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299节
“很好,”赵无忌对孙曦的表态很满意,孙曦久在青州,熟悉这边的情势,为人也有几分干才,是做这种事的最合适人选,他想了想,又嘱咐说道:“打铁还需自身硬,你和你的部下既然要监督各级官员和小吏,首先自己一定要行得正,坐得直,一定不能与他们同流合污,腐败受贿,本官从前就和你说过,今日再度重申一遍,若是本官发现你或你的属下,有任何贪污受贿的不法行为,本官一样的不会姑息,定会严惩到底!”
次日一早,青州府衙门前,张贴出来一幅告示,为了让大多数百姓能够看懂、理解,上面写的内容非常简洁明了,告示上是知府赵无忌的命令,第一条宣布在青州城,成立城管大队,第二条宣布即日起,每月每家青州城内的商户,必须缴纳相当于营业额的二十分之一,作为城市管理费,第三条则是鼓励百姓向城管大队举报官府人员和地痞流氓的不法行为。
同样的告示一共写了五十多份,分别张贴在了青州城内比较热闹的街头巷尾之处,每份告示面前,都有大量的百姓聚集在一起,围观议论。
“去了一个不作为的庸官,却来了一个横征暴敛的贪官!这贪官吃相还如此难看,这才上任几天啊?第一份告示就是跟百姓要钱!”
“唉,我家的小店,本就是利润微薄,再缴纳这个管理费,赚不到钱,怕是要关张大吉了。”
“大伙集合起来,谁也不交,这狗官总不能把大伙都抓起来罢?”
“万万不可,你没看最近在城中巡逻的这些士卒吗?好像就是赵大人从西北带过来的强兵,都是和鞑子们见过血的,那份精神气质,啧啧,杀你就跟杀只鸡般,毫不费力,自古民不与官斗,破财免灾吧。”
“这倒也是,二十抽一,还算承受的起,实在惹不起这狗官,这钱也只能给他了。”
“不过看似知府大人还是要打算有所作为的啊,鼓励百姓举报违法的小吏和混混。”
“唉,洗洗睡吧,这都是官面上的话,哪一任知府不是这么说?上一任知府张祥大人我记得他也说过类似的话,这话听听就好,可千万不要当真……”
这份告示上的内容,很快便传遍了整个青州城内,很有一些商家,眼看又来了一个刮地三尺的贪官,叫苦不迭之下,也暗自有了将店铺迁址他处的打算,至于青州府境内的其他府县,虽然赵无忌暂时还没在他们这里征收城市管理费,却也是人心惶惶,商户和各级贪官污吏,流氓地痞心中皆都是惴惴不安。
得知此事的李懋芳大喜过望,随后又一封弹劾赵无忌横征暴敛,鱼肉百姓的奏章被送往了京师,李懋芳不打算前去青州府和赵无忌面对面硬杠,在李懋芳眼中,这人既跋扈又霸道,没有重兵在旁保护,前去青州府和他短兵相接,李懋芳有点打怵,万一赵无忌急眼了,一犯浑给自己也扣一个谋反的帽子可就坏了。
李懋芳决定在朝堂上和赵无忌见真章。
在朝堂上作战,他比较有底气,毕竟他是首辅温体仁一手提拔起来的,再说赵无忌陷害王廷锡的手法实在太过拙劣,当今皇上可是位明主,想必一眼便能看穿赵无忌的伎俩。
三日之后,紫禁城内,小太监李应星手里捧着厚厚的一摞奏折,向着崇祯所在的乾清宫匆匆而去,一路上不时有认识他的人和他打招呼,他也一一笑着回应。
高起潜被贬出宫中之后,他们几个人便被从冷宫中又调了回来,李应星本来就是个机灵人,做事也勤快,又有赵无忌的资金资助,在他的一番打点之下,地位居然比原来还有所上升,此后他被王承恩无意中发现,王承恩很喜欢他,便提拔他做了自己身边的小太监。
虽然依旧是个没什么职权的小太监,他在宫中的地位却已是截然不同,王承恩是宫中太监里的第一人,权柄深重,他身边的小太监,谁敢小觑?
李应星为人勤快,办事厚道稳重,慢慢地,王承恩便把一些较为重要的任务也交给了他,比如递送奏折给皇帝。
第四百二十二章先入为主
虽然不过是个送奏折的任务,小小一份工作,里面却大有乾坤和文章可做,自从接过这个任务以来,便经常有人私下找到李应星攀交情,或明或暗地送上厚礼请他帮忙,让他行个方便。
有句话叫‘先入为主’,也就是说,人们对于一个人和事物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形成了主导印象以后,很难再听进去不同的看法,皇上也是人,也不能免俗。
朝堂之中,争斗激烈,往往同时会有两派互相攻击的奏折同时上奏给崇祯皇帝,在此时,为皇上递送奏折这么一个看似极不起眼的工作,就变得非常之重要了。
如果能够买通递送奏折之人,将自己的奏折放在政敌奏折的上方,使得皇上先看到自己的奏折,从而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就会天然对自己的观点和论据有好感,而政敌想要说服皇上,非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代价不可。
朝堂之上,势力犬牙交错,你方唱罢我登场,各方势力此起彼伏,如何巧妙的在各方势力之间走钢丝,搞平衡,什么时候能帮忙,什么情况下不能帮忙,这些事情,非头脑灵活,办事聪敏的人不能胜任。
李应星初次担任此项工作之时,也是战战兢兢,生怕行错踏错,一步踏入万丈深渊,还好王承恩对他颇为赏识,平时也对他很是照顾,替他挡住了很多无妄之灾,而李应星也慢慢地成长起来,而今做这项工作,已是颇为游刃有余了。
他今日来到六部,取了来自各地的官员给皇上送来的奏折,如以往一样,将厚厚一摞奏折放在盘中,又和一些小吏们说笑了几句之后,这才转身离去,然而此时他的内心,绝不像看起来那么平静。
从刚才六部的一些官员有意无意的谈话和动作中,他得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情报,居然有人弹劾恩公赵无忌!而赵无忌的自辩折子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到达,赵无忌掌握着他的秘密,不但没有看不起他,反而替他保守秘密,又资助他银两,暗中帮助他,才让他有了今天的地位,而今日,他不得不,也必须要出手相助恩公!
如以往一般,在路过一处寂静无人的宫殿群之时,用眼角的余光瞥见四处无人之后,李应星瞬间便以非常熟练的动作蹲了下来,将托盘放在膝盖之上,双手迅速翻动,很快便翻到了赵无忌的那一份奏折,他想了想,把这份奏折放在了第五位。
这个位置既不引人注目,看上去也不像是被人动了手脚,他很清楚,李懋芳的折子在第十位排着,只要让赵无忌的折子先于李懋芳的折子,被崇祯看到,他的目的也就达成了。
李应星重新起身,依旧是不紧不慢的向着乾清宫走去,只是不知不觉间,他的步伐似是比刚才已经轻快了很多。
“李公公这是要去哪里啊?”眼看就要到了乾清宫,突然一个声音在李应星身后响起,李应星回头一看,正是首辅温体仁。
温体仁为人阴狠,睚眦必报,且又手握大权,李应星可不敢得罪他,当即便也很恭敬地说道:“原来是温首辅,小人这是要送奏折,去皇上那里,刚才没有看到温首辅,还请首辅恕罪。”
“哪里哪里,”温体仁故作豁达地笑道,阴冷的眼光犹如毒蛇一般,盯着李应星,慢慢走近,“哦,这些便是给皇上的奏折?不知可否给老夫一观?”
温体仁身为大明首辅,位居文臣之首,李应星不过是个小太监,两者地位相差悬殊,于是他也只能乖乖地将手中托盘向前递了过去。
温体仁面带微笑,双手快速地在托盘上的奏折中翻看起来,他很快便翻到了赵无忌的那份奏折,微微地皱了皱眉,随后他再次翻动奏折,很快便找到了李懋芳的奏折,心中不禁连叫侥幸。
李懋芳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人,此次他不但上奏给崇祯皇上,更是同时修书一封给温体仁,禀报此事,温体仁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兹事体大,不容有失,熟知各种宫中猫腻的他,不得不亲自前来,于李应星的必经之路上守候着,就是担心李懋芳的折子会被放在后面,从而被赵无忌先入为主,在崇祯面前占了上风。
温体仁拿出李懋芳的折子,随后便放在了最上面,然后笑着将托盘推回李应星的方向,说道:“老夫也正要前去面见皇上,李公公,不如我们同去罢。”
李应星眼看他把李懋芳的折子放在了最上面,不由得心中暗自叫苦,只是面色却是不变,故意做出一副诚惶诚恐之态,“小人乃是阉人,安敢跟首辅大人并肩而行,大人好意,小人心领了。”
温体仁仰天打个哈哈,说道“李公公太谦了,都是为皇上做事,哪有那么多讲究,一起走罢。”说罢,便拔脚先行。
李应星不敢得罪温体仁,知道他要监视自己,怕自己再度更改折子的顺序,只得心事重重地落后温体仁一步,两人各怀心思,一前一后,冲着乾清宫而去。
乾清宫的书房内,崇祯用力揉了揉自己有些发胀的太阳穴,让自己疲倦的头脑稍稍清醒了一些,他刚刚用完晚饭,按照惯例,一会就要开始他夜间的工作了,开始批阅来自大明各地的奏折,并针对性地提出意见或是下达旨意。
没多久,房门响动,崇祯抬头一眼,进来的不仅仅有递送奏折的小太监,首辅温体仁也来了,崇祯眉毛扬了扬,心中有些疑惑,“温首辅来此,可是有事?”
温体仁摇了摇头,一脸忧心忡忡的样子,“老臣并没有事,只是想到这么晚了,皇上还要批阅奏折,心中有些担心皇上的龙体,于是便前来拜见皇上。
皇上乃是天下之主,国不可一日无君,皇上勤于国事固然很好,但也要注意休息,万万不可过于劳累,损伤了龙体。”
崇祯听了,心中有些感动,便说道:“朕晓得了,来人,给温首辅赐座。”于是便有小太监上前,拿了个锦凳过来,让温体仁坐了。
次日一早,青州府衙门前,张贴出来一幅告示,为了让大多数百姓能够看懂、理解,上面写的内容非常简洁明了,告示上是知府赵无忌的命令,第一条宣布在青州城,成立城管大队,第二条宣布即日起,每月每家青州城内的商户,必须缴纳相当于营业额的二十分之一,作为城市管理费,第三条则是鼓励百姓向城管大队举报官府人员和地痞流氓的不法行为。
同样的告示一共写了五十多份,分别张贴在了青州城内比较热闹的街头巷尾之处,每份告示面前,都有大量的百姓聚集在一起,围观议论。
“去了一个不作为的庸官,却来了一个横征暴敛的贪官!这贪官吃相还如此难看,这才上任几天啊?第一份告示就是跟百姓要钱!”
“唉,我家的小店,本就是利润微薄,再缴纳这个管理费,赚不到钱,怕是要关张大吉了。”
“大伙集合起来,谁也不交,这狗官总不能把大伙都抓起来罢?”
“万万不可,你没看最近在城中巡逻的这些士卒吗?好像就是赵大人从西北带过来的强兵,都是和鞑子们见过血的,那份精神气质,啧啧,杀你就跟杀只鸡般,毫不费力,自古民不与官斗,破财免灾吧。”
“这倒也是,二十抽一,还算承受的起,实在惹不起这狗官,这钱也只能给他了。”
“不过看似知府大人还是要打算有所作为的啊,鼓励百姓举报违法的小吏和混混。”
“唉,洗洗睡吧,这都是官面上的话,哪一任知府不是这么说?上一任知府张祥大人我记得他也说过类似的话,这话听听就好,可千万不要当真……”
这份告示上的内容,很快便传遍了整个青州城内,很有一些商家,眼看又来了一个刮地三尺的贪官,叫苦不迭之下,也暗自有了将店铺迁址他处的打算,至于青州府境内的其他府县,虽然赵无忌暂时还没在他们这里征收城市管理费,却也是人心惶惶,商户和各级贪官污吏,流氓地痞心中皆都是惴惴不安。
得知此事的李懋芳大喜过望,随后又一封弹劾赵无忌横征暴敛,鱼肉百姓的奏章被送往了京师,李懋芳不打算前去青州府和赵无忌面对面硬杠,在李懋芳眼中,这人既跋扈又霸道,没有重兵在旁保护,前去青州府和他短兵相接,李懋芳有点打怵,万一赵无忌急眼了,一犯浑给自己也扣一个谋反的帽子可就坏了。
李懋芳决定在朝堂上和赵无忌见真章。
在朝堂上作战,他比较有底气,毕竟他是首辅温体仁一手提拔起来的,再说赵无忌陷害王廷锡的手法实在太过拙劣,当今皇上可是位明主,想必一眼便能看穿赵无忌的伎俩。
三日之后,紫禁城内,小太监李应星手里捧着厚厚的一摞奏折,向着崇祯所在的乾清宫匆匆而去,一路上不时有认识他的人和他打招呼,他也一一笑着回应。
高起潜被贬出宫中之后,他们几个人便被从冷宫中又调了回来,李应星本来就是个机灵人,做事也勤快,又有赵无忌的资金资助,在他的一番打点之下,地位居然比原来还有所上升,此后他被王承恩无意中发现,王承恩很喜欢他,便提拔他做了自己身边的小太监。
虽然依旧是个没什么职权的小太监,他在宫中的地位却已是截然不同,王承恩是宫中太监里的第一人,权柄深重,他身边的小太监,谁敢小觑?
李应星为人勤快,办事厚道稳重,慢慢地,王承恩便把一些较为重要的任务也交给了他,比如递送奏折给皇帝。
第四百二十二章先入为主
虽然不过是个送奏折的任务,小小一份工作,里面却大有乾坤和文章可做,自从接过这个任务以来,便经常有人私下找到李应星攀交情,或明或暗地送上厚礼请他帮忙,让他行个方便。
有句话叫‘先入为主’,也就是说,人们对于一个人和事物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形成了主导印象以后,很难再听进去不同的看法,皇上也是人,也不能免俗。
朝堂之中,争斗激烈,往往同时会有两派互相攻击的奏折同时上奏给崇祯皇帝,在此时,为皇上递送奏折这么一个看似极不起眼的工作,就变得非常之重要了。
如果能够买通递送奏折之人,将自己的奏折放在政敌奏折的上方,使得皇上先看到自己的奏折,从而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就会天然对自己的观点和论据有好感,而政敌想要说服皇上,非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代价不可。
朝堂之上,势力犬牙交错,你方唱罢我登场,各方势力此起彼伏,如何巧妙的在各方势力之间走钢丝,搞平衡,什么时候能帮忙,什么情况下不能帮忙,这些事情,非头脑灵活,办事聪敏的人不能胜任。
李应星初次担任此项工作之时,也是战战兢兢,生怕行错踏错,一步踏入万丈深渊,还好王承恩对他颇为赏识,平时也对他很是照顾,替他挡住了很多无妄之灾,而李应星也慢慢地成长起来,而今做这项工作,已是颇为游刃有余了。
他今日来到六部,取了来自各地的官员给皇上送来的奏折,如以往一样,将厚厚一摞奏折放在盘中,又和一些小吏们说笑了几句之后,这才转身离去,然而此时他的内心,绝不像看起来那么平静。
从刚才六部的一些官员有意无意的谈话和动作中,他得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情报,居然有人弹劾恩公赵无忌!而赵无忌的自辩折子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到达,赵无忌掌握着他的秘密,不但没有看不起他,反而替他保守秘密,又资助他银两,暗中帮助他,才让他有了今天的地位,而今日,他不得不,也必须要出手相助恩公!
如以往一般,在路过一处寂静无人的宫殿群之时,用眼角的余光瞥见四处无人之后,李应星瞬间便以非常熟练的动作蹲了下来,将托盘放在膝盖之上,双手迅速翻动,很快便翻到了赵无忌的那一份奏折,他想了想,把这份奏折放在了第五位。
这个位置既不引人注目,看上去也不像是被人动了手脚,他很清楚,李懋芳的折子在第十位排着,只要让赵无忌的折子先于李懋芳的折子,被崇祯看到,他的目的也就达成了。
李应星重新起身,依旧是不紧不慢的向着乾清宫走去,只是不知不觉间,他的步伐似是比刚才已经轻快了很多。
“李公公这是要去哪里啊?”眼看就要到了乾清宫,突然一个声音在李应星身后响起,李应星回头一看,正是首辅温体仁。
温体仁为人阴狠,睚眦必报,且又手握大权,李应星可不敢得罪他,当即便也很恭敬地说道:“原来是温首辅,小人这是要送奏折,去皇上那里,刚才没有看到温首辅,还请首辅恕罪。”
“哪里哪里,”温体仁故作豁达地笑道,阴冷的眼光犹如毒蛇一般,盯着李应星,慢慢走近,“哦,这些便是给皇上的奏折?不知可否给老夫一观?”
温体仁身为大明首辅,位居文臣之首,李应星不过是个小太监,两者地位相差悬殊,于是他也只能乖乖地将手中托盘向前递了过去。
温体仁面带微笑,双手快速地在托盘上的奏折中翻看起来,他很快便翻到了赵无忌的那份奏折,微微地皱了皱眉,随后他再次翻动奏折,很快便找到了李懋芳的奏折,心中不禁连叫侥幸。
李懋芳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人,此次他不但上奏给崇祯皇上,更是同时修书一封给温体仁,禀报此事,温体仁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兹事体大,不容有失,熟知各种宫中猫腻的他,不得不亲自前来,于李应星的必经之路上守候着,就是担心李懋芳的折子会被放在后面,从而被赵无忌先入为主,在崇祯面前占了上风。
温体仁拿出李懋芳的折子,随后便放在了最上面,然后笑着将托盘推回李应星的方向,说道:“老夫也正要前去面见皇上,李公公,不如我们同去罢。”
李应星眼看他把李懋芳的折子放在了最上面,不由得心中暗自叫苦,只是面色却是不变,故意做出一副诚惶诚恐之态,“小人乃是阉人,安敢跟首辅大人并肩而行,大人好意,小人心领了。”
温体仁仰天打个哈哈,说道“李公公太谦了,都是为皇上做事,哪有那么多讲究,一起走罢。”说罢,便拔脚先行。
李应星不敢得罪温体仁,知道他要监视自己,怕自己再度更改折子的顺序,只得心事重重地落后温体仁一步,两人各怀心思,一前一后,冲着乾清宫而去。
乾清宫的书房内,崇祯用力揉了揉自己有些发胀的太阳穴,让自己疲倦的头脑稍稍清醒了一些,他刚刚用完晚饭,按照惯例,一会就要开始他夜间的工作了,开始批阅来自大明各地的奏折,并针对性地提出意见或是下达旨意。
没多久,房门响动,崇祯抬头一眼,进来的不仅仅有递送奏折的小太监,首辅温体仁也来了,崇祯眉毛扬了扬,心中有些疑惑,“温首辅来此,可是有事?”
温体仁摇了摇头,一脸忧心忡忡的样子,“老臣并没有事,只是想到这么晚了,皇上还要批阅奏折,心中有些担心皇上的龙体,于是便前来拜见皇上。
皇上乃是天下之主,国不可一日无君,皇上勤于国事固然很好,但也要注意休息,万万不可过于劳累,损伤了龙体。”
崇祯听了,心中有些感动,便说道:“朕晓得了,来人,给温首辅赐座。”于是便有小太监上前,拿了个锦凳过来,让温体仁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