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875节


“那大清国可就全完了!”

皇太后的话,让玄烨全都明白了,他立即明白了为什么不让他随行,为什么让他随大军南下,在十几万大军里头,再怎么着,都能闯出一条活路来,可若是随着几十万妇孺一同出关,是生是死,恐怕只有上苍才知道。

“皇祖母,孙、孙儿,舍不得您”

一头扑到博尔济吉特的怀中,玄烨的目中顿时流出泪来,对于只有八岁的他来说,自然不愿意离开太后,尽管实际上即便是在京城两人也很少见面。

“哎,皇祖母又怎么舍得你啊,可既然事已至此了,就不能再寻思其它了,只能如此了”

说完这番话,她又扭头看着苏麻吩咐道。

“苏麻,往后,三阿哥就交给你了,你要好好的侍候他,知道吗?这大清国,不定将来就要靠他了”

第34章 逃离(第二更,求支持)

大清国亡了!

尽管城门紧闭,但是很快,内城旗人尽数出城的消息,还是在第二天传了过来,因为城门紧闭,这外城的百姓自然是出不去,也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情形,不过暗自里,他们总算是长松了一口气,毕竟这阵子他们可是没少被旗兵祸害,现在好了,旗兵终于走了!

大明朝中兴了!

天下太平了!

与寻常百姓的欢喜不同,对于那些为官的,这个时候,却是各种心态,其实,打从几日前,这京官就是逃的逃,躲的躲,他们之中倒也有一些大清国的忠臣,自觉年青体壮的,自然是随驾出关,这倒不是说他们真的是对大清国忠心耿耿,而是因为没法子,留在这也是汉奸,而对于年迈的,即便是想走,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对于已经年过花甲的礼部汉尚书王崇简来说,正是如此,在拜别了皇上之后,他便从内城离开了。在外城王家的府宅里头,他温了一壶酒,然后便一个人自饮起来。

“王某早孤,由嗣母张氏督之成立。年二十六岁举于乡,负海内重望,为清流所推。明崇祯十六年登进士第。甲申三月,京师破,值生母焦氏丧,给假治葬在外,遂避难奔金陵,转徙吴越间。清朝定鼎,始间道归里。”

嘴上这么念叨着的,喝了半壶酒的王崇简已经带了些醉意。恰在这个时候,他看到儿子同样也回来了,于是他的声音高昂。

“今上广求学耆宿以充馆选,顺天府学政曹溶首荐之,补选庶常,擢秘书院检讨,历侍读学士,迁詹事府少詹事,以疾请告。顺治十二年,刑部右侍郎戴明说荐其才可大用,特旨起补原官,兼宏院侍讲学士,寻迁国史院学士。当时熙儿亦官宏院学士,圣上以为父子不可同列,因擢王崇简为礼部侍郎,升尚书,加太子太保。我等父子同列朝中,皇恩如此浩荡,崇简焉能不报?”

说完这番话后,王崇简便命老仆在大厅正梁上结了一个圈套,听着爹的吩咐,王熙只是垂首立于一旁,他已经知道了爹的选择。他又命人喊来了幼子王安。

“我是大清的礼部尚书,国家遭难,理当殉节。”

他对幼子说道。

“你大哥为大清之臣,自知如此自处。”

说到这里向绳圈看了一眼。

“我死以后,你可以归隐宛平坟庄,课子孙耕读传家,世世不可做官。”

“爹”

王熙与弟弟含着两泡眼泪跪了下来,哽咽着全是一副有言难诉了。

“痴儿!你快走。”

一旁跪的王安看着跪在地上的大哥,忍着心痛说道,

“你这样会误了爹的一生大节!”

“说得不错!”

王熙闭上眼睛强忍着眼泪说。

“你快走,莫作儿女之态!”

“快走,快走!”

王安推着大哥说道。

“若是等朝廷都走了,到时候你便走不了。”

“那么,”

王熙含泪看着弟弟问道。

“那小安你呢?”

“我,”

王安看着爹说道。

“自然听从爹的吩咐,王福,你拉着大少爷,赶紧走。”

老仆知道,处此时际,最难割舍的,便是天伦骨肉之情。有二少爷在这里就到了,失节事大,非同小可,所以拉着王熙就走。

于是王安将老父扶上踏脚的凳子,王崇简踮起脚,眼泪汪汪地将皤然白首,伸入绳套,眼睛却还望着右边,看了一眼儿子。

“爹,你放心,孩儿知道怎么做。”

听得这句话,王崇简将眼睛闭上,双手本扳着绳套的,此时也放下了,将垫脚凳一踢,只见他的身子往下一沉,接着悠悠晃晃地在空中摇荡着。

王安成全了老父的“大节”,悄悄向窗外看了一下,大哥已经去了。王家就只剩下一个人了。

在仆人的帮助下将爹的身子抬了下来,看着爹的模样,王安的泪水流了下来,心里头另一个念头却在那里翻滚着。
首节 上一节 875/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