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611节


还没等她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只见小婷像似一阵风似的跑了过来,激动的对她说道。

“郡主,郡主,我们到了,到江北了,到地方了”

在沐云晴来到甲板上的时候,她看到所有的水兵都已经挤到了舷边,他们激动的叫喊着,喊叫着,甚至就是看到一艘渔船的时候,也会激动的叫喊起来。

“快看,快看,是鹰游门,是鹰游门”

在水兵们指着海峡在那里叫喊着的时候,远处传来了炮声,那是礼炮声,这炮声是为了迎接远舷游子的归来。

长达两个月的远航,终于到了目地的!

在离家一年之后,他们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当水兵们在那里激动的说着,他们回家之后的安排的时候,沐云晴却悄悄的重新步入舱内,她知道,自己自由自在的日子已经结束了。

远航舰队归来了!

3月26,在“安平号”驶入位于鹰游门的舰队港区之后,这个消息立即化成电流沿着郁洲至清河的电报线路,在呼吸间便把消息传到了数百里外。这原始的有线电报,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消息的传递,甚至在第一个份电报被送进衙署的时候,“安平号”上的水手还未下港。

“电报来了吗?”

又一次,朱明忠在戴梓进屋后,便有些焦急的询问道。第一封电报只有短短几个字,只是告诉他,舰队已经完成任务,正在返航途中。

而现在,朱明忠更迫切的想要知道,这次远征的消息,算算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小时了,差不多应该有详情电报过来了吧。

“回经略,还没有收到电报。”

面对经略的急切,戴梓便说道。

“若不然,属下便到电报房里守着,若是电报来的话,就第一时间把电报取过来?”

“嗯,你现在就过去。”

朱明忠点点头同意道。

电报房并没有设在外面,就在衙署内,在戴梓去电报房的路上,还没到地方,就看到顾炎武、钱磊、张金生、朱大咸、吴有才等人,朝着这边走了过来,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是面带喜色。

“戴军校,你可是去电报房取电报?”

顾炎武一见着戴梓便出言笑道。在衙署之中“军校”是对校官的统称,正如同以“军慰”称呼谓一般。

“正”

不等他把话说完,就见张金生一拍他的肩膀说道。

“还去什么,电报早就在顾参议那了,走,快去给经略使,不,给咱们的淮王贺喜去!”

淮王?

戴梓茫然不知所措的跟着众人,这是怎么回事?

那边众人一进公房,便冲着朱明忠行礼道。

“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如今我大明朝廷已经安然还朝”

什么?

大王?

面对顾炎武等人的贺喜,朱明忠整个人都显得有些茫然,这是怎么回事?也难怪他会摸不着头脑,毕竟,他并不知道,其实他差不多已经当了快半年的淮王,在永历朝中,早就称其为“淮王”,而不是经略。

在朱明忠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顾炎武便解释道。

“大王,去年我舰队救回圣驾之后,今上于平南论功行赏时,感经略起兵江阴之后,克南京、复江北为我大明屡立奇功,特下旨封经略为“淮王”,高皇帝起兵于淮右,今日以经略异姓为“淮王”,自可见今上与朝廷对经略之看重”

顾炎武的解释,确实是让众人颇以为朝廷对朱明忠的看重,可是在另一方面,大家伙却也知道,经略获得这个封员也是必然的。

相比于他人的激动,朱明忠却显得极为平静,对于被封为王,他并不觉得的意外,永历朝除了一个正统的名义,就再也没有其它,他之所以能“团结众人”靠的就是“封赏”,赏自然是没有江西了,但是封,却是可以的,可以肯定的是,现在永历朝廷还不知道这江北衙署里官员将领的功劳,若是知道的话,封公赏侯自然会随之而来。

现如今这个大王啊!对自己不过就是一个名义罢了。真正值钱的东西,可不是什么淮王,现在名号有了,真正的实惠在那?

见大王用一副颇感兴趣的目光看着自己,顾炎武便知道不需再卖关子了,毕竟谁都知道,这淮王只是一个名号。

“大王,因为江北与朝廷相隔甚远,所以特准大王开幕于江北,可设置六官及察言、承宣、审理等官方便施政,允大王委任官职,武官可达一品,职可达六部主事”

别说,虽说明知道永历朝给的只是名义,可是当听到这个“开幕于江北、可设六官”的时候,朱明忠的心情还是不由的一阵激动,毕竟,这正是他所渴望的,这是完全与郑成功一样的权力,设六官、任武职,这几乎等同于小朝廷,有了这个旨意,可以说,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自立,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现实。

就在朱明忠暗自为终于把郑成功的帽子给甩掉而激动的时候,只见顾炎武笑道。

“另个,今上又赐了一桩婚事于大王”

第339章 船样(补更)

漏更了,现在补上,以后一定注意检查。

靳家三公子出息了!

消息是从济南传出来的,整个四九城里头,现如今,谁不知道,内务府小字辈里头,也就靳家的三公子第一个领了皇差,而且这差事全是全权交经他办,纵是十三衙门里头的人,想要插手其中,也得先过他这一关。一时间,这曾经不怎么显眼的靳家三公子顿时炙手可热起来,甚至就连靳家的大少爷,名声也不一定有他那么显赫。

尽管表面上看起来,朝廷命靳博操办南洋米一事,看似未假靳家之手,可实际上,怎么着也脱不了靳家的掌握,毕竟很多事情都需长辈们出面去办。大事有长辈的去办,那么小事,就必须要当晚辈的去办,
首节 上一节 611/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