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528节

曹老大丝毫不吝啬喜色,还很亲昵的拍着他的肩膀,“子初不愧是孤之股肱也!”

也让狡狐,那颗悬在山巅之上,将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心,终于重重的,落回了胸膛中。继续着尘世间的龌龊,谱写着权势之间的肮脏。

“恒不敢居功,此乃皆是主公威名所致,让刘季玉不得不俯首称臣耳。恒得知刘璋愿意归朝后,便自作主张,让其暂缓些时日。乃是怕蜀中与汉中得知消息,会趁着我军接手驻防之前,发兵来攻。”

马上的,陈恒将脑袋给伏下了,怕眼眸中的笑意透露的心中所想。还不给曹老大反应机会的,立刻又拱手作礼奉承了句,继续将心中所谋说出,“恒以为,我军可用此时间,暗自将兵卒调遣去巴中之地。诈蜀中马家军与汉中张鲁来攻,以兵力优势一举大败之,让其双方在未来数年之内,都无力兵犯巴中!”

“善!”

哎,思路完全跟着陈恒走的曹老大,又是一记赞赏,还再次强调了一番承诺,“若是如子初所言,孤必然让己吾陈家男丁皆封侯!”

“恒谢主公厚恩!”

陈恒拜谢,一脸的感激。然后便图穷匕见,“主公,恒此谋划,乃是应对外患。若是想让巴中无内忧,当妥善安置刘季玉麾下之人。”



曹老大眼中的精光微微闪烁了下,将手放在了胡须上。

不一会儿,便让脸上,多了点似笑非笑的神色,谓曰“以子初之见,当如何妥善安置之?”

第三六九章、浮云半生如梦寐

“回禀主公,恒所思者,有三。”

曹老大的话语刚落,陈恒也拱手,侃侃而谈。

“其一,乃是断了巴中子民的叛乱之因。巴中之地,多賨人及夷人聚居,皆英勇善战,如今以杜濩、朴胡、袁约等人为首领。是故,恒建议当以官职授之,迁杜濩等人至邺城,让巴中之地,无人有威望可导致动乱。”

“可。此乃老成谋国之道也。”

点了点头,曹老大脸上神情不变。

这种建议,但凡是久居上位的食肉者,都能想到,不足为奇。

“其二,乃是刘璋旧部兵卒的安置。刘璋父子在益州二十余载,被马家军夺取蜀中之后,这些人依然跟随刘璋而战,皆忠义之辈也!是故,恒建议以巴人治巴之策,不调动其守戎之将,令其等继续守边御敌。如此一来,刘璋回许昌任职,巴中之地亦不会有动乱。”

“嗯”

这次,曹老大沉吟了半晌,拖了好长一个鼻音,才给了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子初之言,孤尚且有疑虑也。其巴中之地,出产不丰,留如此多之兵卒,恐难以供养。”

好吧,主要是他的心态,已经从欣喜中回来了些,慢慢又变成了号令天下的魏公。

因此,也想到了一点刘璋的麾下,在狡狐的建议下,得以继续留在巴中之地,会不会就将感恩之心,仍在了狡狐的身上呢?

“主公之言,恒亦思虑过,乃是为恒所思之其三也。”

不过呢,陈恒马上的,就来了一句,将他的思路和关注点,又给调走了。

“额?子初速言之!”

“诺。其三,恒以为巴中之地若定,当需数年时间休养生息,安抚人心。亦会导致,我军不能大举从巴中攻入汉中或蜀中也。是故,恒建议留刘璋旧部在巴中守戎,是想让我军兵卒有富余,可调往关中或并州御敌也!”

嗯?

顿时,曹老大的眉毛就挑了起来。

他知道,陈恒说的富余曹军,都是自己统领的兵卒。调去关中或者并州,就是等于自动减少了兵权。因为关中和并州,都已经有了督帅,陈恒是不可能转过去任职的。

难道子初当真有放下兵权之心?

曹老大心中疑虑,捏着胡子,徐徐来了句,“若将我军调往他处,巴中尚可安否?”

“回禀主公,恒麾下长史法孝直,深有谋略,若将其留在巴中之地调度刘璋旧部,可保无忧也!”

陈恒拱手,抬头将自己清澈无比的眼神展示,“而且,恒麾下多为荆州籍将领居多,亦可留这些人为法孝直助势。”

“嗯”

又是一个鼻音,曹老大眯着眼睛,问出了最关键的玄机,“子初以为,何人领兵去关中,或者并州?”

“恒麾下司马郭淮,太原郭伯济。”

是郭伯济啊!

隐约中,曹老大觉得心情舒缓了些。

他知道郭淮是谁,还知道郭淮曾经担任了五官中郎将的门下贼曹。

是他儿子,曹丕的故吏,而并非狡狐的嫡系心腹。

让郭淮统领这些兵卒,也就是意味着,陈恒是借着这个机会,将手中的兵权交还给了他曹操手中!

不过呢,曹老大刚想说个赞许之言,就想到了一点。

那就是陈恒好像,还没有说到自己呢!
首节 上一节 528/7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崇祯本科生

下一篇:汉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