,诸位怎么看?”
孙策虎目微眯,慨然出列,朗声应道:“大王无需担忧,我军兵强马壮,区区定陶城根本抵挡不住我军进攻,末将请命首战,定将曹操从定陶城内揪出来!”
孙策开了个头,其余将校也纷纷出列,都想出战立功。
孙贲凝神思索,没有立即应允众将的请战。
这时,周瑜面带忧色出列:“大王,曹操之所以将决战方略调整为死守定陶城,怕是因为前番夏侯渊烧毁了我军不少粮草辎重,让他认为我军坚持不了多久,便会因为粮食短缺而自退。”
“而事实上,我军确实存在这样的隐患,曹军的坚壁清野,加上我军深入敌境作战,粮草运转不便,如果久攻定陶城不下,局势便有翻转的危险。”
“这种情况下,我军又需要随机应变了,如果定陶存在短期攻下的可能,便不妨一试,如果短时间内根本攻不下,那不妨沿用前番在沛城采用的围城策略,对曹军主力进攻围困,再分兵夺取其余郡城。”
第372章 遭遇围杀
周瑜说得很中肯,孙贲听了后,顿时陷入沉思。
如周瑜所说,针对眼前形势,孙家军有两大应对方略,一是仔细探查定陶城有无短期内攻破的可能,另一个则是,沿用沛城时的围城方略。
这两种方略,孙贲觉得都很合理,甚至组合使用也无妨。
基于这一点,孙贲拍板说道:“公瑾所言有理,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本王决定先细细打探一番,如果能发现破城的破绽,便全力强攻一回,如果没发现破绽,便开始构筑围城土墙,对定陶城进行封锁。”
孙贲决议一定,众将便不再多做讨论,纷纷点头认同。
第二天,孙贲亲率一部精骑,来到距离定陶城外四五里的一处高坡。
凭高远眺,孙贲视线内的定陶城,城墙高耸,占地极广,城上人头涌动,军械密布,城下护城河宽广,城外土垒深沟,一看就防备森严,轻易难破。
微微叹了一口气,孙贲对身旁的孙策、甘宁等将说道:“定陶城防备如此森严,称之固若金汤也不为过,看来,强攻是行不通了,得采用围困的手段。”
孙策、甘宁等将默默地望了望前方的定陶城,也是微微叹气,算是认可了孙贲的判断。
上一篇:人不风流枉少年之奸臣
下一篇:大明钉子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