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不是宋钦宗

朕不是宋钦宗 第416节

上次招代理商,除了展示了棉纺技术设备,另一个便是榨油的技术。

新式榨油技术,出油率可达一半。

比后世低了许多,然而在这个年代,妥妥地神器无疑。

事实上,当时在场的商人们集体高潮了。

棉布、豆油,可都是关系民生的基础物资。

这种生意,任何时候都是经久不衰的。

所以散场后,个人立刻回家,招兵买马研究相关技术、组建工坊。

“官人不知道,这开封城外各县,因为建立的布庄、油坊太多,导致种田的人手不够,居然有地主破天荒地降低了租子呢。”王颖捂嘴笑道。

她只是看个热闹,兵辰却瞬间察觉了其中的好处。

赵宋一代经济发达,然而底层百姓日子并不好过,持续不断的民变便是其证明。

相对廉价的棉布、植物油,能够有效改善百姓生活质量。

另外,规模化集约化的工坊生产,必然要与土地争夺劳动力。

在土地兼并严重的年代,没人种田怎么办?

抛荒是不可能抛荒,只能降租。

降租只是减少了收益,抛荒却是颗粒无收,如何选择还用多说?

这也是东宫直接公开技术的原因。

需求量太大,任何人都无法垄断。

且原材料的种植收集,没有足够数量的人手,也完成不了。

至于棉花、豆类抢了粮食的土地怎么办?

这个后世有经验,明初东南推广棉花,粮食种植转向两湖,始有“两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再则,等国内粮食不足,自然要把目光转向海外。

别的不说,热带那么多地方,特别合适种粮食,如何不抢回来?

就目前,种子已经种下,赵桓只能任凭其自然成长,自有收获的时候。

二百零三 前线消息

因为郓王身死,赵佶心情不佳,今年东京灯会也取消了,让百姓好不郁闷。

赵桓对此并不关注,开封府人口繁多,事物自然也多,另外还要练军,每天忙的可谓脚不沾地。

当然,好处也是明显的。

四个多月的历练,赵桓治理政务的水平直线上涨。

最初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每日沉浸事物之中难以自拔。

很多次,都是早上起来处理公文到半夜。

有时候,赵桓不禁怀疑,自己会不会猝死了。

好在,坚持练武,让他的身体足够强健,也有足够充沛的精力来坚持,

后来,学会了抓大放小,只关注紧要的,同时给下面放权,着实轻松了不少。

一个开封府事情就如山似海,一个国家更不可想象。

穿越者确实牛逼,然而没有经历过,想上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好在,开封府给了他足够经验。

当然,现在只是轻松了一些,远称不上游刃有余。

想达到治国如烹小鲜的境界,估计还要三两年的磨练。

开封府衙后面,赵桓正在听取仓曹判书劳威关于开封府境内改种棉花豆类的情况。

“因为富户支持,各地改种棉花豆类态度踊跃。

豆类一直不受重视,但民间储量众多,因此改种容易。

只是棉花,因为种子储量太少,预计明年种植田地不会超过一万亩。”

赵桓沉吟片刻,道:“改种棉花者,免除一年田税,可行?”

“可以。”劳威应下。

他原本是户部下的度支主事,也曾做过知县与通判,政绩只能说是一般,胜在沉稳仔细,因此被收入了开封府。
首节 上一节 416/6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之力挽狂澜

下一篇:大唐声望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