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477节

自古“国虽大,好战必亡”。

大汉朝为何走到了如今风雨飘摇的地步?

其导火线,不就是在凉州打了一百多年的战争吗!

一百多年的战争,消耗的钱财上千亿。不光打空了大汉朝积累的家底;还打得天下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打得天下民生凋敝,怨言大起。逢着旱涝之灾,不堪其苦的百姓便揭竿而起,求平凡而又渺小的希望有口吃的,活下去。

这还是积威四百年的汉室!

他曹老大窃取汉室权柄,方才建立魏国,恩威未立,就要陷入战争的泥潭中!谈何取得天下民心呢?

若是连年起狼烟,连年征调民力,会不会,就被依然心存汉室的人,振臂一挥,就景从无数,演变成为声讨曹魏的残暴及不臣呢?



曹老大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他心里隐隐有了答案。但是,却又不想有这个答案。

只能在无人时,将忧虑写在脸上,独自品尝。

只能将早就花白的须发,辉映着银装素裹的苍茫大地,倍感暮气沉沉;和将早就皱纹密布的脸庞,在不知疲倦呜咽的朔风里,倍感惆怅萧条。

今岁,他已经五十有八了,将近花甲之年。

而且,最像自己的长子曹昂,和聪颖更胜于自己的曹冲,都被老天爷狠心的带走了。

如今,无论是曹丕,还是曹植,都有不足之处,都不是他心中最理想的嗣业者!

开春了,风依然急,天依然寒。

一如寒冬,冷彻入骨。

在行军往河东的路上,曹老大坐在车驾里,闭目思绪。他觉得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脚步来得有点急促。

而在荆州南阳,州牧府内的狡狐陈恒,却觉得建安十九年的春天,来得有点晚。

一如阳光明媚,繁花盛开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不光是因为手上,每年都冒出的几个冻疮,让他每天都酸爽得欲生欲死。还有,荆州的官学,终于办了起来。

和意料中的,如今狡狐的名声,在荆州臭了大街。

庞德公和黄承彦,在他用手中权力的威胁下,终究还是出任官学的祭酒。连荆州豪族的习家家主,习帧都主动出仕于官学内。

但是他们出仕,也导致了荆楚士人的愤慨。

士人们,都觉得狡狐陈恒如此行事,实乃士林中的败类耳!

嗯,他们骂得挺开心的,送自家的子侄后辈进入官学,接受博才多学名士的教导,也挺开心的。

两不耽误。

伴着狡狐自污名声的得逞,还有小姐姐蔡文姬的名声,被广为传颂,美誉满荆楚。

将家眷都接来南阳的狡狐,为了不让自己的名声,连累了小姐姐的清誉,便建议小姐姐在南阳做了个善举。

将她这些年默出其父蔡邕的藏书,都公开罗列于门庭外,供士人随意抄录。

蔡邕是四海知名的大儒,早些年又在东观东汉贮藏档案、典籍和从事校书、著述的处所)

任职,其藏书大多都是世上的孤本,珍稀异常。

是故,一时间荆州士人,上至皓首下至未及弱冠,都如蝗虫般往南阳涌来抄录书籍。顺带的,也感恩戴德的,歌颂小姐姐的功德。

毕竟,这个时代讲究的是“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书籍,可不是用钱财等物,能换得到的。更何况是大儒亲自批注过的,世之孤本!

很意外的,小姐姐的恩惠,竟然也让狡狐陈恒得利了。

因为小姐姐将藏书罗列门外的事,交给了陈遂来办。特别交代了陈遂,每天将书籍放出去和收回来,都要亲手来做。

她此举,是想将世人通过抄录藏书的感恩,转接到陈遂身上。从而,接受陈遂成为士林的一员,忘了陈遂作为私生子的尴尬。

哎,可怜天下父母心。

陈遂打小就是被小姐姐亲自教导的,没有继承其父陈恒的狡诈,年纪虽小却已有了谦谦君子之风。对其母交代的事情,很尽心尽力。

所以呢,他才忙碌了一个多月,就多了一位友朋。

嗯,这位友朋,姓邓,年十七,说话有些口吃。

第三三六章、门生故吏遍荆楚

南阳邓氏,是个传承很久远的姓。

据说,是殷代武丁封其叔父曼季于邓国,后代便以邓为氏。
首节 上一节 477/7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崇祯本科生

下一篇:汉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