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488节

荀攸是这么说的。

曹老大也知道什么意思。

夏侯尚、夏侯霸、夏侯廉,这三位被扔在荆州分狡狐陈恒权力的人,手中捏了将近两万的兵卒。而且都是战兵!

这些兵卒留在荆州,无所事事的徒耗军粮,太浪费了;为了猜忌狡狐一个人,防止他羽翼做大,太浪费了!

哎!

曹老大深深的叹了口气。

他觉得荀攸的建议很对,能解了当前的燃眉之急。

因为只要让狡狐将荆南的权力也捏在手中,荆州就算调出八千兵力驰援关中,也能保证守土无忧!

毕竟,那是战功赫赫、威震荆楚的世之狡狐!

有他决断荆州事务,与荆州接壤的孙权、刘璋、张鲁等势力,都不会轻易开启战事!

但是呢,曹老大也觉得此举,就真的将郭嘉的遗言变成事实狡狐阴狠,不可赋予大权,否则日后会尾大不掉!

一个是现在的危机,一个是未来的危机,如何决断呢?

所以呢,曹老大的思虑久了,就有了些消沉。

他想起来了,荀攸的年纪,比他自己还小了两岁。也就是说,他这个年纪,已经到了,该习惯生离死别的人间无奈了。

遥想当年,在赤壁之战前夕,他壮志酬筹,在《龟虽寿》里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如今,本应该壮心不已的暮年,却是看着他这一辈人,一个个慢慢的凋零。他自己,也是渐渐觉得力不从心。

悲夫!

时不我待,如之奈何

感慨了好久的曹老大,终于还是伏案写下了两份书信。

一封,是送到了荆州南阳州牧府。

另一封,是送去邺城的。将如今任职魏国大理的钟繇,升迁为相国。

第三四三章、渐行渐远渐无书

御下之道,在于权衡。

对于曹老大而言,既然接受了荀攸最后的提议,去了封书信给荆州南阳;那么,再去一封书信给邺城也是应该的。

狡狐与钟繇两人之间的恩怨,随着时间的日积月累,相互攻讦之下,已经变得不可调解。这点,整个曹营都知道。

曹老大也不例外,甚至,还在暗地里放任与纵容了。

掌控兵权的国之爪牙,犹如蓄养的猛虎。在放出去咬人的时候,也应该不忘在其脖子上套上个枷锁。

不然以后又怎么拉回来呢?

对吧!

提升钟繇的官职,就是给陈恒的未来,设置一道障碍。

但是呢,曹老大的深意,曹丕并没有用心去体会。或者说是,如今陷入夺嫡危机的他,根本无心去考虑。

他如今心里,满满的都是如何应对曹植的威胁,如何拉拢能够拉拢得到的力量。

所以呢,他在知道钟繇的官职变成魏国的相国后,便陷入了沉吟。

好久之后,最终还是在心里,默默的给狡狐陈恒道了声歉。然后就伏案写了两封书信,分别送去并州与荆州南郡。

送去并州的书信,是给以丞相主薄之职随军的司马懿。

送去南郡的书信,是给夏侯尚的。

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今年六岁,而夏侯尚的女儿夏侯徽,今年三岁。两个小辈年龄相仿,门当户对。

尤其是,司马懿与钟繇是姻亲关系的前提下,就更般配了。

是的,曹丕要拉拢钟繇。

通过司马懿来当中间人。

钟繇以司隶校尉的身份,镇守关中十五年,根基异常深厚。比如故吏张既如今是京兆尹;就连和狡狐陈恒有不少瓜葛的弘农太守贾逵,都与其关系匪浅。

刚好,夏侯尚就要被调去关中防御张鲁了。

如果夏侯尚和司马懿当了亲家,那么,钟繇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将关中的人脉及恩威,嫁接到夏侯尚身上。

也等于,变相的嫁接到他曹丕的身上。

一切水到渠成,恰到好处。
首节 上一节 488/7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崇祯本科生

下一篇:汉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