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录 第842节
马科曾是一名战功赫赫的猛将和猛将曹变蛟齐名,奈何两年前松锦大战曹变蛟战死,马科也被打出了阴影,曾经那个纵横沙场的骁将雄风不再,意气荡然无存。
“昌平兵力多在居庸关驻防,马总兵麾下兵马不足且相距京城较远,不能及时来援情有可原……”唐通曾和马科数次共事,他本身就是个老好人,眼见常宇不满忍不住的为其说些好话,事实上他并不知道马科这几日作为。
“兵力不足,自是情有可原,本督亦无见怪之心,在鞑子刚入关时他能领兵前往阻挡,即便一战即溃,但也可见其有心为之,怎奈力不足也。本督会再给他会,希望很快能一睹马总兵当年雄风”。
原来马科也曾出兵了,唐通暗暗松了口气,这样至少不会落个畏战之名,不过很显然小太监的确没有要整治他的意思,还是留了几分余地看其以后表现,马科啊,马科,但愿你抓住这次会。
昌平城内,马科好似感应到了什么,接连打了好几个喷嚏,心跳也莫名的加速这让他感觉很是莫名其妙,心下疑惑走出房外看着空烈日,正欲出府溜达散散心,有亲军急报“鞑子拔营走了”
马科一震,急问“去哪里?!”
“东去”
马科哦了一声,眉头皱了起来,暗笑自己多想了,鞑子入关才半月且又在京城耽误许久,怎么可能那么快就收兵出关,他们哪次不是吃饱喝足玩够了再走,眼下拔营离去只是一个大掠劫的开始,吾可怜的大明又要遭殃了。
京里可有什么消息?马科又问。
“尚无,卑职等探的鞑子拔营离去便急急来报”马科哦了一声,正欲挥退亲兵,突又见一人急急来报“总兵大人,京里来人了”。
马科不由身子一颤,怕啥来啥,那两年的阴影如山岳般压来,顿时让他喘不过来气。
。
第747章
日薄西山,朝阳门城楼上常宇看着东边无际荒野空野鸟低空掠过,回首一扫城炊烟袅袅升起,目光停留在皇城那一处。
据斥候所报,多尔衮的清军已至四十里外的通州境内,在大运河畔扎营纵兵掠劫,至于会不会攻打通州城尚且不知。
鞑子拔营而去,帝都得保,皇城也免去一劫,看着黄昏之际的紫禁城常宇心感慨不已,历史上李自成破城后入主皇城一个月,后被清军所败于是拍拍屁股走人,临走之前一把火把紫禁城几乎烧光,仅有几座宫殿幸免于难。
当然对于李自成到底有没有烧紫禁城烧了多少,史学家几十年争论不休,根据《朝鲜李朝实录》记载是烧的差不多了,可有人说朝鲜实录看似史料实据,实则很多道听途说不足信。
其实常宇也不认为李自成真的一把火把紫禁城烧了个精光,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他前脚走清军后脚入主紫禁城,难道在废墟里搭帐篷啊!要知道以当时的人力物力修建一座宫殿都要数年甚至十年之久,何况一个皇城。
有的人就说了,可现在故宫里很多宫殿都是清朝重建的啊,拜托,天朝建筑都是木质结构,现在砖石结构的房子几十年都会破败不堪,何况只清朝就两百多年了啊,木质建筑维护更难,天灾**的几百年修修补补多正常。
而且现在有个故宫古建筑学家在普查故宫古建筑统计时根据建筑漆画等做了一个详尽的统计,明时建筑依旧远比清时多,侧证当时李自成至少没有大范围的纵火,有兴趣的朋友可上网搜一下他那篇详尽资料。
历史已经偏离原本轨迹,李自成刚打到保定府就被常宇给揍了回去,至少短时间不可能逼近京城,但意料之外多尔衮却突然兵临城下,这让常宇惊得一身冷汗,他虽然改变了一些历史走向,却同时也带来更多的不可预知不可控制的意外。
往日依仗熟知历史,步步抢得先机一切皆在掌握之,可未来……一个不慎则万劫不复,思及此处常宇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若保皇城则先保大明,前途任重道远。
王家彦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的,缓缓走到常宇身边:“鞑子一日行四十里,按照这个速度明日可入包围圈,厂督此时还不发兵动手么,晚则迟矣”。
常宇扭头轻笑:“迟什么?”
王家彦皱眉:“周总兵等伏兵三河附近距离通州亦不过半百里,鞑子一日可至若发现其踪,自是一场大战,先不说周总兵是否能敌,一旦暴露则与大局不利,厂督所谋岂非前功尽弃”。
常宇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以王大人推测鞑子东去将至何处?”
王家彦略一沉思便道:“此东去通州下辖三河,武清,宝坻三县,再往东去则入唐山境内了,三河靠近蓟镇,边关要塞加上山地贫瘠清军未必前去,宝坻在通州之东接连唐山境内乃平原无山适鞑子骑兵纵横,他们一定会去掠劫,至于唐山也未必去因为太过靠近沿海,紧邻山海关,鞑子当忧明军从山海关调兵连同京城兵马从后堵截很容易把他们堵在海边,所以他们理应选择南下武清,然后进入天津再南下……”
官就这点厉害,行军打仗不咋地,但分析形势头头是道,可即便如此看似面面俱到,却依旧不敌常宇缜密,微微一笑便道:“鞑子不会因为三河紧邻蓟镇山地贫瘠而放弃掠劫,也不会因唐山地处夹缝而过而不入,蚂蚁腿也是肉,这些地方多尔衮都会纵兵抢劫,但凡路过不会错过,但主力兵马不会去,也未必会攻城,如王大人所言他的目的是南下”。
“厂督大人既然如是说,那周总兵岂不是依旧明日便可暴露了?”
常宇摇头:“周总兵此时想必已不在三河了,且明日鞑子尚不会大规模纵兵远去”王家彦一怔,随即想通应是常宇一早就派人传令周遇吉让其避让,但为什么鞑子明日不会大规模纵兵四下掠劫?
“因为鞑子一定会攻打通州城”。
王家彦没有问为什么,理由很简单,通州是大运河源头,南来北往货商码头,乃京城最富裕的一个州,想想鞑子这半月在京畿四处掠劫,除了密云和平谷被其所破,其他皆得保,仅靠在下边的小村镇能抢到多少家当。
攻打京城不力,既损伤兵马又浪费了时间,多尔衮必然会要破一城补充给养提振士气,而通州必是目标。
“救还是不救?”王家彦看向常宇,眼充满期盼。
常宇四下望了一番,天色已黑,长叹一口气:“救不了也没必要救,得不偿失!”
“那也该试一下,或许……厂督大人可曾想过也许通州城的将士正眼巴巴的等着咱们去救援呢,就想当初鞑子入关时,京城上下也是眼巴巴的等着诸军前来勤王……”王家彦突然觉得眼前的小太监怎么突然变得心狠了。
常宇摇摇头:“通州城内没有将士没有兵马”。
“那城老百姓……”王家彦有些急了,常宇撇了他一眼:“王大人,多尔衮攻城不利心正憋住火,咱们发兵前往正其下怀,必遭其迎头重击,他甚至会故意以攻打通州城作幌子诱本督发兵前去,清军骑兵战力强悍无敌,而京畿乃平原地带清军可以把骑兵作战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敢问王大人咱们拿什么抵挡?拿您麾下的那些菜瓜们填命么?你知道三万鞑子骑兵的战力有多恐怖么,平原骑兵作战咱们打不过他的”。
“那厂督大人就眼睁睁看着通州百姓被tu sha尽绝?”王家彦火了,低声怒吼。
“清军以掳人为主,并不会大规模tu sha百姓,但对于明军他们则是赶尽杀绝,咱家想问一下王大人,您是宁远看着上万明军被tu sha还是想看到数千百姓被tu sha,哪个更重要?”
“可厂督大人平日不是口口声声说大明军人就是为了保护老百姓的么,保家卫国便是战死又何妨?”王家彦豪情万丈。
“战死不可怕,可怕的是战死了还没保住老百姓岂不可惜,这叫无畏牺牲,若留作上万将士性命缓图之,必将重创鞑子,王大人,凡事必有取舍,舍轻取重”。
“何为轻重?老百姓的命就贱了么……”王家彦怒不可遏,常宇长叹一口气,官死脑筋认死理,像王家彦这种满脑子礼义廉耻孝悌忠勇啥玩意的有时候都不可理喻。
见好话说不通,心下也有些火了:“对本督来说,此时将士的性命就是比老百姓重,若王大人不以为然,请率你麾下京营数万将士前去通州送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