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霸明 第595节
为了尽快完善辽东货币体系,秦锋在创建兴华银行的同时便紧急抽调了工匠,让他们加班加点的冲压铸造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将自己所知道的有关银元的配比告诉给他们,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就开始了完善冲压铸造技术!
对于大明工匠的智慧有些时候你必须要佩服,虽说他们在大明所处社会地位很低,可手中的技艺却都是高高在上的,仅仅是凭借秦锋这半吊子出身的讲述在短短3个月时间他们便创建了一整套的银元冲压铸造技术!
虽说银元的铸造效率尚处较低的阶段,但秦锋相信只要能给他们一些时间更为完善的铸造技术一定能够成功的!
“侯爷,从兴华银行所调第一批100万两白银今正处紧急铸造阶段,按规格预计可得银元138万9千余枚。”担任造币厂总负责人的马华对正观看的秦锋讲述道。
大明兑换所用为1斤=16两,1两=10钱,1钱=10分,1分=10厘,1厘=10毫;这完全区别于现今的1斤=10两的规格,若将大明时期的1两换算为现今克数那便是3730克,而所铸银元全重便为3730克。
这也使得所铸1银元便可兑比1两银子,但铸造发行银元这其中存在有损耗,官府不可能承担损失来发行银元,这样即便是官府再有银子也会因为发行银元而破产,于是在确保银元质量的前提下便进行了偷换概念。
按规格1银元重10钱但实际所用纯银7钱2分,剩余2钱8分则掺杂了铜、镍、铬等材质,并通过配比、融化、铸模等十余道复杂工序最终完成银元铸造,而经此一手本100万两银子便转化成了138万9千余枚银元,价比138万9千余两银子,就这样秦锋每铸造100万两银子就赚38万9千余两银子!
银元正面为图案所铸为麒麟,反面为文字所铸为兴华银元;作为第一批所铸银元秦锋要作为官俸进行发放,任何时候想推行一项政策并能够得到有效贯彻,那么从上到下的进行逐步落实比强行推行要好的多!
现在的辽东因为左右皆被建奴钳制也让其成为了较为封闭的地方,但相对来说辽东地方并不算小,而秦锋想尽快将银元制度落实下来通过官府上层进行落实是最好的,以官俸发放作为第一步开始!
这钱你只有花出去才能体现价值。
有了这些,当辽东督府表明只确定银元为合法货币后,而身边开始大量出现,那么多为治下百姓为确保财富就会开始兑换,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大量银子经过回流会逐步的进行铸造成银元……
而在这样一种过程中秦锋就潜移默化的完成了置换概念,当市场接受了银元作为承载价值体现后也就完成了银本位的推行!
当然在实际推行中肯定会出现众多波动,但只要有百姓向兴华银行兑换银元,那辽东督府的储备就又多了,此等国之重器又怎能放到私人手中?!
听了马华所言秦锋便道:“在铸币厂的规矩一定要遵守,若让本侯发现有人胆敢把心思放到这上面,定斩不饶!本侯在铸币厂颁布的18禁杀令,触及定斩不饶!!!”货币、金融没有表面所看到的那么简单,这也使得其稍有任何波动对辽东来说就是大的乱子!
“卑职不敢……”
这铸币厂的监察体系是最严格的存在,身为铸币厂总负责人马华又怎能不清楚自家侯爷所讲皆为实情!
推行兴华银元是最隐秘且最赚钱的存在!
。
以1银元兑1两银子的初衷说实话是为了省事,在写这一章时作者查了大量的资料,这也让银元在规格上有很多标准,这也让作者最初还构思了较复杂的体系,可后来一想银元的推出就是为了让货币体系固定!
而主角在推动银元是此世界的第一人,那其实很多最初衡量都可用己做标杆!
为兑换换算清晰因此就用了以1银元兑1两银子这一方案,同时在后面还会涉及这方面描述,现在只不过是作为引子给引出来,可能在想法上存在着稚嫩,大家如果有什么好的建议也可以在评论区提出来我都会认真思考并加以改进的。
至于为什么用银元去替代银子,这第一方面是因为没什么比铸币更来钱快了,而第二方面是因为大明时期的通讯、地理、消费等仍处于较低端阶段,而推行银元是为以后的发展进行助力!
第134章:熬鹰
求订阅,求订阅啊!求推荐票啊!求月票啊!
。
辽东现在的气候环境是不断地在降低,这也使得辽东督府想现阶段带领着百姓进入到大建设状态有些痴人说梦,但这并不代表着孙传庭他们就会平白浪费这宝贵时间,因为现在的每一天对辽东来说都很重要!
对孙传庭来说现在组建这庞大的辽东督府就够他头大的了,可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总有人来给他捣乱,并且这些人到底该如何处理孙传庭还不能轻易决定,毕竟他们的来头还算是不小的。
总有那么一些人在你忙碌时,在旁耀武扬威的指手画脚却对你根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整天就是一副高谈阔论的模样,就好像这世界就如同他所认知的那么简单,只需要动动嘴就能搞定了!
如果事情真的有那么简单哪儿还会有混乱呢?
一切都他娘的成盛世了!
可这他娘的现实吗?
大佬,但求你不要打嘴炮可好?
因为心中有所顾虑,这使得孙传庭对于袁崇焕等137名从京城援辽而来的年轻官吏并非做实质性处理,和原先的那些仅获功名的读书人不同,袁崇焕他们是拥有大明官位且由朝廷选派而来支援辽东的存在!
本质上的区别使得孙传庭在如何处理原崇华他们有些踌躇,而带着这份踌躇,孙传庭不得不从繁忙状态抽身前去寻找解决办法。
这时秦锋也在和从山东奔波而归的韩立仁进行交流,不得不说韩立仁在金融上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得李朔举荐在经些许考量后秦锋当即就拍板让韩立仁担任这虚空已久的兴华银行行长!
而就在秦锋、韩立仁他们交流心得时孙传庭就来了,对于这样的情况秦锋已经遇到很多次了,于是便让韩立仁先行下去熟悉兴华银行的相关,而他则对孙传庭讲道:“伯雅,这次又遇到什么难事儿了?”
作为秦锋手下倚重的官员,孙传庭一向以成熟稳重著称,能力那是杠杠的,除非是遇到决策性的政务一般孙传庭是不会来扰秦锋的,但这一次孙传庭却道:“侯爷,这一次卑职确实是遇到问题了,不知侯爷对那批随圣上旨意同行的援辽京官可有了解?”
“援辽京官?他们有什么问题吗?”对于孙传庭的反问让秦锋心中略显疑惑,这援辽京官怎么呢?
提到这却见孙传庭面带愤慨的讲道:“侯爷您是不知,那137名援辽京官以为首的袁崇焕为头,拒绝接受调配并数次顶撞上官指责其为何不整顿地方,修编整军对抗建奴?甚至还有数次皆大打出手!”
‘呦呵!挺有派头啊……’
秦锋在听完孙传庭所讲后内心第一反应是这样的,但随即品味到一名特殊的名号后却显得不那么淡定了?
谁?
袁崇焕?!
袁嘟嘟?!
这玩笑似乎开得有点大吧!
对于大明工匠的智慧有些时候你必须要佩服,虽说他们在大明所处社会地位很低,可手中的技艺却都是高高在上的,仅仅是凭借秦锋这半吊子出身的讲述在短短3个月时间他们便创建了一整套的银元冲压铸造技术!
虽说银元的铸造效率尚处较低的阶段,但秦锋相信只要能给他们一些时间更为完善的铸造技术一定能够成功的!
“侯爷,从兴华银行所调第一批100万两白银今正处紧急铸造阶段,按规格预计可得银元138万9千余枚。”担任造币厂总负责人的马华对正观看的秦锋讲述道。
大明兑换所用为1斤=16两,1两=10钱,1钱=10分,1分=10厘,1厘=10毫;这完全区别于现今的1斤=10两的规格,若将大明时期的1两换算为现今克数那便是3730克,而所铸银元全重便为3730克。
这也使得所铸1银元便可兑比1两银子,但铸造发行银元这其中存在有损耗,官府不可能承担损失来发行银元,这样即便是官府再有银子也会因为发行银元而破产,于是在确保银元质量的前提下便进行了偷换概念。
按规格1银元重10钱但实际所用纯银7钱2分,剩余2钱8分则掺杂了铜、镍、铬等材质,并通过配比、融化、铸模等十余道复杂工序最终完成银元铸造,而经此一手本100万两银子便转化成了138万9千余枚银元,价比138万9千余两银子,就这样秦锋每铸造100万两银子就赚38万9千余两银子!
银元正面为图案所铸为麒麟,反面为文字所铸为兴华银元;作为第一批所铸银元秦锋要作为官俸进行发放,任何时候想推行一项政策并能够得到有效贯彻,那么从上到下的进行逐步落实比强行推行要好的多!
现在的辽东因为左右皆被建奴钳制也让其成为了较为封闭的地方,但相对来说辽东地方并不算小,而秦锋想尽快将银元制度落实下来通过官府上层进行落实是最好的,以官俸发放作为第一步开始!
这钱你只有花出去才能体现价值。
有了这些,当辽东督府表明只确定银元为合法货币后,而身边开始大量出现,那么多为治下百姓为确保财富就会开始兑换,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大量银子经过回流会逐步的进行铸造成银元……
而在这样一种过程中秦锋就潜移默化的完成了置换概念,当市场接受了银元作为承载价值体现后也就完成了银本位的推行!
当然在实际推行中肯定会出现众多波动,但只要有百姓向兴华银行兑换银元,那辽东督府的储备就又多了,此等国之重器又怎能放到私人手中?!
听了马华所言秦锋便道:“在铸币厂的规矩一定要遵守,若让本侯发现有人胆敢把心思放到这上面,定斩不饶!本侯在铸币厂颁布的18禁杀令,触及定斩不饶!!!”货币、金融没有表面所看到的那么简单,这也使得其稍有任何波动对辽东来说就是大的乱子!
“卑职不敢……”
这铸币厂的监察体系是最严格的存在,身为铸币厂总负责人马华又怎能不清楚自家侯爷所讲皆为实情!
推行兴华银元是最隐秘且最赚钱的存在!
。
以1银元兑1两银子的初衷说实话是为了省事,在写这一章时作者查了大量的资料,这也让银元在规格上有很多标准,这也让作者最初还构思了较复杂的体系,可后来一想银元的推出就是为了让货币体系固定!
而主角在推动银元是此世界的第一人,那其实很多最初衡量都可用己做标杆!
为兑换换算清晰因此就用了以1银元兑1两银子这一方案,同时在后面还会涉及这方面描述,现在只不过是作为引子给引出来,可能在想法上存在着稚嫩,大家如果有什么好的建议也可以在评论区提出来我都会认真思考并加以改进的。
至于为什么用银元去替代银子,这第一方面是因为没什么比铸币更来钱快了,而第二方面是因为大明时期的通讯、地理、消费等仍处于较低端阶段,而推行银元是为以后的发展进行助力!
第134章:熬鹰
求订阅,求订阅啊!求推荐票啊!求月票啊!
。
辽东现在的气候环境是不断地在降低,这也使得辽东督府想现阶段带领着百姓进入到大建设状态有些痴人说梦,但这并不代表着孙传庭他们就会平白浪费这宝贵时间,因为现在的每一天对辽东来说都很重要!
对孙传庭来说现在组建这庞大的辽东督府就够他头大的了,可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总有人来给他捣乱,并且这些人到底该如何处理孙传庭还不能轻易决定,毕竟他们的来头还算是不小的。
总有那么一些人在你忙碌时,在旁耀武扬威的指手画脚却对你根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整天就是一副高谈阔论的模样,就好像这世界就如同他所认知的那么简单,只需要动动嘴就能搞定了!
如果事情真的有那么简单哪儿还会有混乱呢?
一切都他娘的成盛世了!
可这他娘的现实吗?
大佬,但求你不要打嘴炮可好?
因为心中有所顾虑,这使得孙传庭对于袁崇焕等137名从京城援辽而来的年轻官吏并非做实质性处理,和原先的那些仅获功名的读书人不同,袁崇焕他们是拥有大明官位且由朝廷选派而来支援辽东的存在!
本质上的区别使得孙传庭在如何处理原崇华他们有些踌躇,而带着这份踌躇,孙传庭不得不从繁忙状态抽身前去寻找解决办法。
这时秦锋也在和从山东奔波而归的韩立仁进行交流,不得不说韩立仁在金融上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得李朔举荐在经些许考量后秦锋当即就拍板让韩立仁担任这虚空已久的兴华银行行长!
而就在秦锋、韩立仁他们交流心得时孙传庭就来了,对于这样的情况秦锋已经遇到很多次了,于是便让韩立仁先行下去熟悉兴华银行的相关,而他则对孙传庭讲道:“伯雅,这次又遇到什么难事儿了?”
作为秦锋手下倚重的官员,孙传庭一向以成熟稳重著称,能力那是杠杠的,除非是遇到决策性的政务一般孙传庭是不会来扰秦锋的,但这一次孙传庭却道:“侯爷,这一次卑职确实是遇到问题了,不知侯爷对那批随圣上旨意同行的援辽京官可有了解?”
“援辽京官?他们有什么问题吗?”对于孙传庭的反问让秦锋心中略显疑惑,这援辽京官怎么呢?
提到这却见孙传庭面带愤慨的讲道:“侯爷您是不知,那137名援辽京官以为首的袁崇焕为头,拒绝接受调配并数次顶撞上官指责其为何不整顿地方,修编整军对抗建奴?甚至还有数次皆大打出手!”
‘呦呵!挺有派头啊……’
秦锋在听完孙传庭所讲后内心第一反应是这样的,但随即品味到一名特殊的名号后却显得不那么淡定了?
谁?
袁崇焕?!
袁嘟嘟?!
这玩笑似乎开得有点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