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宦之风流无边

明宦之风流无边 第965节

易土生对这个衮布非常的生气,冷哼一声,对下面人说:“让他来,本王要亲自见见他。”

开疆 第七百九十三章深谋远虑

衮布被人五花大绑的绑到了易土生的身边,按倒在地上,两把钢刀架在他的脖子上,旁边李邦华厉声喊道:“衮布,见了皇父摄政王还不快点说话!”

衮布哪敢抬头,只是一个劲的压低自己的身体,战战兢兢的说道:“罪臣衮布参见大明朝皇父摄政王,罪臣有罪,罪该万死,请皇父摄政王宽恕我吧,宽恕我吧,如果王爷宽恕我,我们土谢图部落以后再也不敢反叛了。”

易土生走到衮布身旁,厉声喝道:“想要得到宽恕,哪有这么容易,你们土谢图部落居然跟着林丹汗一起造反,简直罪大恶极,本王已经决定不但要杀你,而且要把你们土谢图部落全体百姓斩尽杀绝,以惩罚你们的造反行为,也让别的部落从此之后不敢再兴兵作乱。

衮布吓得全身哆嗦,一个劲的喊道:“王爷饶命,王爷饶命,只要王爷放过我这一次,以后我再也不敢了,我愿意带领土谢图部落为王爷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赴汤蹈火再说不惜呀,王爷,饶命啊。”

袁崇焕站出来说道:“启禀王爷,眼下草原部落的联军虽然已经被我们攻破,但是漠南漠北仍然有很多的牧民需要统治、招降,既然衮布愿意投降,不如就让他留在军前效力,看看他的实际行动再说。”

易土生道:“本王即将征讨漠南漠北整个草原,还需要几位向导,我看你就跟着本王走一趟,戴罪立功吧,然后本王才考虑到底要不要放过你。“

袁崇焕说道:“启禀王爷,眼下草原部落已经平定,但是俄罗斯人仍然在蠢蠢欲动,末将觉得,应该让土谢图汗和车臣汗以及鄂伦春汗集合自己的兵力,跟着王爷一路向前,为我们大明朝出力,他们的地盘应该让明朝的军队统一管理,如此一来正好方便我们对付俄罗斯人,日后才不会出什么岔子。”

易土生道:“言之有理,本王现在就下旨封李邦华为‘雅克萨总督’,就在这里建立雅克萨都护府,全权负责尼布楚和贝加尔湖一代的政治军事事物,这里所有的牧民统一归大明朝官吏,实行郡县制,排遣县令和知州严加管理,不得有误。原先在这里游牧的所有部落,全都跟随本王的军队深入漠北漠南,完成最后的统一工作,你们有什么异议吗?”

此时鄂伦春汗、索伦大汗、虎尔喀大汗、达兀尔大汗,全都在下面听着,易土生的意思他们非常明白,但是却绝对不敢反抗,而且这根本也是他们意料之中的事情,明军的强大让他们知道只有服从才有生路,易土生就像当年的成吉思汗一样所向睥睨。

“我等全都愿意跟随皇父摄政王,如有异心,天诛地灭。”众位大汗全都趴在地上,虔诚的说道。

索伦大汗突然说道:“自从达延可汗以来,大草原上诸多部落分立,各自为政各自攻伐,从来没有安宁的日子,林丹汗的真龙大可汗也根本得不到草原人民真正的认同,如今皇父摄政王横空出世,纵横大漠,所向睥睨,以武力统一了所有部落,本汗请求给皇父摄政王上尊号为‘天可汗’效法唐太宗李世民的例子,永远统治大草原,让我们的牧民,从此过上富裕安乐的日子。”

车臣汗拉瓦齐也跪在地上说道:“没错,王爷即将征讨漠南漠北,必须要有一个称号,才能够让百姓们心服口服。我等共同推举王爷坐上‘天可汗’的位置,从此大草原所有牧民全都要听从您的号令,永远臣服。”

史可法说道:“上尊号没有问题,但是像土默特部、鄂尔多斯、喀尔喀这些人究竟该怎么处置,是杀掉呢,还是让他们去招降自己的部众,还请王爷定夺。其实最好的办法,是由我们明军直接来控制这些地方,不然的话,只要放他们回去,数年之后必定兵戈再起,只怕是劳而无功。”

易土生笑道:“这件事情也没有什么困难,我们的老前辈唐太宗早就为我们想到了一条很好的办法!”

史可法道:“唐太宗征服突厥之后,将突厥大汗和贵族子弟还有重要将领,全都带到了首都长安进行安置,并且大胆的起用他们做自己的将领,四处征讨不臣,而草原上则由唐军来驻扎,这样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易土生道:“现在毕竟不是唐代,时代在进步,咱们的办法不可能这么老套,本王的计划是,要把汉民移民到大草原,然后在各个重要地区铸造城池,让他们在草原上进行农耕,把中原和草原彻底的融合在一起,日后不分彼此,再也没有战争。”

史可法赞道:“王爷真是深谋远虑,这样做对草原和中原都有无限的好处,但是现在我们要做的,却是要尽快的征服蒙古六部,祈秉忠等人的三路大军已经出发了,我们的军队将从漠北开始,横跨沙漠,扫平漠南。”

车臣汗笑道:“六部联军已经损失殆尽,各大部落留守的军队最多不过万人,怎么能够抵挡大明朝的铁蹄,只要‘天可汗’您宽厚待人,减少杀戮,饱受战争摧残的草原民族一定争相来降,根本不用费什么力气。”

科尔沁部落格里不花叹息了一声道:“我们科尔沁也愿意归附大明,我的部众完全听从天可汗的指挥,他们是绝对不会抵抗的,如果天可汗相信我,我愿意先走一步,收敛我的部众,帮助天可汗收复一些零散的部落,一路上宣扬天可汗的德行,不知道天可汗您意下如何。”

易土生道:“爷爷是我的至亲骨肉,我没有什么好不相信的,爷爷想要去做什么,就去做好了,我万分相信。”

李邦华道:“其余的那些俘虏该怎么办?!”

易土生道:“愿意真心投降的,就把他们穿插编制在咱们的军队里,先让他们干一些粗活,不要发给武器,不愿意投降的发给他们食物,把他们放走,总之,既然本王现在做了天可汗,从此再也没有什么蒙汉之分,全都是我易土生的子民,他们要参军也要,要耕种放牧也好,所有的一切,全都和中原的百姓一摸一样。”

腾哈尔站出来说道:“天可汗,我腾哈尔曾经为你们进入雅克萨城立下过大功,不知道王爷可否让我继续带兵,我愿意为王爷打出一片天下来,我们草原民族的人有忠心,只要是认了你,日后必当为你尽忠而死。

易土生知道腾哈尔说的不是假话,唐太宗时代,不知道用了多少外籍将领,有突厥人也有高丽人,全都忠心耿耿誓死没有二心,像哥舒翰、高仙芝、阿史那社尔,这些人不但为李世民平定西突厥和西域各国立下了赫赫的战功,而且临死的时候还要求为李世民殉葬,忠心程度甚至超过了汉人。

不过李世民笼络人心也比较有一套,比如说,突厥的王子和以前的小部落可汗,他全都安排在自己的身边做禁军首领,把它们当做自己人看待,带兵出征也从来不派监军,任由他们发挥,给与最大的信任。他的朝廷里,还有很多突厥和高丽籍的文官,都为大唐的兴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各族人民真的把他当成了天可汗来看到。

但是这也并不是没有隐患,因为这种服从,大多仅仅是一代而已,到了下一代统治者只怕草原人还会作乱,要彻底的解决北方的边患,只有把他们内迁,杂居,禁止他们养兵,所有的地方,全都由大明朝的军队来驻扎。

进一步的还要多多的建造城池,把草原建立的和中原一样繁华,那样的话,汉人大面积移居过来,发展这里的经济,逐渐的也就真的完全控制在朝廷的手中了。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优势将会消失。

开疆 第七百九十四章郡县制

经过连续三个月的征战,在阿里不图和格里不花以及腾哈尔的帮助之下,漠南漠北所有的部落,全部都向易土生臣服。就连被他生擒的鄂尔多斯大汗库伦、土默特部大汗俺巴孩、喀尔喀部落大汗察必也纷纷的表示愿意向大明朝效忠,并且同他们已经被征服的部族人民见面,让他们不要抵抗,放下武器,从此服从天可汗的命令,再也不能反叛。而他们自己,全都被易土生封为公爵,被史可法带回京城去安置了。

被带走的不仅仅是这几位大汗,还有所有的王公贵族,重要将领,他们有的跟随易土生继续西征,有的则直接被送到京城里加官进爵。不过,这绝对不是软禁,易土生照样给他们一些军权,像唐太宗一样,不拘民族界限,量才使用,让所有的民族都像是一个大家庭一样,而他真的以天可汗的立场自居。

接下来,易土生准备留在草原上一段时间,在各个部落的根据地建造几座城池,把明朝的边民移居到这里来居住,而又命令李邦华把将近百分之三十的草原部落迁居到河西走廊一代,这样可以削弱他们的势力,也可以有助于民族的融合,长久下来之后,汉族和草原部落就会不分彼此,北方边患将会永远的解除。

另外,易土生还整掉了南京、浙江、湖北、湖南一带平常没有战争的战区的官兵三十万,前来大草原,驻扎在各个部落的防地,对整个漠南漠北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占领,这一次不是表面的臣服,是真正的占领,将整个大漠草原并入了明朝的版图。

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草原部落也并不是一点反抗意识也没有,有一些顽固分子,不承认自己的失败,仗着他们四处迁徙逐水草而居的特性,妄想向西迁徙,但是全都让易土生给拦住了。还有的纠结了几万人想要反叛,也都在易土生和草原联军的铁蹄之下瓦解。

在这个时期,易土生基本上采取,以部落治理部落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去战斗,这样也可以测试一下他们的忠诚度。果然那些心甘情愿投降过来的降将,见到易土生待自己一视同仁,也逐渐的进入了角色,开始为易土生也为大明朝尽忠职守。

上面说的那些移民和调兵的事情说起来容易,其实做起来非常的费时间,也非常的不容易,光是国家财政上就要有一大笔的支出,如何安置这些移民,如何让他们之间和平相处,如何铸造城池,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物资时间还有人才,幸亏易土生剿灭这些部落的时候,获得了无数的金银财宝,否则绝对没有力量来完成这件事儿。易土生必须全程跟踪,绝对不能让贪官污吏趁着这个机会揩油,把一件好事,给弄的乱七八糟了。而湖北湖南浙江江苏一带的兵马,行军速度也比较慢,等到他们来到漠北的时候,居然已经过去了八个月了,当时又是一个冬天快要来到了,大草原地区非常的寒冷。

俗话说的好:北风吹过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那些南方的战士刚刚来到这里就觉得非常的不适应,易土生也觉得长期把南方放在这里只怕他们会想家,会出现逃兵的情况,所以他向士兵们保证,没过两年就会换防一次,有别的地方的兵马来接替他们。

但是,整个漠南漠北太大了,如果把三十万大军,还有一些被编制入明军的草原人加起来的十几万军队,全都置于一个人的统治之下,此人也难免会有割据称王的想法,当年唐朝在西域设立了四个都护府。

易土生觉得四个都护府还是太少了,无法真正的管理这么大的草原,弄不好哪个小部落又趁机强大起来,再次造成了边患,自己的这一次远征,那才真叫功亏一篑呢,所以他决定要在大草原上建立十个省份,分别从明朝的中央机关,排遣自己的十名亲信,担任巡抚和总督的职务,然后选拔可靠地武将驻守。

从此之后,整个大草原再也不可能脱离明朝的统治了,即便是他们想要造反,在这种杂居和军管的情况下,也根本就没有可能。不过,易土生做事也并不死板,他在中国巡抚的下面,选了很多的蒙古人当知州、知县、这些人只要有了政绩,还可以提升为巡抚,甚至还可以直接荣升到朝廷里去,与清朝当时的政治走的是一条路线。

办完了这些事情之后,时间大约过了有一年半差不多吧,看到自己花了无数的钱财建造起来的城池,和移民政策之后,汉族人开辟的屯垦区,和草原人在一起割草放牧,到处县衙林立,州府井然,驿站连连,再也没有什么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差别,易土生觉得自己真是太伟大了,用这么先进的思想来处理大草原的事情,使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治理,真是堪称千古一帝呀。

令他最头疼的其实还是科尔沁部落,因为当初易土生在拉拢格里不花的时候曾经答应过格里不花,让他和他的部族继续在科尔沁草原重新生活下去,明朝只是统治,但是不会侵占他的土地,但是等到易土生的新政策出台之后,无可奈何的必然要触碰到科尔沁,否则别的部落也不会心服口服,恐怕又要出来闹事儿了。

易土生思索再三,还是觉得要和格里不花谈一谈,幸运的是,格里不花年纪太大了,加上这一次征战时间太长,结果一下子死了。易土生觉得寨桑这位老丈人,比格里不花好说话的多了,而且也比较好骗。
首节 上一节 965/11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雾帆岛

下一篇:娇妻如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