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573节
当初赵无忌在奏折里,对崇祯喊出一年上缴五十万两银子的口号时,崇祯其实并不怎么相信,他将这视为是赵无忌的一种手段,一种诱惑他同意在钦州府开设通商口岸的手段。
便是有赵无忌身上理财圣手光环的额外加成,崇祯也认为,赵无忌能每年给他缴纳五万两银子,就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不过当如今满朝文武众口一词,都在大张旗鼓地反对此事时,惊讶之余,崇祯敏锐地感觉到,自己必须要重新审视这件事情了,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
当年崇祯新近登基之后,很快便诛杀了魏忠贤,并除尽了他的党羽,魏忠贤派往大明各地的矿税太监,也被崇祯一一召回,被东林党疯狂攻击的‘横征暴敛,中饱私囊’的矿税,作为魏忠贤留下的罪证之一,也就此取消。
那些矿税太监们,就像是谷仓里的老鼠般,劣迹斑斑,疯狂地借着给朝廷收税的机会,敛财自肥,除掉他们,当真是大快人心,满朝文武俱是众口一词,称颂皇上贤明仁厚,让年纪轻轻的崇祯当时颇是得意了一阵。
然而过了三五年崇祯就开始后悔了,朝廷赚得没有花的多,财政缺口越来越大,以至于他也不得不再次打起了矿税的主意,于是便遮遮掩掩地在某一次朝会上,很隐晦地提出了打算重开矿税的想法。
结果就跟这几日一样,大量的朝臣跳了出来,火力全开,从种种角度,引经据典,或明或暗地攻击皇上的主张,很快便使不胜其扰的皇帝取消了重开矿税的心思。
往日情形一一浮现在崇祯皇帝的眼前,崇祯不禁轻轻摇了摇头。
莫非这通商口岸当真很赚钱?
看来赵无忌喊出的五十万两,很有可能绝非虚词,看朝中群臣如此紧张的架势,想来这通商口岸,很有可能会成为又一个赵无忌为朝廷开创的吸金利器。
此事看来可行,崇祯慢慢地拿定了主意。
而今马上就要准备征伐满清,为锦州解围的出兵之事,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眼看又是一大笔银子即将花出去的崇祯,终于下定了决心。
“大伴,传朕的旨意,于钦州府开设我大明第三处通商口岸,关税与海贸一应事宜,皆由钦州伯赵无忌全权处理。”
说到这里,崇祯犹豫了一下,他想了一想,似是下了巨大的决心般,继续说道:“田仰调任南京,任副都御史,知州一职,由府谷县知县陈子龙接替,革去陈卿安远县知县一职,以原临淄知县连元接替。”
“老臣遵旨。”王承恩恭谨说道。
把陈子龙和连元这两个心腹调来钦州府,这也是赵无忌许给崇祯五十万两税银后,所要求的交换条件,相比之下,同知江奎虽然也是可信赖之人,但能力上还是陈子龙更胜一筹。
端起桌子上的青花玲珑茶盏,崇祯仰头将里面的香茗一饮而尽,微烫的茶水下肚,初始的苦涩味道过后,唇齿间便是清幽的甘甜,令人神清气爽,而崇祯的精神,似乎也因这杯茶水而为之一振。
崇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伸出左手,从那厚厚的一摞奏折中,拿取了最上面的那封奏折,放在了面前的案几上,准备开始他惯常的夜间工作。
嗯,这份奏折看落款,是新任青州知府史可法写来的。
史可法此人,崇祯有些印象,知道他原本是卢象升的下属,为人精明强干而又忠心耿耿,是个可以托付重任的官员。
卢象升死后,感念他的忠义,卢象升当初的部众属下多有升迁,史可法也被崇祯任命为青州知府,接替赵无忌,主政青州。
却不知这个时候,史可法上这封奏折,又有何意。
崇祯皱了皱眉头,当初皇太极入侵之时,由于当时的青州知府赵无忌主动率军出击,前去济南府迎战清兵,将清兵挡在了青州府外,是以青州府并未遭受兵灾战火,青州的百姓也因此而逃过了一劫。
这份奏折应该不是求援求粮的。
崇祯翻开奏折,凝神细看。
史可法在折子里禀报,青州府这几年在前任知府赵无忌的治理下,农业商业兴旺发达,形势蒸蒸日上,去年大力推广种植的红薯,土豆以及玉米更是获得了大丰收,商税的增幅也是惊人。
而今得知河北,山东等被清军祸害过的地区百业凋零,民众困苦,史可法于是在青州府各地,组织缙绅民众为灾区百姓募捐,所获颇丰。
此次募捐共得粮食十二万石,白银四万三千两,史可法想请示崇祯,这些粮食和财物是先押解到京师,还是直接运输到山东,河北等地。
史可法在折子的最后还提了一下,此次募捐,最积极者便是庆记商行在青州府的分号,仅他一家便捐赠了粮食五万石,白银两万两,可见庆记商行东家的忠君爱国之心。
庆记商行的东家?崇祯的眼前,立即便浮现了赵无忌,魏国公,隆平侯,忻城伯等人的身影,南京的这些将门权贵,对大明朝的忠心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锦衣卫虽然这些年来在崇祯的手中不断削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余威尚在,庆记商行的背后,那些诸多的股东背景,锦衣卫早已调查清楚,并行文呈给了皇帝。
是以对于庆记在江南一带的发展壮大,崇祯并不感觉奇怪,有赵无忌的理财妙手,再有这些权贵世家站在背后,庆记若是还发展不起来,那才是咄咄怪事。
崇祯想了一想,便伸手取了毛笔,略一踌躇后,便在奏折上批复:“所得粮食金银,交山东巡抚王国宝,做赈济之用,庆记商行忠心体国,朕心甚慰,予以表彰。”
随手将手中毛笔放在一旁的涂了金粉的黑色笔架上,崇祯满意地叹了口气,有了这十二万石粮食,以及四万多两白银,这山东一地,算是可以初步稳定下来了。
崇祯伸出手去,又取了一封奏折,正待翻开之时,却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忙乱的脚步声。
崇祯皱眉抬头望去,很快,一名太监便小跑着进了御书房,来到崇祯面前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启禀皇上,兵部尚书张阁老,刚出宫门便倒地不起,不幸过世。”
“啊?”崇祯一时吃了一惊,他手中的奏折,不知不觉中,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
第七百一十八章爱老虎油
今日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无云,赵无忌一如既往地早早起床,先是跑了半个时辰的步,又打了一会拳,出了一身透汗,这才接过一仆人递过来的毛巾,一边擦着汗,一边向着饭厅走去。
一张偌大的黑色实木圆桌正摆在饭厅的中央,徐怡等人早已坐在那里,等着赵无忌,他是一家之主,他不来,就不能开饭。
赵无忌走过去,取了个碗,先给自己盛了粥,随后便走到徐怡旁边坐下。
桌子上摆着四样清淡小菜,其中有酸黄瓜和炝土豆丝,此外还有鸡蛋和包子,正中间摆着一大盘切得薄薄的猪肘,旁边有一小碗用醋,蒜蓉,酱油拌好的蘸料,这就是早餐唯一的荤菜了。
赵无忌拿起筷子,先夹了一块猪肘肉,蘸了蘸酱油,放入口中,眼看他动了筷子,众人这才纷纷开动起来,开始吃饭。
夏允彝和归庄也在旁边吃的不亦乐乎,赵无忌这宅子足够大,房间也多,二人刚到钦州不久,索性就搬了进来,赵无忌端起碗喝了一大口粥,便望着夏允彝问道:“夏先生,这几日谈判,谈得怎么样了?”
夏允彝放下饭碗,擦了擦胡子,说道:“属下正想和大人禀报这几日的成果,总得来说谈判还算顺利,现在主要是对布匹的关税有争执,不列颠人坚持让我们降低对布匹的关税,态度非常坚决,不过红毛人和佛郎机人对此没什么异议。”
便是有赵无忌身上理财圣手光环的额外加成,崇祯也认为,赵无忌能每年给他缴纳五万两银子,就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不过当如今满朝文武众口一词,都在大张旗鼓地反对此事时,惊讶之余,崇祯敏锐地感觉到,自己必须要重新审视这件事情了,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
当年崇祯新近登基之后,很快便诛杀了魏忠贤,并除尽了他的党羽,魏忠贤派往大明各地的矿税太监,也被崇祯一一召回,被东林党疯狂攻击的‘横征暴敛,中饱私囊’的矿税,作为魏忠贤留下的罪证之一,也就此取消。
那些矿税太监们,就像是谷仓里的老鼠般,劣迹斑斑,疯狂地借着给朝廷收税的机会,敛财自肥,除掉他们,当真是大快人心,满朝文武俱是众口一词,称颂皇上贤明仁厚,让年纪轻轻的崇祯当时颇是得意了一阵。
然而过了三五年崇祯就开始后悔了,朝廷赚得没有花的多,财政缺口越来越大,以至于他也不得不再次打起了矿税的主意,于是便遮遮掩掩地在某一次朝会上,很隐晦地提出了打算重开矿税的想法。
结果就跟这几日一样,大量的朝臣跳了出来,火力全开,从种种角度,引经据典,或明或暗地攻击皇上的主张,很快便使不胜其扰的皇帝取消了重开矿税的心思。
往日情形一一浮现在崇祯皇帝的眼前,崇祯不禁轻轻摇了摇头。
莫非这通商口岸当真很赚钱?
看来赵无忌喊出的五十万两,很有可能绝非虚词,看朝中群臣如此紧张的架势,想来这通商口岸,很有可能会成为又一个赵无忌为朝廷开创的吸金利器。
此事看来可行,崇祯慢慢地拿定了主意。
而今马上就要准备征伐满清,为锦州解围的出兵之事,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眼看又是一大笔银子即将花出去的崇祯,终于下定了决心。
“大伴,传朕的旨意,于钦州府开设我大明第三处通商口岸,关税与海贸一应事宜,皆由钦州伯赵无忌全权处理。”
说到这里,崇祯犹豫了一下,他想了一想,似是下了巨大的决心般,继续说道:“田仰调任南京,任副都御史,知州一职,由府谷县知县陈子龙接替,革去陈卿安远县知县一职,以原临淄知县连元接替。”
“老臣遵旨。”王承恩恭谨说道。
把陈子龙和连元这两个心腹调来钦州府,这也是赵无忌许给崇祯五十万两税银后,所要求的交换条件,相比之下,同知江奎虽然也是可信赖之人,但能力上还是陈子龙更胜一筹。
端起桌子上的青花玲珑茶盏,崇祯仰头将里面的香茗一饮而尽,微烫的茶水下肚,初始的苦涩味道过后,唇齿间便是清幽的甘甜,令人神清气爽,而崇祯的精神,似乎也因这杯茶水而为之一振。
崇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伸出左手,从那厚厚的一摞奏折中,拿取了最上面的那封奏折,放在了面前的案几上,准备开始他惯常的夜间工作。
嗯,这份奏折看落款,是新任青州知府史可法写来的。
史可法此人,崇祯有些印象,知道他原本是卢象升的下属,为人精明强干而又忠心耿耿,是个可以托付重任的官员。
卢象升死后,感念他的忠义,卢象升当初的部众属下多有升迁,史可法也被崇祯任命为青州知府,接替赵无忌,主政青州。
却不知这个时候,史可法上这封奏折,又有何意。
崇祯皱了皱眉头,当初皇太极入侵之时,由于当时的青州知府赵无忌主动率军出击,前去济南府迎战清兵,将清兵挡在了青州府外,是以青州府并未遭受兵灾战火,青州的百姓也因此而逃过了一劫。
这份奏折应该不是求援求粮的。
崇祯翻开奏折,凝神细看。
史可法在折子里禀报,青州府这几年在前任知府赵无忌的治理下,农业商业兴旺发达,形势蒸蒸日上,去年大力推广种植的红薯,土豆以及玉米更是获得了大丰收,商税的增幅也是惊人。
而今得知河北,山东等被清军祸害过的地区百业凋零,民众困苦,史可法于是在青州府各地,组织缙绅民众为灾区百姓募捐,所获颇丰。
此次募捐共得粮食十二万石,白银四万三千两,史可法想请示崇祯,这些粮食和财物是先押解到京师,还是直接运输到山东,河北等地。
史可法在折子的最后还提了一下,此次募捐,最积极者便是庆记商行在青州府的分号,仅他一家便捐赠了粮食五万石,白银两万两,可见庆记商行东家的忠君爱国之心。
庆记商行的东家?崇祯的眼前,立即便浮现了赵无忌,魏国公,隆平侯,忻城伯等人的身影,南京的这些将门权贵,对大明朝的忠心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锦衣卫虽然这些年来在崇祯的手中不断削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余威尚在,庆记商行的背后,那些诸多的股东背景,锦衣卫早已调查清楚,并行文呈给了皇帝。
是以对于庆记在江南一带的发展壮大,崇祯并不感觉奇怪,有赵无忌的理财妙手,再有这些权贵世家站在背后,庆记若是还发展不起来,那才是咄咄怪事。
崇祯想了一想,便伸手取了毛笔,略一踌躇后,便在奏折上批复:“所得粮食金银,交山东巡抚王国宝,做赈济之用,庆记商行忠心体国,朕心甚慰,予以表彰。”
随手将手中毛笔放在一旁的涂了金粉的黑色笔架上,崇祯满意地叹了口气,有了这十二万石粮食,以及四万多两白银,这山东一地,算是可以初步稳定下来了。
崇祯伸出手去,又取了一封奏折,正待翻开之时,却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忙乱的脚步声。
崇祯皱眉抬头望去,很快,一名太监便小跑着进了御书房,来到崇祯面前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启禀皇上,兵部尚书张阁老,刚出宫门便倒地不起,不幸过世。”
“啊?”崇祯一时吃了一惊,他手中的奏折,不知不觉中,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
第七百一十八章爱老虎油
今日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无云,赵无忌一如既往地早早起床,先是跑了半个时辰的步,又打了一会拳,出了一身透汗,这才接过一仆人递过来的毛巾,一边擦着汗,一边向着饭厅走去。
一张偌大的黑色实木圆桌正摆在饭厅的中央,徐怡等人早已坐在那里,等着赵无忌,他是一家之主,他不来,就不能开饭。
赵无忌走过去,取了个碗,先给自己盛了粥,随后便走到徐怡旁边坐下。
桌子上摆着四样清淡小菜,其中有酸黄瓜和炝土豆丝,此外还有鸡蛋和包子,正中间摆着一大盘切得薄薄的猪肘,旁边有一小碗用醋,蒜蓉,酱油拌好的蘸料,这就是早餐唯一的荤菜了。
赵无忌拿起筷子,先夹了一块猪肘肉,蘸了蘸酱油,放入口中,眼看他动了筷子,众人这才纷纷开动起来,开始吃饭。
夏允彝和归庄也在旁边吃的不亦乐乎,赵无忌这宅子足够大,房间也多,二人刚到钦州不久,索性就搬了进来,赵无忌端起碗喝了一大口粥,便望着夏允彝问道:“夏先生,这几日谈判,谈得怎么样了?”
夏允彝放下饭碗,擦了擦胡子,说道:“属下正想和大人禀报这几日的成果,总得来说谈判还算顺利,现在主要是对布匹的关税有争执,不列颠人坚持让我们降低对布匹的关税,态度非常坚决,不过红毛人和佛郎机人对此没什么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