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534节
曹化淳在折子的最后向崇祯请罪,说道自己自作主张停留在冀州,请皇上责罚。
崇祯相信曹化淳的眼光和判断,他也不敢把赵无忌逼得太紧,朱恩赏此人,崇祯也是见过的,若说这个胖子自己能单枪匹马从清军营寨中逃出来,崇祯也是不信的。
嗯,看来很有可能是清兵的离间计。
随手将两人的奏折放在一旁,崇祯拿起了赵无忌的折子。
与皇太极交战两场,斩首清兵两万余人,麾下大将李定国击杀满清成亲王岳托,皇太极重伤而遁,战果可谓辉煌,可惜的是山西副总兵猛如虎战死沙场,折子里还说,清兵首级及岳托的尸体不日便会送来京师。
不过赵无忌手下的兵马损失也不小,赵无忌在奏折中说道自己如今手头只有四千多家丁,已无力再去追击溃败的清兵。
随后便是德王朱由枢的死讯,好在救回了德王的一些宾妃和世子。
最后赵无忌表示自己没有能够遵旨救回德王,愿意接受皇上的处罚,但他表示自己不愿入京,希望能去大明的某一处边境,为大明镇守边疆。
随手放下三份奏折,崇祯命令身边的太监速速去请杨嗣昌和薛国观。
半个时辰之后,杨嗣昌两人匆匆来到皇帝的御书房,崇祯示意小太监将三人的奏折递给了杨嗣昌和薛国观。
待到二人看完这三分奏折,崇祯方才开口问道:“两位卿家,对赵无忌该如何处置,朕总是有些拿不定主意,不知两位卿家可有何看法?”
薛国观摸着胡子想了想,说道:“皇上,赵无忌击败皇太极,立下大功,毕竟是有功之臣,若是没有封赏,难免会寒了众人之心,此人又极擅兵事,臣以为,皇上不妨任命他为兵部左侍郎,官升一级,对他的功绩也算是有了酬报。”
崇祯听了,皱着眉头说道:“朕倒是想让他返京,但你看他自己是怎么写的,赵无忌自己说不愿意入京。”
薛国观面露思索之色,“这倒怪了,怎么还会有不愿入京做官之人。”
杨嗣昌叹了口气,犹豫了一下方才开口,“臣今日下午,听闻京师之中,正有流言蜚语传播,说道朝中有奸佞作祟,说赵无忌忠肝义胆,却被小人陷害,更有百姓将他比成风波亭中的岳武穆,如今京师之中,街头巷尾到处都是此等流言,为这些愚夫俗子们所津津乐道。”
崇祯听了,顿时脸色就是一变,把赵无忌比成岳飞,那他岂不就成了昏庸无道的宋高宗赵构?刚才还想重新启用赵无忌的心思顿时便是烟消云散。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历代的帝王,可以容忍手下臣子贪污,容忍他腐败,容忍他陷害异己胡作非为,甚至容忍他碌碌无能,但绝不能容忍臣子跟他抢夺民心。
薛国观偷偷看了崇祯一眼,很快便揣摩出了崇祯皇帝的心意,“赵无忌虽然有功,但太过嚣张跋扈,屡次抗旨不遵,臣以为,既然如此,便如了他的意,要不,还是让他回去西北?”
崇祯听了,摇了摇头,西北边境的另一侧便是草原,赵无忌如今这么得民心,又这么能打,放他去西北,万一他发展起来了,再加上察哈尔部的帮助,真要造反,只怕几天就能打到京城这边来。
“赵无忌虽然立下大功,但抗旨不遵,以至德王身死,臣以为,或可功过两抵,不如,便依旧让他做青州知府罢。”薛国观眼珠转了转,又给崇祯出了个主意。
崇祯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赵无忌在山东救了那么多的百姓,让他留在山东,崇祯更不放心。
不想入京……,愿去镇守边疆……,杨嗣昌想了半晌,突然眼前一亮,于是便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对崇祯说道:“皇上,要不,让赵无忌去钦州府?”
钦州府?崇祯闻言,迅速便让小太监取了地图来看,只见这钦州府乃是属于广西承宣布政使司,辖钦州,防城,灵山等地。
杨嗣昌在一旁说道:“皇上请看,钦州靠海,赵无忌不是念念不忘出海贸易么,让他去这里,也并不影响他的海贸之事。”
在明朝时期,广西那边相对来说属于比较不发达的地区,再者离中央很远,所以一直都是官员被贬斥之后去向的地点。
崇祯盯了地图好半晌,却又是摇了摇头,“赵无忌是为朕立了大功的,让他去这种地方当知府,朕有些于心不忍。”
那时的大明,还拿广西当做南蛮之地,去那边的官员一般都是被贬斥和流放,尤其那时南方还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瘴气和病毒,北方的官员去了,很容易水土不服而生病,很多官员去了那里之后,基本上就再也回不来了。
崇祯觉得,以赵无忌的强势,他多半不肯去那里。
再说这种事情一旦宣布出去,很容易让人感觉朝廷薄待功臣,杀了好几万鞑子,结果却被贬到南蛮之地,很难对其他的官员和百姓交代。
“有功当然要赏,赵无忌接连击破清兵,斩首数万,立下大功,臣以为此人已可以封爵,皇上不妨封他为钦州伯,主政钦州的民事和兵事,更何况广西布政使司的旁边,便是安南都统使司,那里一向颇不太平,赵无忌骁勇善战,让他前去那里,正可震慑心怀不轨之宵小。”杨嗣昌继续说道。
“但若是赵无忌再度抗旨,不愿前去呢?”崇祯皱了皱眉毛,问道。
“赵无忌立下战功,皇上破格升他为钦州伯,已经是天大的恩赐,赵无忌若是不肯接旨,那百姓们只会觉得是他不知好歹,而他的声望也会遭到极大打击。”杨嗣昌似是早已料到崇祯会有此一问,当即不慌不忙地说道。
崇祯嗯了一声,思忖了片刻之后方才缓缓点头,“如此也好,朕这便下旨,送去给曹化淳。”
很快,旨意便被写好,随即崇祯便交给一旁的小太监,命其用最快的速度给曹化淳送去。
第六百七十九章离去(上)
平原城外,连绵不断的巨大营帐长达十余里,里面满满登登住的都是被解救回来的大明百姓,这些人大部分来自于济南,也有一部分来自于河北,山东的其他地方,几乎都是青壮男女。
在明军的安排下,每天也都有一部分百姓井然有序地陆陆续续离开这支队伍,他们的家乡并不在济南城,所以就会在半路上与大部队分道扬镳,高高兴兴地成群结伴,返回自己的家乡。
清兵逃跑的时候,留下了大量的辎重和粮食,所以赵无忌并不缺粮,这些米粮完全够百姓们吃上一个月还富富有余,所以这些单独返乡的百姓,都能获得一份可观的粮食和适量的钱财,算是供他们路上食用,开销以及返乡重建家园的费用。
缴获的这些粮食和银钱,赵无忌一点也不打算留下来,准备通通分给这些劫后余生的百姓们,青州府这两年种植了大量的红薯和土豆,论起粮食的充沛程度,整个大明的北方几乎都没有出其右者。
岳托的右翼军已经被赵无忌打残,皇太极的中军也被黑旗军所重创,赵无忌此刻唯一担心的,便是满清睿亲王多尔衮率领的左翼军。
赵无忌派遣李定国率领三千重骑兵,日夜跟踪在多尔衮左翼军几十里之外,任务就是尽快地将多尔衮的军队,‘护送’出山东,刘芳亮则率领着四百枪骑兵,跟着赵无忌,一路负责警戒任务。
此外,赵无忌身边还有韩勇率领的陌刀手和火枪兵,以及虎大威的两千步卒,徐彪率领的三千骑兵,共计七千余人,护送着百姓们缓缓而退。
赵无忌和徐怡两人骑着马,并肩而行,商敬石带着十几名护卫,落在他们身后十余米远的位置,在他们侧面不远处,劫后余生的百姓们,兴高采烈地有说有笑地赶着路。
徐怡伸出右手,撩了撩鬓边的秀发,左顾右盼之间,眼波流转,她含笑扭头看向赵无忌,“敢问赵大人今后有何打算?”
赵无忌在马上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德王死了,皇上心中定然不快,本官现在山东一地,救了五十万百姓,尽收百姓民心,只怕这地方,本官也是待不下去了,却不知皇上会如何安排。”
崇祯相信曹化淳的眼光和判断,他也不敢把赵无忌逼得太紧,朱恩赏此人,崇祯也是见过的,若说这个胖子自己能单枪匹马从清军营寨中逃出来,崇祯也是不信的。
嗯,看来很有可能是清兵的离间计。
随手将两人的奏折放在一旁,崇祯拿起了赵无忌的折子。
与皇太极交战两场,斩首清兵两万余人,麾下大将李定国击杀满清成亲王岳托,皇太极重伤而遁,战果可谓辉煌,可惜的是山西副总兵猛如虎战死沙场,折子里还说,清兵首级及岳托的尸体不日便会送来京师。
不过赵无忌手下的兵马损失也不小,赵无忌在奏折中说道自己如今手头只有四千多家丁,已无力再去追击溃败的清兵。
随后便是德王朱由枢的死讯,好在救回了德王的一些宾妃和世子。
最后赵无忌表示自己没有能够遵旨救回德王,愿意接受皇上的处罚,但他表示自己不愿入京,希望能去大明的某一处边境,为大明镇守边疆。
随手放下三份奏折,崇祯命令身边的太监速速去请杨嗣昌和薛国观。
半个时辰之后,杨嗣昌两人匆匆来到皇帝的御书房,崇祯示意小太监将三人的奏折递给了杨嗣昌和薛国观。
待到二人看完这三分奏折,崇祯方才开口问道:“两位卿家,对赵无忌该如何处置,朕总是有些拿不定主意,不知两位卿家可有何看法?”
薛国观摸着胡子想了想,说道:“皇上,赵无忌击败皇太极,立下大功,毕竟是有功之臣,若是没有封赏,难免会寒了众人之心,此人又极擅兵事,臣以为,皇上不妨任命他为兵部左侍郎,官升一级,对他的功绩也算是有了酬报。”
崇祯听了,皱着眉头说道:“朕倒是想让他返京,但你看他自己是怎么写的,赵无忌自己说不愿意入京。”
薛国观面露思索之色,“这倒怪了,怎么还会有不愿入京做官之人。”
杨嗣昌叹了口气,犹豫了一下方才开口,“臣今日下午,听闻京师之中,正有流言蜚语传播,说道朝中有奸佞作祟,说赵无忌忠肝义胆,却被小人陷害,更有百姓将他比成风波亭中的岳武穆,如今京师之中,街头巷尾到处都是此等流言,为这些愚夫俗子们所津津乐道。”
崇祯听了,顿时脸色就是一变,把赵无忌比成岳飞,那他岂不就成了昏庸无道的宋高宗赵构?刚才还想重新启用赵无忌的心思顿时便是烟消云散。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历代的帝王,可以容忍手下臣子贪污,容忍他腐败,容忍他陷害异己胡作非为,甚至容忍他碌碌无能,但绝不能容忍臣子跟他抢夺民心。
薛国观偷偷看了崇祯一眼,很快便揣摩出了崇祯皇帝的心意,“赵无忌虽然有功,但太过嚣张跋扈,屡次抗旨不遵,臣以为,既然如此,便如了他的意,要不,还是让他回去西北?”
崇祯听了,摇了摇头,西北边境的另一侧便是草原,赵无忌如今这么得民心,又这么能打,放他去西北,万一他发展起来了,再加上察哈尔部的帮助,真要造反,只怕几天就能打到京城这边来。
“赵无忌虽然立下大功,但抗旨不遵,以至德王身死,臣以为,或可功过两抵,不如,便依旧让他做青州知府罢。”薛国观眼珠转了转,又给崇祯出了个主意。
崇祯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赵无忌在山东救了那么多的百姓,让他留在山东,崇祯更不放心。
不想入京……,愿去镇守边疆……,杨嗣昌想了半晌,突然眼前一亮,于是便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对崇祯说道:“皇上,要不,让赵无忌去钦州府?”
钦州府?崇祯闻言,迅速便让小太监取了地图来看,只见这钦州府乃是属于广西承宣布政使司,辖钦州,防城,灵山等地。
杨嗣昌在一旁说道:“皇上请看,钦州靠海,赵无忌不是念念不忘出海贸易么,让他去这里,也并不影响他的海贸之事。”
在明朝时期,广西那边相对来说属于比较不发达的地区,再者离中央很远,所以一直都是官员被贬斥之后去向的地点。
崇祯盯了地图好半晌,却又是摇了摇头,“赵无忌是为朕立了大功的,让他去这种地方当知府,朕有些于心不忍。”
那时的大明,还拿广西当做南蛮之地,去那边的官员一般都是被贬斥和流放,尤其那时南方还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瘴气和病毒,北方的官员去了,很容易水土不服而生病,很多官员去了那里之后,基本上就再也回不来了。
崇祯觉得,以赵无忌的强势,他多半不肯去那里。
再说这种事情一旦宣布出去,很容易让人感觉朝廷薄待功臣,杀了好几万鞑子,结果却被贬到南蛮之地,很难对其他的官员和百姓交代。
“有功当然要赏,赵无忌接连击破清兵,斩首数万,立下大功,臣以为此人已可以封爵,皇上不妨封他为钦州伯,主政钦州的民事和兵事,更何况广西布政使司的旁边,便是安南都统使司,那里一向颇不太平,赵无忌骁勇善战,让他前去那里,正可震慑心怀不轨之宵小。”杨嗣昌继续说道。
“但若是赵无忌再度抗旨,不愿前去呢?”崇祯皱了皱眉毛,问道。
“赵无忌立下战功,皇上破格升他为钦州伯,已经是天大的恩赐,赵无忌若是不肯接旨,那百姓们只会觉得是他不知好歹,而他的声望也会遭到极大打击。”杨嗣昌似是早已料到崇祯会有此一问,当即不慌不忙地说道。
崇祯嗯了一声,思忖了片刻之后方才缓缓点头,“如此也好,朕这便下旨,送去给曹化淳。”
很快,旨意便被写好,随即崇祯便交给一旁的小太监,命其用最快的速度给曹化淳送去。
第六百七十九章离去(上)
平原城外,连绵不断的巨大营帐长达十余里,里面满满登登住的都是被解救回来的大明百姓,这些人大部分来自于济南,也有一部分来自于河北,山东的其他地方,几乎都是青壮男女。
在明军的安排下,每天也都有一部分百姓井然有序地陆陆续续离开这支队伍,他们的家乡并不在济南城,所以就会在半路上与大部队分道扬镳,高高兴兴地成群结伴,返回自己的家乡。
清兵逃跑的时候,留下了大量的辎重和粮食,所以赵无忌并不缺粮,这些米粮完全够百姓们吃上一个月还富富有余,所以这些单独返乡的百姓,都能获得一份可观的粮食和适量的钱财,算是供他们路上食用,开销以及返乡重建家园的费用。
缴获的这些粮食和银钱,赵无忌一点也不打算留下来,准备通通分给这些劫后余生的百姓们,青州府这两年种植了大量的红薯和土豆,论起粮食的充沛程度,整个大明的北方几乎都没有出其右者。
岳托的右翼军已经被赵无忌打残,皇太极的中军也被黑旗军所重创,赵无忌此刻唯一担心的,便是满清睿亲王多尔衮率领的左翼军。
赵无忌派遣李定国率领三千重骑兵,日夜跟踪在多尔衮左翼军几十里之外,任务就是尽快地将多尔衮的军队,‘护送’出山东,刘芳亮则率领着四百枪骑兵,跟着赵无忌,一路负责警戒任务。
此外,赵无忌身边还有韩勇率领的陌刀手和火枪兵,以及虎大威的两千步卒,徐彪率领的三千骑兵,共计七千余人,护送着百姓们缓缓而退。
赵无忌和徐怡两人骑着马,并肩而行,商敬石带着十几名护卫,落在他们身后十余米远的位置,在他们侧面不远处,劫后余生的百姓们,兴高采烈地有说有笑地赶着路。
徐怡伸出右手,撩了撩鬓边的秀发,左顾右盼之间,眼波流转,她含笑扭头看向赵无忌,“敢问赵大人今后有何打算?”
赵无忌在马上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德王死了,皇上心中定然不快,本官现在山东一地,救了五十万百姓,尽收百姓民心,只怕这地方,本官也是待不下去了,却不知皇上会如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