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558节

他们得到曹军将欲攻打汉中的时候,就在阳平关一带,横山筑城,依托山体连绵了十余里,连条羊肠小道都没给曹军留下。

也让魏王曹孟德,连续攻打了近一个月,每天都扔下许多尸体,却是没有看到攻破的希望。

刚好曹真派人来求增兵,曹老大的奸诈本能,哦不对,是善用兵的诡诈,又一次发作了。

他让曹洪率军监视马岱的动静,腾出曹彰和夏侯称。

让他们率军取道天水郡的木门道,兵锋直往上卦城而去,意图攻打马超的后方。

自己则是亲率大军往街亭而去,做足了要先攻取陇右的姿态。

张鲁军派斥候跟了十余日,觉得魏王曹操是真的要回军了。便守备松懈了下,打开库存,用酒肉大赏将士。

怎么说都是拼死守卫成功了嘛,让兵卒们吃顿好的,也是应该的。

但是呢,曹彰和夏侯称率军就走了两日,还没进入木门道,就折回来了。而曹洪则是带着部将解剽剽字的左边加个竖心旁,打不出来)、高祚,昼伏夜行悄悄摸了回来,趁着阳平关松懈,一举攻了上去。

大破之!

高祚的部下,还在趁乱中砍下了,张鲁军大将杨任的首级。

嗯,高祚,就是高干的长子。

他去年到邺城后,在钟繇和卫凯的安排下,以父辈高干的识趣,得到曹老大善待,赏了裨将军的职位领兵。

曹洪打开了阳平关的缺口,便转攻为守。

让张卫收拢兵卒,往死里攻打想夺回险要,都无法做到。一直坚持到了曹老大的大军,倍道返回来。

张卫无奈,只好退守南郑的定军山,汉中郡的最后一个险要之地。

也让得知消息的张鲁,一脸的愁云惨淡。

第三八九章、汉中战云卷天来3

秋九月,中旬,汉中太守府内。

张鲁与阎圃枯坐于堂,满脸的凝重,眼神偶尔还闪过一丝悲戚。他们刚刚得到,张卫让人送来的军报。

阳平关的失守,让张鲁本来对此战就没多少的信心,变得所剩无几。

“阎功曹,依汝之见,我军当如何?”

被问及的阎圃,微微抬了眉毛,然后连眼皮都耷拉了下去,声音更是几不可闻,“敢问太守,此生之志乃何如?”

顿时,张鲁默然。

这不是阎圃第一次问及他平生何所求了。不同的是,上一次他的汉中足食足兵,有巴中賨人首领的善意,和当时马超尚未得到蜀中。

是啊,当时的他,是有能力左右局势的。

如今的他,却沦为了被磨刀霍霍的那只羊。

生逢乱世,要么去灭了别人,要么等着被人灭了。终究,是不能偏安一隅的。

张鲁眼神黯淡了一会儿,便试着问出了本意,“阎功曹之意,乃是请降于魏王乎?”

他和阎圃多年君臣,彼此都有默契。比如阎圃问及了他的志向,无非就是在问他还有没有,那份割据汉中偏安一隅的心。

“非也。”

阎圃摇了摇头,也叹了口气,“太守,圃乃是在疑惑耳。太守雄踞汉中二十余载,广施仁义,让黔首百姓感恩爱戴。当日天下群雄纷争之时,太守坐而观势;今天下大势明朗,太守反而置身其中,何故也?”

“唉”

深深的一声叹息,将张鲁的落寞,渲染了整个太守府。

回首他的这大半生,阎圃的疑问一点都没有错,他的确是令人费解。不该偏安一隅的时候,偏安了;不该争锋天下的时候,反而参与了。

“阎功曹,以汝之见,孤若是现在投诚于魏王,可被善待否?”

终于,张鲁还是将心中所想,给问了出来。

“可。”

阎圃点了点头,“然而,在下觉得,此时并非投诚魏王之时。”

说完,不等张鲁疑惑出声,又细细的说起了缘由。

魏王曹孟德,占据了半壁江山,又拿捏天子作为大义名分,的确是天下实力最雄厚的人主。但是,他已经老了。

在他有生之年,是不可能来得及将刘备、孙权和马超给剿灭了的。

所以呢,只要刘备等人的势力依旧存在,张鲁的投诚,曹老大必然会善待。不管是为了给曹魏添加威望和功绩,还是为了给其他人做个榜样。

但是呢,曹老大才刚称王不久,此番征战又势如破竹,正是壮志酬筹的时候。张鲁现在去投诚,在他的眼里,不是意外之喜,而是落败仓皇来苟活!

如此情况之下,所谓的善待,只是做个让天下人都觉得不委屈的姿态罢了。不可能让张鲁归降的待遇,匹配一方诸侯的身份。
首节 上一节 558/7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崇祯本科生

下一篇:汉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