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1536节


旗人不是汉人,可有些规矩,比汉人还讲究,唯恐因为不讲究了,被人说成“蛮夷”,旗人最害怕的就是这个。甚至就连她们的名字,也起的都是汉人的名字,生怕用了蛮夷的名字,然后辱没了他们。

“老爷不喜欢的可多了,他还不喜欢汉人呢,可咱们邻居有几家不是汉人?”

小苹哼了声,完全没有先前有温顺。

“那些汉人,也是旗人。”

“那些人啊,就是一群汉奸。”

小苹嘲讽道。

“二姐,你没看见,这些天,那些人成天都是惶恐不安的,甚至不少人都开始收拾行了。你知道为啥吗?”

“为啥?”

春喜不解道。

“汉人要打过来了。”

“汉人要打过来了?”

春喜的手一顿,然后说道。

“你是说,是,是汉地的汉人”

原本正缝着衣服的大姐也愣住了,她都没注意到针扎到了手指头,只是愣愣的说道。

“老三,你是听谁说的?”

“现在盛京城都传遍了,听说哈密都让汉人占领了,王化行、图海见势不妙,就领兵撤了回来,一路逃了千多里,直接撤到了盛京”

“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王家的老四,前个说她家老爷回来了,这么说,他们真的要败了?”

自从辫子军来到了这里,就没人不怕辫子军,可是大家都知道,辫子军更害怕汉人,他们做梦都能梦到汉人杀过来,甚至就是老爷也不只一次做过这种梦。甚至有一次,还差点失手把老大给杀了,因为老大长得像汉人。

“败不败不知道,反正现在盛京城里头,到处都是人心惶惶的,你瞧老爷不也是这个样子,昨个晚上,还把埋在地下的银子起了出来,兴许,过去几天,也会让咱们收拾行李。”

说着小苹又看着大姐问道。

“大姐,你是生在汉地,那些汉人到底是啥模样?他们该不会比这些还狠吧,要不然,他们怎么会那么害怕汉人”

“他们”

手中拿着针线,她的脑海中浮现出那些汉人的模样,沉默了好一会,她才说道。

“他们和这些人不一样,汉人讲究道理,而且对人友善,从来都不持强凌弱,他们也瞧不起那样的人,他们甚至太过仁义了,也就因为这,才险些让旗人夺了天下,后来,汉人的皇帝又领兵把天下夺了回来,这些人被杀的没地方躲,最后一路逃到了这里”

“哎,你说,为什么汉人不把他们都给那啥了,要不然,咱们也不至于沦落到这步田地啊,”

春喜长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怨言。

“谁让他们跑的那么快,每次还没见着汉人,自己就先逃了,也就是跟咱们有些能耐”

“大姐,你说,”

突然,小苹看着大姐问道。

“他们这该不会又准备逃吧”

在没有民族主义的思潮的影响,以及没有电影、电视的反复提醒,人们的记忆有多长时间?很短暂。目光也是短浅的。估且不说我国历史上的例子,二战前的欧洲,各国百姓是何等的健忘?

有时候人们真的是健忘的,而这种健忘不是说,他们不知道威胁,而是他们愿意相信,这样对他们的生活更有利

第308章 祖孙(第二更,求支持)

天承十七年,对于大清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好年份,尽管这一切,布哈拉汗国差不多已经平定的,可还不等大清国朝廷为自己的武功欢呼,欢呼着大清国已经彻底控制了西域。那边,哈密、星星峡先后陷落的消息,就让朝野上下,又一次直接感受到了来自大明的压力。

恶梦,再一次降临了。

面对咄咄逼人的明军,图海、王化行两人只能选择主动撤退,用空间换取时间。幸亏明军在哈密停住了脚,让大清国有了喘息之机。就在朝野讨论着应该如何应对明国的进犯,身为皇帝的玄烨头痛不已的时候。

太皇太后却突然得了重病。太皇太后老佛爷,在几十年里,辅佐太宗皇帝又亲把儿子顺治、孙子玄烨扶上皇位,他们又都是幼年登基。从顺治入关定鼎,再到丢掉江山后,逃至西安时,朝廷威望尽失时,玄烨在风雨飘摇中继承大统,太皇太后不知操了多少心,顶住了多少险风恶浪!

也正因如此,玄烨对太皇太后感情那是难以形容的。所以当太皇太后病重的消息传出之时,原本正于城外视察军事布防的玄烨,立即抛开一切,马不停蹄地赶回了盛京。进了皇宫后,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更换,便直往太皇太后的寝宫慈宁宫奔去。

进了宫,已经年近三十的玄烨一头就扑在太皇太后病榻之前,颤声说道。

“老佛爷,孙子赶回来了,在这儿给老佛爷嗑头请安呢。”

孛儿只斤这会正发着热,整个人昏昏沉沉地靠在病榻上。听见玄烨回来了,她的精神一振,立刻睁开了眼睛,伸出手来要拉玄烨,可发烧烧的她却一点力气也没有。

“皇上,你到底还是赶回来了回来,回来得好。哀家哀家真怕”

玄烨明白老佛爷的心意,连忙起身,坐在床沿上,双手握住了太皇太后的手。

“老佛爷,你别这么说,孙子听了,心里头难过,怎么可能到那一步了呢?孙子早就请人给老佛爷算过命了,说老佛爷有一百二十岁的阳寿”

“这些我都知道,不过都是糊弄人的东西。佛祖要叫我,我能不去吗?人都有这一天,皇上别难过。有几句话,得趁我心里明白的时候,得跟你讲清楚”
首节 上一节 1536/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