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扶明录

扶明录 第1012节


他哭不是因为害怕,也不是因为死里逃生,那是一种外人很难料理解的情绪!

这情绪叫希望。

“兄弟们,坚持住,小督主来救我们了!”

真来了!他真来了,常宇虽没驾着彩祥云却是率千明军从山里杀出来!这对城上抱着一死决心的守兵来说,无疑又看见希望!

只要坚持下去,还有活着的希望!

常宇号称军之魂,只要他在将士都有着一种难以形容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自信,这种自信就是源自于他们心的那个人称战神,屠夫的小太监未曾一败!

此时城上厮杀正激,守军虽处下风,但抱着必死之心硬抗倒也让清军步步艰难,而突然四下呼声大起,越来越多的守兵发现了城外的异动变得亢奋不已,士气大振战意滔天,反观那些本来气势汹汹胜券在握的清军,往外一瞅,哎呀我滴个妈呀,完犊子了!

城上的清军慌,城下的更慌,甚至可以用屁滚尿流来形容他们的惊恐了,谁他么的能想到关键时刻,山里的马贼竟然杀出来了!

没错,一开始清军真以为是马贼呢!

话说半山腰常宇点火为号,陆行,李士元,段武虎率千明军冲出山外,外间那股清军已经被况韧解决掉,又有令噤声速行,加上震天响的杀声掩护,这千明军直至到了河边才被对岸的清军发现!

“马贼杀过来了!”最先发现敌情的清军大吼一声,惊动四下,后阵的清军包括原本全神贯注观战一脸冷酷又得意洋洋的多铎闻声扭头望去,也是惊的差点摔下马!

怎么这么多的马贼,不过随即醒悟过来,p的马贼,这特么的就是明军的伏兵啊!

南阳河多处浅滩,对岸千明军嗷嗷的就杀了过来,大惊之余的多铎甚至都没有一丝的耽搁,立即打马向被逃窜!

不是他胆小,而是搁谁都没办法!

他奉令率兵马五千加上炮灰有万余人在西门攻城,先不说炮灰死伤惨重已是无用,下的兵力要么此时在城上厮杀,要么正在城下拼命往上爬,根本无暇他处,也不知道此时后方来敌军。

也就是说多铎此时身边仅有亲兵数百而已,让他如何抵挡千明军!

自然是抱头鼠窜啊!

“回兵,明军杀过来了……”多铎一边打马狂逃一边和亲兵一起对着那些还傻乎乎往城上爬的清军狂吼!

有那么些耳朵尖的回头一望,哎呦我去,立刻撒丫子就跑!

跑你妈卖批啊!多铎一瞧顿时气的要吐血,他示警是要这些清军回兵组建防线,却没成想……跑的比他还快!

话说,这当口,有几个能镇定下来反身杀敌去!

只不过很快他们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迎上去厮杀,因为明军已经追到了跟前!

千明军一过河便分兵两路,一路追多铎往北,顺势砍杀城下那些还没反应过发生什么事的清军,另一路则沿着

城墙往南杀去……

这突入起来的变故,立刻将西城的清军至万劫不复之地,城下排队等着登城的听身后大呼,转头瞧去乱糟糟的还没意思到啥情况,就被一阵冲杀。

城墙上正在爬的清军,低头瞧了一眼,两腿发软不敢下去,可头上时不时就有石头尸体砸下,一个不慎也是死翘翘。

最无助和绝望的还是已经登城的那波清军!他们知道下边无路了,眼下想活命,要么杀尽这些守兵,要么投降!

杀尽?扯犊子呢。

第908章 乱成一锅粥

再说大营观战的多尔衮此时注意力全部在正南青州城上,眼见麾下将士登城,嘴一丝冷笑,忙活了大半个月终于到了,这一次鸡犬不留毛都不剩。

至于他为什么不亲临阵前指挥,用咱们的话说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其实就怕死,流弹无情,他爹努尔哈赤他哥皇太极都被炮轰过一死一伤所以他不想冒险。

于是留在大营欣赏麾下将士为他拼命攻城掠地,眼见就要摘入囊心自是欢喜不已,甚至得意连连开始暗讽老对小太监,你不是很牛逼的么,还不是眼睁睁的看着我破城,黔驴技穷了吧,除了西边那点援兵还有啥段啊!

想着不由朝西南撇了一眼,那边还在厮杀,看来很是激烈呀,可没卵用啊,撞破了脑袋依旧没冲过防线,一切都是枉然!

“王爷,有点不对劲啊!”身边的亲兵突然低声说了句。

多尔衮眉头一挑:“怎么不对劲了?”

“您瞧”那亲兵朝西南一指,遥见火光越来越近,隐隐马蹄声滚滚,多尔衮皱眉:这当口孔有德不太可能回兵啊,难道是……

“备战”多尔衮大呼,他意识到有可能是明军那边冲关不利,便分兵来袭大营,可恨那个没用的孔有德竟然没拦住……

哪知多尔衮话刚落音,突闻大营背后西北方枪声大作,杀声四起,顿时骇然:“怎么了,快去看看怎么了?”

“报,王爷,明军从北边袭营…”…这时有士兵匆忙来报,多尔衮又惊又怒,明军怎么会从北边冒出来,随即一怔:“莫不是那些步兵……有多少?”

“报王爷,有骑兵也有步卒数千之众”

骑兵,多尔衮有点懵逼了,却来不及多想,因为西南方向万马奔腾而至……

“迎敌”说话间多尔衮翻身上马率亲兵挥鞭朝南奔去,放声大呼:“回援,尚可喜回援……”

您没看错,最先对清军大营下的并非黄得功的人马,而是神营的千火枪兵!

物尽其用,用之长!

神营正面对敌的战斗力不值得一提,但集火力劈山开路和偷袭却是攻击的战斗鸡!
首节 上一节 1012/12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美人异传

下一篇:明朝大太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