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567节

马超当场就赞赏他的志向,表示若是姜维从军了,直接从他的父亲姜冏的军职做起。

他对这个长相和气度都挺不错的半大小子,印象挺不错的。特别向自己年轻的时候,俊朗而又勇烈!

“竖子,不堪大用!”

而车驾东去的曹老大,在刚经过长安的时候,就忿怒的大声咆哮。看着堂下,俯首拱手的司马懿。

他不是在骂着司马懿,而是曹植。

话说曹老大在去年的时候,就各种提高曹植的话语权,为了立他为魏国世子辅路。

曹植自己也是知道的。

在执行守备邺城职权的时候,他一开始也昂扬奋发,兢兢业业的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力争做出符合魏国世子的职责与担任来。

然而,人的本性,压制久了,一旦爆发就会势不可挡。

他在一次宴饮之后,将曹操的法令忘到九霄云外去了。竟然借着酒兴私自坐着魏国王室的车马,擅开王宫大门司马门,在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纵情驰骋,一直游乐到金门!

所谓礼法之制,不可废也!

曹植此举,无异是挑战了春秋以来传承下来的礼制。若是被不追究问罪,那么黔首百姓和帝王诸侯之间的尊卑区别,又有谁还会遵守呢?

再说了,权势早就跌落谷底的曹丕,心中将狡狐和毒士那句“郑伯克段于鄢”的建议,当成自己成为魏国世子的最后那根稻草呢!

怎么可能放过这样的机会!

他在王昶与蒋琬的建议下,将此事的本末,都写在小布帛上,交给了随征汉中的司马懿。

是的,王昶和蒋琬,狡狐陈恒举荐给曹丕的僚佐。

他们两个,在狡狐给了高柔一封书信后,便开始转变态度,各种为司马懿张势。

比如这次,他们建议曹丕不要将此事直接报告给魏王曹操,而是交给司马懿。

理由是这样的“司马主薄深有谋略,乃当世之良才也!定会在最适合的时候,将此事禀报给魏王。让临淄侯与世子之位,再无缘!”

曹丕对此,深以为然。

毕竟有些事,在别人开心时候说,和不开心的时候说,效果截然不同。

司马懿对这种人情世故,当然也练达。

是故,在魏王曹操对汉中之战,心意难平归来的途中,给禀报了上去。

第三九五章、否极泰来伏隐患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正月,邺城。

新春的第一天,曹丕以最年长儿子的身份,在魏国宗庙中祭祀过后,便面无表情的归去了五官中郎将府。

自从崔琰、毛玠死了以后,曹老大打压他的羽翼后,他便闭门谢客,好久了。

他的心情,也落寞好久了。

尤其是,曹植在去岁秋季的时候,就私坐王室的车马擅开司马门了;他也在第一时间,将此事传达给司马懿了。

然而,他的阿父,魏王曹孟德对此事处理的命令,依然没有传来。

一开始,他还在暗地里劝说自己,要沉住气。也许司马懿还没有找到好机会,将曹植的罪行给捅出来呢?

但是呢,慢慢的,他就无法说服自己了。

征伐汉中的归师,已经踏上了河东的土地了!连夏侯衡,都得到其父夏侯渊,归来邺城养病的消息了!

司马懿怎么可能,还没有将事情上报给魏王呢?

既然上报了,依然没有消息,那么,只剩下了一种解释。

他的阿父,魏王不想去追究曹植的违制。

或者说是,他的阿父魏王,如今的心中,依然觉得曹植比他更适合担任魏国世子,所以不去追究曹植之罪。

是啊,某阿父,不会追究的。

因为在他的心目中,某从来都不是一个可担重任的人!可以将魏国传承下去,更进一步的继承人!

“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以前仓舒天不假年的时候,他便这么明明白白的,对某咆哮过了

可怜某还一直冀望着,也许有一天,他会转变心意的。还努力的去,奋力的,去成为一个让他心满意足的嗣子!

夙夜匪懈的,去为这一天做准备!

时至今日,方才知晓,这不过是一场自以为是的美梦而已!


首节 上一节 567/7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崇祯本科生

下一篇:汉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