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754节

但是呢,孙权又没有多余的兵力,派去增援潘璋了。江东与曹军的边境,依然是每天都狼烟滚滚呢!

得到曹军资助的山越部落,也死灰复燃了。还因为接受曹军整编、统一调度的关系,变得更加善战。

也让江东腹地变得鸡犬不宁。

有了那么一点,江东已是日薄西山之相。

嗯,这点推断,是江东世家大族们做出来的。当他们看着庄园的田亩因为无人耕种慢慢荒芜;家中的粮秣及财帛,逐渐被“大泉五千”所取代后。

然后呢,私下就对曹魏的九品中正制,更加向往了。

不过呢,孙权对此,并不知道。

他如今在权衡得失,思考着一个艰难的决定:孤悬在长江北岸的江陵城,是否还有必要坚守呢?

第五零一章、孤注一掷

江陵城,乃是荆州的重镇,也是江东唯一一座位于长江北岸的城池。

但是呢,孙权如今觉得这座城池很鸡肋。

因为这座城池对江东的意义,是当成进攻荆北的跳板、桥头堡。然而现在的江东内忧外患不断,已经没有实力去谋取扩大疆域了。

所以呢,这座城池的劣势就无限被放大了。

其一,是驻军的压力。

位于前线,自然是要大军驻守的。江陵城也是如此,孙权让潘璋领着万余人驻守,而且这些将士都是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让如今狼烟四起、兵力紧缺的江东,更是雪上加霜。

其二,是钱粮的压力。

江陵是一座孤城,四周出了长江外,都被曹军给包围了。也导致了一点:城外根本无法种植,江东必从荆南或者扬州,运粮去供给兵卒。频繁调动水军的人力姑且不算,光运粮的民夫就消耗了不少粮食。

光这两点,就能让孙权生出放弃的心思。

但是呢,他若是将江陵城放弃,能减少的压力,也就上面这两点了。曹军笑纳了江陵城后,荆北无忧后,绝对会大军南下,让荆南各地的压力倍增的。

陆逊的建议,是放弃。

他觉得江陵城已经毫无用处了。

曹军已经大军威压江陵城,若不是曹魏君主的新旧更替,也早就围城而攻了。在江东没有多余兵力的救援下,城池陷落就是个时间问题。

而曹军攻陷了江陵,也会发兵涌向荆南。

既然如此,何必还要坚守呢?

没必要让潘璋麾下万余人,做无所谓的牺牲不是?

而且,从大局上看,江东的精锐水军,呆在东线拱卫吴郡对时局更好。

虽然说,曹军的东线兵力,已经被去年的石亭大战给消耗得七七八八了。但是万一,曹军从青州、司州和兖州调遣兵力来入寇东线呢?

有水军在东线长江上游弋,不就能安定人心了吗?

而水军回到了吴郡,护卫吴郡的兵力便可以腾出手来,去剿灭山越的内患。争取早一日,安稳的发展民生,积攒战争底蕴。

孙权觉得,陆逊的思虑是很有道理的。

不过呢,他仍旧举起不定。

不是舍不得将领城,而是担心荆南将士的士气。怕忽然放弃江陵城,让将士们觉得整个荆州都守不住了。

蚁穴尚且可以溃堤!

更何况是被曹魏大军压境,面临死亡的人心。

他思虑了一番,便召回来了驻守东线的诸葛瑾商议。

嗯,原先督战东线的吕范,年纪颇大了,这两年大病小病就没断过。孙权也就很体恤的,让这位跟随孙策打下江东基业的砥柱重臣归来养病,颐养天年。将东线的重担,交给了对江东孙家忠心耿耿的诸葛瑾。

好吧,其实是孙权也就能和诸葛瑾商议了。

在建业的江东重臣,几乎都是出身于江东的世家。他们如今的心思,是忧虑家底逐渐被掏空,比忧心江东孙家基业传承更多一点。

而且在这种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日后追责的决策上,他们也保持了沉默。

“臣愚钝,还请吴王自决之。”

他们都是这么说的,让孙权既是忿怒,又是无可奈何。

总不能拿着刀子,架在他们的脖子上逼迫不是?江东如今,已经够乱的了。

而诸葛瑾的建议,和陆逊的看法一样。

理由是,斥候打探到近期曹魏在青州的战船,有不少被调来了扬州,于巢湖驻扎。归于曹魏前将军、扬州刺史满宠节制。

也就说是,曹军东线同样的积极备战中。就算发起不了大规模的征战,配合荆南的攻势,充当偏师还是可以做的。
首节 上一节 754/7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崇祯本科生

下一篇:汉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