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373节


“这便是清河书院吧!”

黄宗羲暗自忖道。

“当真是如世外桃源一般。”

一行四人就这般缓步而行,一路欣赏着这沿途的景致。而此时一行四人无不是惊讶于书院之大,他们并不知道,去年朱之瑜任书院山长之后,经略使府直接拨6000亩官地用于扩充书院,而与过去书院将官府划拨土地出租收取谷租不同,这些土地都在朱明忠的亲自规划下,借鉴后世的园林规划,移来了大量的林木,使其变成了一座园林,而这园林本身就是书院的一部分,只使得曾经狭小的书院,变成了宛如世外桃园般的园林。

而对于那些从未曾目睹过近代园林景观的人们来说,他们为其景致所吸引,啧啧称奇之时,皆言书院宛如世外桃园。

而这并不是最令人称奇的地方,最令人啧啧称奇是,这原本位于清河郊外的书院,本身其地价最底,经过一番整治之后,其地价飞涨,而这时人们才发现,这书院周围的土地早就为官府收购或者冻结交易。

在人们不知所以的时候,这书院附近又新建起两条市街,这市街中的宅子虽价格不菲,但却轻易卖了个干净,甚至这年后欲新开的两条街坊,尚未开工就已经卖了个干净。对于很多于此处购宅的人来说,他们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沾染些许书香,同样也是受这里的景致所吸引,毕竟每天能于这世外桃园处散步,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而更何况,那些新市街之间本身就规划有大小的公园。而直到户房传出消息说,仅通过新辟市街,出售房屋,即便是扣除赠地和整治园林的开支,官厅收益仍然高达十数万两的时候,人们才隐隐约约的意识到,官府赠地建园予书院的用处。

甚至瞧着那以书院为中心新辟的市街,一些颇有眼光的人隐约的意识到,这是经略使衙门有意于此地另辟新城,宽达近十丈的市街两侧,尽是高达两三层的屋宇,层前的人行道、供马车奔驰的主街,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截然不同于旧街,甚至就连阴沟排水,也是通过于地下铺设半人高的蛋形陶管将雨水、污水引出。

总之,这个以书院为中心的新城,完全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而这些人并不知道,这新城,正是由朱明忠自己亲自设计规划的,尽管城市的建筑仍然保留着中式的特色,但是却充分借鉴了21世纪的城市规划,比如路边那些高为三层的层宇,尽管屋宇仍然是中式的。可其原料已经发生了变化,由徐州水泥厂提供的水泥在这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代了粘土用作砖瓦粘合。

当然,对于这一切,初抵清河的黄宗羲一行人并不了解,甚至因为他们是沿着黄河堤坝过来的原因,并不曾知道,书院会是新城的中心,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这宛如世外桃源般的书院,既然是见惯了世面的黄宗羲也是时而惊奇,尤其是过了一座小桥后,脚下那用碎石子铺成的道,更是让他倍觉疑惑。甚至还特意弯腰查看了一下这碎石路,这石子大都是鸡卵大小,整齐的在路上铺了一层,似乎石子还经过碾压。

“说来也是奇怪,为何以这样的碎石铺路?若是铺路的话,为何不用石板?”

疑惑间,看到路边一个穿着弁衣的年青人,似乎正在那里弯腰查看着什么,心下有些疑惑的黄宗羲便朝着那青年走过去问道。

“这位小哥,为何这林间小径全由碎石铺成,而不用石板?”

“石板太贵。”

站起身的朱明忠笑着说道。这是他之所以不选择石板铺路的原因。

“石板太贵?”

朱明忠的回答,让黄宗羲不解道:

“怎么可能太贵,且不说其它,单就是锤制碎石所费,恐怕就不逊于石板吧!”

“若是用人力,石子肯定不比石板便宜,可是如果用水力,甚至畜力,肯定便宜。”

瞧着这中年人身边跟着的两个少年,朱明忠倒是颇有耐心的解释起来。

“制作石板需要石匠选择石料,然后再制成铺路的石板,而这碎石却可以直接炮采石料,然后用水力碎石机破碎,如此一来,这石子价格自然极为廉价,”

水力碎石机,是朱明忠为了实现城区道路硬化的目标特意设计的,毕竟无论是相比于土制的水泥或者石板,碎石路更便宜,水力碎石机的结构倒也简单,与舂米用的的水碓有些相似,借助的水力压起锤把,锤击碎石,这是借鉴五六十年代的土法碎石机,这种碎石机不需要使用钢材,虽然工效较低,但胜在结构简单。一台水力碎机石每天可以碎石数十方,只需要设立几部碎石机,基本上可以满足城区铺路的需要。甚至在将来,也可以逐步的用碎石铺设官道的路面,从而实现官道的硬面化,当然,这不过只是一个设想。

“可是,这用碎石铺路,这石子岂不容易弹飞?”

万斯大好奇的问道,瞧着那大小均匀的石子,他更担心若是铺在路上,被人拾回家中铺设院子怎么办?毕竟,对于寻常百姓的来说,这石子铺在院子里岂不是更好。

相比于兄长,年少的万斯同倒是心直口快的说道:

“用这石子铺路,若是有人将石铲回家中铺路怎么办?”

随着他们一同往前走的朱明忠,并没有立即回答这个问题,在他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继续往前走着,他指着前方说道。

“你看?”

第170章 师徒(第二更,求月票)

顺着朱明忠的手指的方向,黄宗羲一行人看到前面似乎有人在往路上浇洒着什么。一阵风吹来时,更是闻到了一股刺鼻的异味,待近了才看清楚他们是在浇洒着黑糊糊的滚烫的东西。

“这些人往石子上浇洒的是什么?”

黄百家好奇的问了声。

“沥青!”

指着前方正往石子上洒着沥青的工匠说道。

“你看,这洒上一层沥青,这沥青凝固后,自然会将石子粘合在一起,再铺上一块豆子大小的碎石,用石滚滚压之后,这路面便平整如石板不说,且粘连为一体,不比寻常石板差上多少,且价格极为低廉。”

提及这种原始的沥青路时,朱明忠神情颇显有些得意,原本以清河书院为中心筑建新城,是“城区开发”的一部分,当然也是开源的措施之一,毕竟身处21世纪的他,对于土地财政并不陌生。

尽管在新城中他引进了后世的城市规划,但是在整修道路时却碰到了问题,夯土路面不耐久,石板路太贵,即便是欧式的马牙路用砖块形状的石板铺设道路,成本也相对较高。最后他甚至考虑像历史上上海法租界的淮海路一样用木板铺路,但最后,焦厂的一份报告却让他改变了主意。

炼焦厂的沥青过剩,尽管炼焦厂的煤焦油存量只有不过几百吨,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显然有些过剩了,在通过蒸馏法从中获得木材防腐油、沥青等化学产品之后,仓库中的沥青却越来越多,除了造船之外,这些沥青几乎没有多少用处。

在这种情况下,用它们铺路就是最好的选择,而这条书院中的路面,则是一段试验路,朱明忠在这里试验着的他所了解的原始的沥青路铺设方法,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接下来就会在新城区的新市街中推广使用。

而随着炼铁业带带动炼焦业的发展,在未来沥青产量会越来越多,沥青路肯定会更加普及。甚至很有可能实现朱明忠梦想中的官道硬面化。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交通运输条件。

当然,这一切不过只是偶尔的想法罢了。

“就像石板一样?”

来到已经铺设好的一段路上,黄宗羲一行人瞧着地上扫去浮落碎石子的道路,非但平整非常,而且那豆子大小的石子就像是被胶住似的,结成了一个整齐,就在他们惊讶着这筑路法的奇特时,那边传来的话声,却让他们无不是一惊。

“经略,山长已经下课了,请您过去。”
首节 上一节 373/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