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812节


而在人们欢天喜地的享受着踏踏实实的感觉时,靳博却有些心不在焉,他注意到那个客人郑芝龙,似乎正在那些士兵说着什么,对于营救郑芝龙,他并不反对,毕竟,郑芝龙在船上,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额外的保障,在经过福建的时候,有郑芝龙在,不但能够保证他们的安全,而且还能让他们得到一些帮助,比如,在福建得到一些补给。

但在另一方面,靳博却总感觉范家人之所以营救郑芝龙,恐怕目的并不仅仅只是为了让大家伙能够更顺利的通过福建,恐怕他们还另有目的,几乎是从救出郑芝龙之后,他就一直在试探着范三拔,想要弄清楚对方的想法,可范三拔却一直守口如瓶。

他们肯定有什么阴谋!

根本就不用怀疑!

尽管并不了解范永斗,但是对于范三拔这个人,靳博有着一定的了解,他知道这个人表面上永远带着笑容,可却永远都是笑里藏刀,他们范家人,绝不可能为了让大家平安经过福建,冒那么大的风险,花那么多的银子,去营救郑芝龙。

可若不是因为这去营救郑芝龙,那又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交好郑家?

交好郑家?

眉头猛然一锁,靳博看着远处的正在与另外几家的小字辈在一同聊着天的范三拔,他似乎明白了范三拔的想法。

他范家人难道是想要投奔郑家?

肯定是这样!

对于范永斗来说,但凡有一丝可能,他都绝不愿意背井离乡,远赴海外去寻求什么未知将来,相比于前途未知的海外,他肯定更愿意呆在中国,而这么大的中国,谁有可能接受他们?

没有任何人!

即使是对于可以轻易的纳降收绿营为已用的李子渊来说。晋商也只是一群肥羊,他随时都有会扬起手中的刀,用刀子抢走他们的财产,然后把他们打翻在地,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而且天下人对此还会拍手称快,毕竟,汉奸人人得而诛之!

可是,这天下并不是所有人都容不得他们,还有一个人能容得下他们!

郑芝龙!

因为郑芝龙同样也是汉奸,甚至可以说,他身上的污点比他们还要黑,如果没有郑芝龙的降清,隆武朝又岂会轻易为满清所败,隆武帝又怎么可能身陷满清手中,然后绝食殉国。

他郑芝龙再怎么洗白都改变不了他是汉奸的事实。这一点世人皆知。

但是他有一个好儿子!

他的儿子是大明的闽王郑成功!

大明之所以现在能够中兴,郑成功可谓是居功显赫,如果没有他的北伐,又怎么可能复江南、取江西,撼动满清的根本。

在这种的功名赫赫之下,谁敢追究郑芝龙责任,谁敢说杀其以谢天下!

没有任何人敢说这样的话,那怕就是淮王,甚至就是大明的皇帝都不会,毕竟郑家有大功于大明,有大功于天下!在这种情况下,谁敢杀他的父亲?

也正因如此,他们范家的人才会不惜代价的营救郑芝龙,因为在郑芝龙的庇佑下,他们很有可能逃脱一劫,很有可能摇身一变,从汉奸变成“功臣”,毕竟他们有恩于郑家,无论如何,郑成功都必须要记住这个恩情,他们救了他的父亲。

救命之恩不能不报!

有了这个救命之恩,范家人能不能洗白尚不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郑家的地盘里,他们范家便有了立足之地,有了这片立足之地,洗白身上的污名不过只是时间问题,因为范家有钱!

不仅范家有钱,其它的几家同样也有钱,相比去西洋海外,他们肯定更愿意留在福建,这里虽说是异乡,可毕竟还是大明,还是中国,是他们相对熟悉的地方。现在范三拔肯定是在游说这些各家的小字辈,游说他们留在这里,和他们一样,为郑家效命。

郑家是商人!

作为商人,他们肯定更能理解他们的苦衷,毕竟商人言利。再加上现在的救命之恩,只要大家在能够有所表示的话,想保住家业,保住性命,到也不是不可能。靳博几乎可以肯定一件事范三拔正在挖他的墙脚。而真正让他心恼的却是对于这一切,他根本就没有意料到会有这样的变故。

甚至直到现在,他不过只是刚刚发现罢了,而范三拔早在离开京城之前,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着手策划了这一切。

现在怎么办?

是阻止范三拔,还是怎么办?

就在靳博的心里各种念头挣扎着的时候,那边有一个家仆走了过来,对他说道。

“三少爷,老爷请您过去。”

来了!

该来的总会来的!

在前往父亲那里的时候,靳博的脸色变得越来越沉重,就连脚步也变得的沉重起来,他已经猜出了父亲为什么喊他,如果一切不出意料的话,父亲肯定是要与他谈论投奔郑家的事情。

也许是有了心理准备,当他在父亲那里看到其它几家人甚至还有郑芝龙的时候,他都不觉得的意外,毕竟,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孩儿见过父亲。”

“博,今个喊你过来,是有件事要与你商量一下。”

靳良玉看着儿子直接了当的说道。

“我已经知道了,父亲。”

靳博点点头,不用说他也知道来这里是为了什么。于是便苦笑道。

“既然父亲和诸位叔伯已经决定了,那孩儿即便是反对又有何用?只是孩儿有一句话,却必须要说!”

看着父亲和诸位叔伯,靳博毫不掩饰他内心中失望。毕竟在他看来,现在无论怎么做都不过只是与虎为谋罢了。现在投靠郑家于当年投靠满清,又有什么区别?
首节 上一节 812/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