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铁骨 第1721节
就像清虏进入西域时那样,他们吸取了在大明的教训,对待当地人,他们不招降不纳降,直接一杀了事,或许对当地土民的屠杀使得他们不能征收税粮,但是却从根本上避免上土民作乱的可能。
人都被杀绝了,又怎么可能再去作乱呢?
李嗣兴想到了这一路上碰到的土民,这里曾经生活着数百万土人,可是现在,这里顶多也就只有几万土人,那些土人要么被杀了,要么被掠为奴婢,要么逃往异国他乡。当然,即便是现在明军来到了这里,那些逃亡者也不可能再回来,朝廷是不会同意他们回来的,毕竟,这里的土地、山河将会分给大明的移民,至于土民,没有人会在乎他们的死活。
有时候,大明同样需要向清虏学习,当然这种学习不能是直接的学习,应该是间接的。
现在,父王就是在效仿他们。
“粮将尽,人相食!”
简单的六个字,透露出靖南的窘态。同样也让李嗣兴明白,也许再过几个月,最多等到冬天到来的时候,这六个字就会变成另外四个字。
“粮尽,人绝。”
粮尽人绝,城自然不攻自克。
呼!
长出了一口气,李嗣兴看着若有所思的父王,他没有再去问及任何与靖南有关的问题,现在已经不需要再问了,从父王选择围困的那天起,靖南以及城中的百姓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父王,你是担心南方的清虏会北上?”
李嗣兴看着父王反问道。
“担心?”
李定国笑了笑,然后说道,
“这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第412章 交换(求支持,求月票)
南方驻防旗营,在清军的体系之中,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
在满清的体系之中,其军队被分为三种,一是位于北方的驻防,那是用于警戒明军的野战镇守部队,再就是所谓的“京营”,也就是驻于靖南的京旗,这是清军的主力,一但明军有所异动,京营就会北上驰援。最后一个就是南方驻防旗营。
尽管在三者之中,它最不显眼,但是论兵力却远胜于北方的镇守部队,且因为其多年来与山民撕杀,他们的战斗力甚至远超过其它的清军。
不过,这并意味着他自身没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多年来分割驻守各山隘、要道的南方旗营,像是撒芝麻似的分散在各地,一地清军少则数百人、多则千人。或许面对分散的土民时,他们拥有绝对的优势,但是久而久之对于兵团作战,他们已经变得极为陌生。
对于自身的不足,任何一个驻防守备都很清楚,也正因如此,在接到调令的时候,许多人都是心生抵触,宁绥堡是“宁字堡”中的一个,驻扎在这里的旗兵,不过只有四百多人,加了家眷也不过两千三百多人。
经过多年度经营,宁绥堡早就发展成为了一个以堡垒为核心的小城,城市的中心是一座规模不大不小的五星棱堡,不过家眷大都驻在城外,一道六尺高、三尺厚的土砌石墙,保护着保内的家眷不至于遭到土民的袭击。
多年来,本地的土著一直都是驻防旗营最大的威胁和敌人,多年的烧杀抢掠,使得他们之间结下了难解的仇恨,不过防营抹下对土民持续的劫掠,也让土民的实力大损,许多部落迫于压力,不得不远逃南方,只有少数顽固分子留了下来,不过缺铳无炮的他们,几乎不能给防营带来多少威胁,顶多也就是袭扰一下而已。
不过,也许是因为长期的撕杀,尤其是清军不断屠杀男丁、掠夺女子,导致土民人丁锐减,实力大为衰弱。而清军也对他们的袭扰烦不胜烦,所以双方最终还是达成了某种平衡。
所谓的“平衡”就是清军不再像过去那样,任意屠杀、动掠,而是在土民的帮助下,往更远的南方“打草谷”,尽管去的地方远了些,而且威胁大了点,但是至少在防营周围是安全。而宁绥堡同样也是最早与土人达成协议的堡垒之一。
脑子活,几乎是所有人对张伯川的评价,当初他主动与土人达成协议,换取了宁绥堡一带的安稳,就是一个例子,这几年下来,在他的经营下,宁绥堡可以说是边境一带最平静的地区。甚至就连同宁绥堡附近,也形成了一个市集,每逢带一、带五的日子,市集就会开集,总会有一些土人来这里做生意。
不过,今天却和往常不同。
“今天是二十五,可你们瞧瞧集上”
站在城墙上,指着城外的空荡荡的市集,张伯川的神情显得有些沉闷。
“这集上空得还像是个集吗?”
空荡荡的市集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商人,即便是有,也只是堡内的商贩,而不是山区土人的商贩。
“这阵子,土人来咱们这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土人为什么来的少了?
张伯川并没有问这个问题,默默的说出了这句话后,他继续对身后的勒克说道。
“现在这里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看似无头无脑的话,落到勒克的耳中,他点点头,然后说道。
“可不就是如此,我敢说,只要靖南城这边一破,估计咱们立马就变成孤魂野鬼,不论是留在这,还是去其它地方,估计都是死路一条。”
勒克很清楚,将来会发生什么,尽管他是旗人,可是他现在所想的却是自己,而不是什么大清国,旗人不过只是名头罢了,最要紧的是自己活命。
“现在太子的令旨已经过来十天了,你说,咱们是去还是不去?”
反问之余,张伯川的眼睛盯着堡外绵延不绝的麦田,堡垒修筑的地方并不是寸草不生的荒地,而是一片肥沃的河谷地,这里曾经生活上数万土人,现在腾笼换鸟之后,那些土人都消失了,只剩下了他们。
真舍不得这个地方啊!
“去,肯定是死路一条,我从宁平堡那边得到消息,他们过去后,原本以为太子是要援救靖南,可是太子却根本就没有救靖南的意思,他以按兵不动、拥兵自重为借口杀了礼亲王,然后自己个又要聚兵南下,南下,就那么好南下的?虽说现在阿富汗空虚,可是这南下几千里,山民拦截、袭击不断,想活下去,非得打下一片地盘不可,这条路啊,也是九死一生啊!”
都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勒克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南下的路是什么样的,这几十年来,他见过了太多的事情,也知道生存的不易,正因如此,他才觉得,南下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
“可不是,过去,咱们在西域碰到的都是什么对手?那些土民说是国家,其实大抵上不过就是部落而已,即便是有些国家,民不过数十万,兵不过数万,又岂是我大清国的对手,可到了阿富汗,咱们可是要和莫卧尔帝国打,那可是有百万大军的大国啊,咱们以残兵攻十倍的敌人,还想打出一块地盘?这不是扯淡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