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794节
“你家里很穷么?”
沉默了半晌后,十岁的孩童点了点头,低头说道:“我想卖豆干,赚点钱,养活母亲,攒够我上学的学费。”
这次沉默的人变成了先生。
良久。
“你为什么想上学?”
“出人头地,光耀门楣,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少年慢慢变得不再畏缩,抬起头勇敢地迎上了先生的目光。
默默地看了眼前的孩童半晌,先生终于转身背手离去,留下轻飘飘的一句话语,“明日来我学馆上学吧,不收你的束脩。”
天知道,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在当时十岁孩童小小的心里,却是多么巨大的恩赐!
流着幸福的眼泪,洪承畴将这则好消息告诉给了自己的母亲,母子二人,再度抱头痛哭不止。
在村学就学的这几年,洪承畴如同海绵一般,贪婪地从先生这里吸取着一切的知识养分,家贫买不起书,便从先生那里借,《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孙子兵法》等等,一一被他认真研读,揣摩领会。
在他的刻苦攻读下,学业一日千里,以至于他的先生,公认的才子洪启胤曾为他批下‘家驹千里,国石万钧’的评语。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在师父的悉心教导以及他自己的努力下,万历四十三年,二十三岁的洪承畴首次参加乡试,牛刀小试便中了举人,此后他一路连捷登科,于次年会试中再得进士出身,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宦海生涯。
中举回乡之后,他第一个去的地方,便是先生的家中拜谢,表示师恩不敢或忘,随即归家之后,他与母亲再度激动地相拥而泣,只不过这一次,流下的是欢喜的泪水。
抱着治国平天下的志向,洪承畴从文官做起,最终走上剿匪之路,以文臣身份领兵,凭借他的才能和战绩,一步步地走到了他仕途的最高点。
然而这一切,在松山城中,戛然而止,昔日的滔天权势,荣华富贵,在一夜之间,便已化为泡影。
前面的清廷文官微微侧身,用只有两人听得见的声音低声道:“准备一下,大汗稍后会亲自将官服交到你二人手中。”
终于,要削发易服改换门庭。
终于,要走到这一步了么?
洪承畴怔怔地望着前面举着文书嘴里念念有词的清廷官员,不由得出了神,他的思绪,突然又回到了数年前。
西北的那个夏日夜晚。
“德,变化万千,存乎一心,老夫且问你,你可知道‘赵氏孤儿’?”
对面的少年,年轻儒雅,微微笑着,看着他,洪承畴仿佛依稀看到了自己当年的模样。
“大人才高似海,小子岂敢妄自臧否,不过小子以为,我辈做事,凡事谨守本心即可,又何必在意世人之毁谤?”
“大人,勿忘初心,方得始终啊。”
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清廷文官的声音似是从很远的地方,传了过来。
“传明国蓟辽总督洪承畴,宁远副将祖大乐晋见……”
终于,到时候了么?
正阳门外。
祭坛上香烛熊熊燃烧,清香燃起,崇祯皇帝亲自拿着祭文,眼含泪水,鼻子酸酸地开始诵读。
“维大明崇祯十五年五月,皇帝遣官致祭于故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蓟辽总督洪承畴之灵前而告以文日:
呜呼!劫际红羊,祸深黄龙。安内攘外,端赖重臣。吴天不吊,折我股肱。朕以薄德,罹此蹇剥,临轩洒涕,痛何如之!”
“……”
崇祯身后众臣也皆都脸露悲痛之色,一旁围观的百姓民众们,更是有人已经开始泣不成声,哭泣声处处传来。
低着头佯做擦泪的陈洪范,嘴角突然浮现一抹奸笑,奸笑一闪而逝,随即,他更加悲切地开始放声大哭起来。
他知道,有时候,捧得越高,摔下来的时候,也会摔得越惨。
崇祯皇帝有些哽咽的声音继续传来。
“……,
呜呼!卿虽死矣,死而不朽。死事重于泰山,豪气化为长虹;享俎豆于百世,传今名于万年。魂其归来,尚飨!”
盛京城皇宫内,关雎宫中。
宸妃海兰珠俏丽的脸上现出明显不自然的潮红,额头也微微地沁出细细的汗珠,她躺在榻上,双目紧闭,几名宫女侍候一旁。
其实豪格原本并没有成为太子的机会。
宸妃数年前曾诞下一子,为皇太极的第八子,此子子凭母贵,一出生便享有了皇太子的待遇,皇太极更是曾为了他,大赦天下,颁布了清廷第一份大赦令,四方朝贺,盛况空前。
只是此子福薄,竟然没能活过一年,便早早夭折,痛失爱子的宸妃海兰珠,从此便患上了心病,年纪轻轻的女子,竟然因此而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思念成疾。
沉默了半晌后,十岁的孩童点了点头,低头说道:“我想卖豆干,赚点钱,养活母亲,攒够我上学的学费。”
这次沉默的人变成了先生。
良久。
“你为什么想上学?”
“出人头地,光耀门楣,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少年慢慢变得不再畏缩,抬起头勇敢地迎上了先生的目光。
默默地看了眼前的孩童半晌,先生终于转身背手离去,留下轻飘飘的一句话语,“明日来我学馆上学吧,不收你的束脩。”
天知道,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在当时十岁孩童小小的心里,却是多么巨大的恩赐!
流着幸福的眼泪,洪承畴将这则好消息告诉给了自己的母亲,母子二人,再度抱头痛哭不止。
在村学就学的这几年,洪承畴如同海绵一般,贪婪地从先生这里吸取着一切的知识养分,家贫买不起书,便从先生那里借,《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孙子兵法》等等,一一被他认真研读,揣摩领会。
在他的刻苦攻读下,学业一日千里,以至于他的先生,公认的才子洪启胤曾为他批下‘家驹千里,国石万钧’的评语。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在师父的悉心教导以及他自己的努力下,万历四十三年,二十三岁的洪承畴首次参加乡试,牛刀小试便中了举人,此后他一路连捷登科,于次年会试中再得进士出身,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宦海生涯。
中举回乡之后,他第一个去的地方,便是先生的家中拜谢,表示师恩不敢或忘,随即归家之后,他与母亲再度激动地相拥而泣,只不过这一次,流下的是欢喜的泪水。
抱着治国平天下的志向,洪承畴从文官做起,最终走上剿匪之路,以文臣身份领兵,凭借他的才能和战绩,一步步地走到了他仕途的最高点。
然而这一切,在松山城中,戛然而止,昔日的滔天权势,荣华富贵,在一夜之间,便已化为泡影。
前面的清廷文官微微侧身,用只有两人听得见的声音低声道:“准备一下,大汗稍后会亲自将官服交到你二人手中。”
终于,要削发易服改换门庭。
终于,要走到这一步了么?
洪承畴怔怔地望着前面举着文书嘴里念念有词的清廷官员,不由得出了神,他的思绪,突然又回到了数年前。
西北的那个夏日夜晚。
“德,变化万千,存乎一心,老夫且问你,你可知道‘赵氏孤儿’?”
对面的少年,年轻儒雅,微微笑着,看着他,洪承畴仿佛依稀看到了自己当年的模样。
“大人才高似海,小子岂敢妄自臧否,不过小子以为,我辈做事,凡事谨守本心即可,又何必在意世人之毁谤?”
“大人,勿忘初心,方得始终啊。”
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清廷文官的声音似是从很远的地方,传了过来。
“传明国蓟辽总督洪承畴,宁远副将祖大乐晋见……”
终于,到时候了么?
正阳门外。
祭坛上香烛熊熊燃烧,清香燃起,崇祯皇帝亲自拿着祭文,眼含泪水,鼻子酸酸地开始诵读。
“维大明崇祯十五年五月,皇帝遣官致祭于故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蓟辽总督洪承畴之灵前而告以文日:
呜呼!劫际红羊,祸深黄龙。安内攘外,端赖重臣。吴天不吊,折我股肱。朕以薄德,罹此蹇剥,临轩洒涕,痛何如之!”
“……”
崇祯身后众臣也皆都脸露悲痛之色,一旁围观的百姓民众们,更是有人已经开始泣不成声,哭泣声处处传来。
低着头佯做擦泪的陈洪范,嘴角突然浮现一抹奸笑,奸笑一闪而逝,随即,他更加悲切地开始放声大哭起来。
他知道,有时候,捧得越高,摔下来的时候,也会摔得越惨。
崇祯皇帝有些哽咽的声音继续传来。
“……,
呜呼!卿虽死矣,死而不朽。死事重于泰山,豪气化为长虹;享俎豆于百世,传今名于万年。魂其归来,尚飨!”
盛京城皇宫内,关雎宫中。
宸妃海兰珠俏丽的脸上现出明显不自然的潮红,额头也微微地沁出细细的汗珠,她躺在榻上,双目紧闭,几名宫女侍候一旁。
其实豪格原本并没有成为太子的机会。
宸妃数年前曾诞下一子,为皇太极的第八子,此子子凭母贵,一出生便享有了皇太子的待遇,皇太极更是曾为了他,大赦天下,颁布了清廷第一份大赦令,四方朝贺,盛况空前。
只是此子福薄,竟然没能活过一年,便早早夭折,痛失爱子的宸妃海兰珠,从此便患上了心病,年纪轻轻的女子,竟然因此而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思念成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