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693节

“子初,汝既然不愿与王文舒释怀,为何还举荐他往荆州邪?”

一句疑问,打断了陈恒的暗自思量。

那是高柔,这位总角之交,又一次当仁不让的成为送别的人。

他如今已经接替升迁的钟繇,变成了大魏朝的廷尉,也算是位高权重了。因此,他也能知道大魏适合去荆州的人,还有许多。

比如贾逵,比如郭淮。

他们两人都是陈恒的故吏,也是简在帝心的人。无论如何,都要比背叛陈恒的王昶要合适得多。

是的,高柔并不知道,王昶依然是陈恒的人。

在狡狐的信念中,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岗位。该知道的会知道,不该知道的,也没有必要知道。

而不愿意和王昶释怀,是指王昶在前几日接到调令赶去荆州任职之前,还特地跑去了陈恒的府邸拜会,感谢他的举荐之义。

当时,陈恒门都不让他进。

只是让门子带出来了一句话,“某与汝不和,乃私也!向天子举汝任职,乃国事也!何必来言谢!”



当即就让王昶有些灰头土脸的,只能对着府邸作个揖便离去。

对此,朝中百官在明面上,都在称赞陈恒公私分明,恩怨分明。私底下,则是在想这只狡狐是不是在军中呆久了,就忘了世家结交之道?

明明都卖了好,为何还要为一时之气,断了太原名门的善意呢?

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子孙后代留点恩泽不是?

只有王昶这位当事人,在心中感慨不已,对陈恒的敬佩之意和感恩之情,又更上了一层楼。

因为他知道,陈恒举荐他去荆州,意味着狡狐是在谋划着,再度执掌荆楚的权柄了!

而他,到时候,也要再度成为狡狐的麾下!

作为已经加入了颍川士人小团体的他,想再度改头换面,是很难的。一个不小心,就被人冠上了朝三暮四、见利忘义的名号。

混仕途,自然也有潜在的规则。

立场不坚定的人,随时转换阵营的人,谁会愿意彼此抱团呢?

可以想象的,如果他到时候配合陈恒的夺权,就会背上骂名,让自己的仕途在未来变得坎坷无比。

但是呢,在狡狐“乃国事也”这句话扔出来以后,就没有了这方面的忧虑。

到时候,王昶也可以打着“为国事”而公私分明不是?

也没有人能诘难一二了不是?

当然了,这里面的沟沟壑壑,高柔并不知道。

陈恒也没有打算说明白,打了个哈哈左右言他,便拱手作别。还扔了出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语:“文惠兄,明岁天子若是有恚愤之意,汝当劝之。”

明年?

天子曹丕会恚愤不已之事?

子初如何得知邪?

高柔看着陈恒远去的背影,捏着有些花白的胡须,百思不得其解。却没有发现,站在他身后的蒋斌,脸上笑容犹如偷到了鸡的狐狸。

嗯,蒋斌因为和潘浚有姻亲关系,被陈恒当成了阴死司马懿的执行人。

所以呢,在事情完美完成后,陈恒也就顺理成章的,将阴夏侯尚的事情,也让他来当执行人。

有经验了不是?

而且,现在都成功的得到天子的许可,将一只手伸进荆州了,也等于是时候将夏侯尚弄走了。不然的话,他狡狐怎么能占据荆州呢?

呵!

黄初四年,公元223年,秋九月。

大魏朝议中,刚升迁太尉没多久的钟繇,以国当有储君为劝天子立太子。

曹丕从善如流,让百官们先回去思虑数日后,再共议。就是在其中一日,他便以犒劳群臣的名义,举办了一次大宴,还特地将郭皇后与京兆王曹礼出席

好嘛,数日后,朝中百官一致认定,曹礼乃是大魏太子的不二人选。

没有人再记得,魏武帝当年“我基於尔三世矣”那句话了。

可怜的平原王,身为天子长子的曹睿,在数日后,便被勒令前往封国就藩。离开洛阳之际,饯行的人寥寥无几。

陈修与曹肇在其中。

曹睿惆怅不已,对着陈修说道,“叔兴,汝娶徐氏女之际,孤不能来贺矣!”
首节 上一节 693/7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崇祯本科生

下一篇:汉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