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1490节


“我可以考虑两天吗?”

回到家中,面对妻子的期待的眼神,雷鸣涛并没有说出工厂的邀请,只是说今天有见到经理,有时候,一些事情,并不需要告诉女人。

临睡前,雷鸣涛里查看了一下他放着图纸的柜子,那是他绘制了一年的图纸,在过去的一年中,他一直在完善自己的设计,尽管他今天向经理展示了自己的发明,但是最关键的部分并没有告诉地方。

在过去的三年中,为了这个发明,他一直呆在蒸汽机前,做着那份收入并算高的工作,为的就是弄明白一些事情,尽管他曾在县学里读过书,但是对于蒸汽机的了解,也就是挂图上的图样罢了。

“没事,今天没见着,明天再去见他,经理管那么大的厂子,肯定是个大忙人。”妻子颇能体谅他,尽管过去的三年中,他的收入不高,但妻子一直都能体谅他,理解他,当然没有她的支持,或许他早就放弃了。

“也许,我应该答应他。”

这一天,躺在床上的雷鸣涛一直无法入睡,他的耳边听着火车驶过时发出的轰鸣,之所以会住在这里,因为这里的房租很便宜,但是却靠近铁路,这意味着会很吵,他甚至看到女儿在睡梦中动弹了一下。

要不然就答应他吧!毕竟,只要这边一答应,那边就能搬到新家,李经理在他离开时,曾告诉他厂里几所房子,如果他愿意的话,随时都可以搬过去。而且工厂会按照工程师的待遇给他租用一辆马车,供他上班。

这个待遇真的是再好不过了,对于一个没有读过书院的人来说,能够成为工程师,无异于考中了进士,鱼跃龙门了!

可是,为什么心不甘呢?

琢磨着将来蒸汽锤可能带来的收益,雷鸣涛不知道,自己到时候可以挣到多少钱,但可以肯定的是,肯定会比现在多。他甚至可以自己开办工厂,然后把老四接过来,然后再写给给老三

似乎,那样日子会很好,至少兄弟们都在一起。

可是,那一切都很虚无,谁也不知道将来,可答应经理的话,从明天起,他的生活就会得到改变,不需要再像现在这样,成日为生活担心。

这不正是他所期待的吗?

如果答应的话,就解脱了,就不需要考虑那么多了。

跟往常一样,尽管一夜未睡,但是雷涛鸣还是在早晨六点钟就醒了。

醒来之后,他和过去一样,洗脸、刷牙,然后就在他吃完饭的时候,就去了工厂,他所在的工厂是一家生产火车车轮的工厂,尽管位于江南铁厂旁边,但是却并不是铁厂创办的,而是其它人创办的企业,像这样依托江南铁厂生产各种铁器的工厂,在铁厂镇有十几家,而雷鸣涛选择在这家工厂工作,是因为当时这是唯一一分可以在蒸汽机旁工作的地方。

尽管工资并不多,但是也就在这里,雷鸣涛成为蒸汽机学徒,学习如何维护、操作蒸汽机,也正是在这里,他一点点的完善着自己的想法如何用蒸汽的力量锤击钢铁。

再好的构思,总需要实际经验,作为工厂学徒的他或许收入不高,但是作为回报,去年前,他甚至有机会去南京的书院中学习了半年,这也是他最后成为厂中仅有的两个可以维修蒸汽机的工人。

不过,即便是如此,他每个月的收入,也只有六两银子,看起来似乎不少,可实际上,就在一年前,他的工钱只有三两四钱学徒工的收入。不过到明年的话,他就可以拿到八两银子,到时候,他就会成为铁厂镇,收入很高的工人。可以买得起房子,甚至,现在他也可以买自己的房子,只要他愿意付上15两,再从厂里借上30两,然后厂里会在未来的五年中,每个月从他的工资中扣除一两银子。

不过,他并不甘于这样的生活,他希望拥有更好的生活。

来到了工厂之后,和往常一样,换上了一身帆布工装的他,直接进入了蒸汽机车间,现在因为锅炉还没有点着,所以车间里很安静,可是等到锅炉点火后,这里的声音就是震耳欲聋的。

正当他首先检查着蒸汽机的时候,一个学徒工跑到他身边说道。

“师傅,厂主让咱们把车间收拾干净些,今天有人过来参观”

第282章 投资(求支持,求月票)

即便是直到现在,直到兴乾十七年,许多人仍然会觉得的蒸汽机很新鲜,可以新鲜到什么地步呢?

总会有人到工厂中参观,那怕就是为此掏上几十钱,在他们看来也是值得的。毕竟,那可是普天下最新鲜的东西。

好奇心人皆有之。

只不过,有些人,并不仅仅是因为好奇,才会花上一百钱,来个“铁厂一日游”这种工业旅游,也许算是这个时代的特色了。

只需要花上一百钱,就可以从南京来到江南铁厂,然后在这里参观一圈,不但包往返车费,还包中午一顿简餐,简直就是旅游界的良心。

穿着一身淡色生员衫的郑克臧是这一小拨参观铁厂的游客中的一个,作为曾经的闽王世子,差点继承了闽王王位的他,对于闽王郑氏而言,几乎等同于耻辱,作为郑经的庶出长子,他系郑经之妾昭娘所生,而昭娘却是郑经弟弟的乳母。这也是后来也是郑经去世后,由其兄弟郑聪袭位,而不是郑经袭位的主要原因。

尽管郑经暴病身亡后,昭娘“自缢”,而作为曾经的世子,郑克臧一直深藏于南京远郊郑家别业之中,与那位在皇家学校中就读的弟弟郑克塽不同,除了少数郑家人之外,几乎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

直到去年,在闽王府故臣工部尚书陈永华的干涉下,郑克臧才算是从那种半软禁中走出来,随后考入了南京的钟山书院,也就是在今年年初,经现任闽王郑聪的同意,郑克臧继承了郊外的别业和一笔银钱,由此也算是某种补偿。

继承了那笔相比于郑家不过只是九牛一毛,相对普通人却是一笔巨款的郑克臧,并没有坐吃山空,而是一直在考虑应该进行什么样的投资。思来想去,他还是来了江南铁厂这是整个南直隶最大的工厂,铁矿以及铁厂雇佣了三万多工人,有男有女,还有不少15、6岁的学徒工。

之所以选择参观铁厂,是因为在郑克臧看来,铁厂是最值得投资的企业,毕竟,无论论是铁路或者蒸汽机以及其它的各种机器,都离不开铁厂生产的钢铁。

不过受限于资本,郑克臧知道自己并没有创办铁厂的资本,所以,他便考虑创办一家依托铁厂的小工厂。而在江南铁厂周围,这样的小工厂足足有几十家,就像现在参观的这家李记车轮厂,就是一家依托铁厂专门生产火车车轮的工厂。

因为只要作好检查,蒸汽机就可以正常工作,所以雷鸣涛每天的工作也很清楚,这也让他多了一项任务,就是带游客参观工厂,不仅仅是蒸汽机车间,还负责加工机车车轮的车间。

因为雷鸣涛一心想着自己的事情,所以路上的讲解也很枯燥。在进入铸造部的时候,车间监察员宁程正在那里监督着工人铸造。他是个有执照的工程师,身材又高又瘦,介绍车间工作的活,当然不是他工程师的工作,他只是看了一眼雷鸣涛和身后的游客,然后就继续自己的工作了。

“大家注意一下,不要靠近地上用黄漆隔开的区域,那里是工作区,我想大家都不想发生意外。”

看到游客中的一个青年人探头想要走进工作区参观。雷鸣涛连忙阻止道。从这个人的衣着上就能看出这人一定是个有钱人。他穿得像个读书人,一身绸子的生员衫,头上戴了方巾,也许天下的读书人都是这种穿戴打扮。他与普通游客的好心不同,他更专注于生产。

“你们这里,一天能生产多少车轮?”

郑克臧兴致勃勃的问道。

“我们这里每周能生产700个车轮,平均的话,每天就是130个左右。”

“这可真了不起。”

郑克臧忍不住说道。
首节 上一节 1490/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