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是宋钦宗 第85节
即位后,钦宗升从龙之臣李纲为尚书右丞,就任亲征行营使,负责开封的防御,着实过了段甜蜜的日子。
只是好景不长。
李纲坚决反对割地求和,不合钦宗心意,被罢官,只是由于开封军民愤怒示威,迫使宋钦宗收回成命,才又被起用。
在李纲主持下,金兵不能破城,搜刮钱财土地后退兵。
因为性格不讨喜,加之投降派的排斥和诬陷,靖康元年五月,李纲被驱逐出中枢,随后被迫请辞。
只是未被放过,先责建昌军安置,再谪夔州。
其被贬不久,金兵二度南下,钦宗又想起用李纲,任命他为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但已无济于事。
当李纲在长沙得知此命时,钦宗已然沦为阶下囚。
那么问题来了。
原身为何被俘?实乃太过愚蠢!
所谓不作不死,宋钦宗可不就是把自己作死的典型。
想起这些,赵桓不能不感慨莫名。
但凡多给李纲一些信任,也不至于国破家亡,成为皇帝之耻。
当然,灵魂换了,君臣二人的命运同样会改变。
只是如何安置李纲,还需仔细考虑清楚。
看赵桓直直地盯着他,李纲略感不自在,于是问道:“殿下怔怔出神,未知在思考甚么。”
赵桓回过神来,道:“今日,伯纪于朝堂上公开支持吾,定为小人记恨,不可不防。”
“多谢殿下挂念,然不足为虑。”李纲不以为意地说道。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全不把奸邪小人放在心上,否则,也不至于宦海沉浮许多年。
赵桓沉吟片刻,道:“伯纪以为,居于中枢,可有施展的余地?”
李纲脸上出现一丝愤懑,低喝道:“奸邪当道,群贤退避,官家又是那般模样,便有鸿鹄之志,又能如何!”
“即如此,伯纪可曾想过自请外放?”赵桓挑明了想法。
李纲下意识地否决道:“吾岂能因惧奸邪而退避忍让!”
赵桓劝道:“居于中枢,不过貌似风光罢了,以父皇的性子,想做事实在难于上青天。
与其于中枢浪费时光,不如外放,也好造福一方。”
李纲回过味来,道:“殿下有何想法不妨直言,若有益于社稷民生,吾自往之。”
“目下朝廷之弊,首在于父皇庸政,奸邪当道,吾等无能为力。
然,冗官冗兵此二等弊病,我等或可筹谋解决一二。”赵桓道。
“愿求其详!”李纲来了兴趣。
为了保证皇帝绝对权力,宋庭采取了增加办事环节、增加官僚职位的方法以实现权力制衡。
这导致各级官员众多,远超出实际需要。
又因为无节制荫官、科举过多录取,导致有官无职者太多。
当官的太多,工资又开的高,朝廷开支自然不菲,此乃冗官。
遭遇天灾时,为防当地百姓沦为盗匪祸乱地方,宋庭大多将之收为厢兵,只能进没有出,数量日多。
又因厢兵不能战,须得另行招募精锐,导致兵员过多,拖累财政,此乃冗兵。
冗官冗兵,加上战事不断,导致朝廷的日子一直紧巴巴的。
有志之士当然认识到了这点,因此才有宋神宗支持王安石变法。
可惜,刚取得一些成果,便因党争败坏殆尽。
李纲这般有见识的,当然想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说,若是解决了冗官冗兵,那么即便赵佶挥霍无度,也能够支持朝廷过好日子。
赵桓道:“吾之法,不能一劳永逸解决二冗,却可以极大程度上缓解。”
“治标不治本,恐易反复。”李纲皱眉道。
显然,他以为太子在吹牛逼。
只是朝堂之事刷了许多好感度,因此不曾发怒。
赵桓神秘一笑,问道:“伯纪可知流求?”
只是好景不长。
李纲坚决反对割地求和,不合钦宗心意,被罢官,只是由于开封军民愤怒示威,迫使宋钦宗收回成命,才又被起用。
在李纲主持下,金兵不能破城,搜刮钱财土地后退兵。
因为性格不讨喜,加之投降派的排斥和诬陷,靖康元年五月,李纲被驱逐出中枢,随后被迫请辞。
只是未被放过,先责建昌军安置,再谪夔州。
其被贬不久,金兵二度南下,钦宗又想起用李纲,任命他为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但已无济于事。
当李纲在长沙得知此命时,钦宗已然沦为阶下囚。
那么问题来了。
原身为何被俘?实乃太过愚蠢!
所谓不作不死,宋钦宗可不就是把自己作死的典型。
想起这些,赵桓不能不感慨莫名。
但凡多给李纲一些信任,也不至于国破家亡,成为皇帝之耻。
当然,灵魂换了,君臣二人的命运同样会改变。
只是如何安置李纲,还需仔细考虑清楚。
看赵桓直直地盯着他,李纲略感不自在,于是问道:“殿下怔怔出神,未知在思考甚么。”
赵桓回过神来,道:“今日,伯纪于朝堂上公开支持吾,定为小人记恨,不可不防。”
“多谢殿下挂念,然不足为虑。”李纲不以为意地说道。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全不把奸邪小人放在心上,否则,也不至于宦海沉浮许多年。
赵桓沉吟片刻,道:“伯纪以为,居于中枢,可有施展的余地?”
李纲脸上出现一丝愤懑,低喝道:“奸邪当道,群贤退避,官家又是那般模样,便有鸿鹄之志,又能如何!”
“即如此,伯纪可曾想过自请外放?”赵桓挑明了想法。
李纲下意识地否决道:“吾岂能因惧奸邪而退避忍让!”
赵桓劝道:“居于中枢,不过貌似风光罢了,以父皇的性子,想做事实在难于上青天。
与其于中枢浪费时光,不如外放,也好造福一方。”
李纲回过味来,道:“殿下有何想法不妨直言,若有益于社稷民生,吾自往之。”
“目下朝廷之弊,首在于父皇庸政,奸邪当道,吾等无能为力。
然,冗官冗兵此二等弊病,我等或可筹谋解决一二。”赵桓道。
“愿求其详!”李纲来了兴趣。
为了保证皇帝绝对权力,宋庭采取了增加办事环节、增加官僚职位的方法以实现权力制衡。
这导致各级官员众多,远超出实际需要。
又因为无节制荫官、科举过多录取,导致有官无职者太多。
当官的太多,工资又开的高,朝廷开支自然不菲,此乃冗官。
遭遇天灾时,为防当地百姓沦为盗匪祸乱地方,宋庭大多将之收为厢兵,只能进没有出,数量日多。
又因厢兵不能战,须得另行招募精锐,导致兵员过多,拖累财政,此乃冗兵。
冗官冗兵,加上战事不断,导致朝廷的日子一直紧巴巴的。
有志之士当然认识到了这点,因此才有宋神宗支持王安石变法。
可惜,刚取得一些成果,便因党争败坏殆尽。
李纲这般有见识的,当然想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说,若是解决了冗官冗兵,那么即便赵佶挥霍无度,也能够支持朝廷过好日子。
赵桓道:“吾之法,不能一劳永逸解决二冗,却可以极大程度上缓解。”
“治标不治本,恐易反复。”李纲皱眉道。
显然,他以为太子在吹牛逼。
只是朝堂之事刷了许多好感度,因此不曾发怒。
赵桓神秘一笑,问道:“伯纪可知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