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最强霸主

三国最强霸主 第170节


他很清楚,自己现在是战场指挥,却是不能轻易下场厮杀。

两军阵前空地处,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响个不停,一排又一排的人倒下。

不知不觉间,厮杀的袁军士卒越来越少,渐渐形成绝对劣势。

而这时候,道道激昂的号角声从袁军阵内传来,紧接着,沉闷的战鼓声也是响起。

袁军增兵了,数量还超过一万。

周瑜眼睛微眯,黄色令旗挥动,一万孙家军士卒也被投入前方战场。

近十万人的大军,在平原上决战,只要双方统帅不是傻子,就不会派部下一股脑冲上去。

各营兵马,就是捏在统帅手中的预备队,或者说棋子,一点点投入,不断调整着战局,也将整个战局渐渐铺开。

偌大战场,一眼望去,都望不到边际,只有站在高台上,才能稍稍把握住战局发展。

此次大战,严格说起来,双方统帅的指挥艺术,相差并不是很大。

周瑜才历练两个多月,满腹才华,还不能如臂所使地发挥出来。

而张勋,军事才华比周瑜差得远,但胜在久经大战,经验丰富。

随着战局步入下半场,周瑜和张勋,都将大部份力量,投入到最终的胜利角逐。

双方的长枪兵和刀盾兵,都冲了上去,战线全面陷入血腥肉搏,而这距离两军交锋,才不到一个时辰。

第132章 打破均衡

随着周瑜的令旗挥动,孙家军中又一将加入战场冲锋,和孙策形成左右呼应。

新加入战场的将领,骑着一匹棕色骏马,手持凤嘴刀,五官棱角分明,身躯挺拔,宛如青松,正是大将黄忠。

黄忠堪称孙贲麾下第一战力,策马冲锋时,杀伤力比孙策还要强上一筹。

两人一左一右纵横冲锋,几乎无人可挡,杀得袁军士卒心惊胆颤,逢着就逃。

袁军阵内的一处高台上,张勋看到孙家军调度有方,顿时眉头皱起:“在高台上指挥的是周瑜?那对面帅旗下是谁主持?”

“额,应该是孙贲。”桥蕤应着,咽了口唾沫:“大都督的大旗立在那里,多半是孙贲亲领的中军。”

张勋又看了一眼高台上的周瑜,暗骂道:“这周瑜莫非是战场妖孽不成?听说他接触战事也才两个月,没想到这一来二去的调度,居然如此老辣,真他娘的简直不是人!”

骂完后,张勋又将视线转向在战场上所向无敌的黄忠:“没听说这黄忠有什么声名,可战力怕是和虎牢关下的吕布有的一拼!”

不过,随着目光转到战场中央……牵涉到十万人的决战,只要袁军不是一冲即散的流寇,单凭两三个巅峰大将,还不足以定胜负。

宽近十里的战线上,两军都是纠缠一片,孙家军的着甲率超出预料,除弓弩手外,几乎大部分士卒都穿着纸甲。

这些纸甲看起来有些可笑,但防御效果却是很不错。

至于孙家军什长以上的军官,则全部配有铁甲,这可比袁家多年侵吞朝廷府库积累下的家底还要深厚。

正面厮杀的时候,许多孙家军明明被砍刺到了,却没受伤,或者只受了轻伤,接着又继续战斗。

张勋估量着战场上的战力对比,稍稍让他安心的是,自家的弓弩手和骑兵要远多于孙家军。

汉制弓弩都是独具一格的强力,即便穿了纸甲,被射中也是必死或要重伤。

而骑兵更是战场上的王牌兵种,不论是冲锋,还是四处救应,效果都是杠杠的。

有这两支优势部队的修补,整个战场形势倒是暂时维持了个势均力敌。

随着预备队投入越来越多,站在张勋旁边观战的杨弘察觉到了一丝异样,越是仔细观察,眉头皱得越紧。

自古兵家都注重指挥的上传下达,可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效率低下才显得旗帜、号角、金锣、战鼓等传讯手段的必要性。

能准确把握主帅令旗、金鼓等命令的,都是精锐中的精锐,需要常年累月的训练。

就算这样也是有限,大兵团作战超过一个时辰,帅令就难以下达到基层,只能靠底层士官们凭经验和声望组织好小规模的战局。

换句话说,战场上越混战到后面,主帅对战局变化就越不可控,拼实力、拼运气的时候就到了。

袁家底蕴深厚,底层士官都是从原汉军中挖掘精锐,历来战场表现都挺不错。

如果对上的不是孙家军,而是黄巾贼寇,那即便数量有十万,也顶不住袁军的冲击。

可孙家军组织性的坚韧,明显出乎了杨弘的预料。

决战到现在,孙家军居然还可以不断调整布局…这是什么概念。

被杨弘一提醒,张勋这才发现,孙家军中,除了周瑜站在高台上挥动令旗外,四周还有更矮一些的传令台,这些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道严密的网络。

“这样下去,我军必败无疑!”张勋暗暗着急。

想了想后,张勋冷着脸对雷薄吩咐道:“雷将军,擒贼先擒王,你率骑兵从侧翼冲击敌军中军,若是能擒杀孙贲或是周瑜中任意一人,这一战的首功,就是你的!”

雷薄一听,整张脸立马变得黑沉无比,敌军中军向来防御最为严密,自己率军前去,大有可能首功没得到,反而小命丢了。
首节 上一节 170/8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不风流枉少年之奸臣

下一篇:大明钉子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