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429节

而是:“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野心这种东西,是随着权力一步步增长,而滋生的。就如曹老大自己,以前的抱负,是此生能官拜征西将军罢了!

现在呢,已然魏公矣!

还是骑虎难下,必须还要往更高处而走。一方面,是被手下人推着往上走;一方面,是若是不进取,将万劫不复。

岂不见,当年霍光之事乎!

纵观大汉四百年,不往上走一步的权臣,有哪一个最终的下场,不是身死族灭的!

他也终于相通了,曹丕如今为什么让郭淮来陈恒麾下。

荆南之地,是他的从兄夏侯尚主事,还有个一奶同胞的次兄夏侯霸独领一郡。以他阿父夏侯渊为源的一系血脉之人,在荆州已经太多了。

在未来,他自己即使被留在荆北,恐怕也会与别人分而治之。

若想独自,执牛耳,难!

既然如此,还不如直接去关中,到他阿父的麾下,搏出另一翻天地。

关中接壤之敌,不过汉中与凉州耳!

又兼羌胡并立,氐人不从汉室法令,势力林立。他阿父这些年虎步关中,已经有赫赫威名在传扬,他若是去了,也是直接捞取了威望资本。

岂不闻,当年还在壮年的贾诩,辞官回乡里之时,被叛乱的氐人捉拿,就说自己是太尉段颎的外孙,让氐人不敢加害,放之离去。

段颎,因为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是故氐人听到名声都畏惧不已。

夏侯称是夏侯渊的亲子,天然就能继承父辈的威望。

这点曹老大自然也知道,更会勉励夏侯称好好表现,争取以后接替夏侯渊的职位。

“姐夫,某惭愧。”

夏侯称后退了几步,躬身拱手称谢,一脸的恭敬,“某愿意去关中任职。多谢姐夫不以称愚钝,多年来悉心教诲。”

“一家人,莫说这些见外之话。”

陈恒摆了摆手,“叔权,汝去了关中,当好生为外舅分忧。外舅虽依然勇冠三军,但毕竟年岁已长。”

“喏!称乃人子耳,岂能不尽孝道。”

“善。汝此番去关中,还需帮某兼顾两件事。”

陈恒嘉奖了声,也终于说到了正事,“其一,为某带一句话给毌丘子繁,就说某麾下正缺书佐。其二,汉宁王之玉,汝可曾知否?”

第三零五章、上兵伐谋之祥瑞

毌丘子繁,是毌丘兴。

他原本是陈恒在河东之时,就跟随左右的部将。

后来被陈恒引为心腹,任命为部曲督,还外放去魏兴郡驻守。但当时曹老大本着消减陈恒羽翼的心理,和夏侯渊为女婿谋划未来,便将其调去了关中任职。

如今陈恒让夏侯称带一句话给毌丘兴,说自己缺书佐,无非就是提携旧部子侄辈的考虑。毕竟书佐是日夜跟随在身边之人,非嫡系不能担任。

当然了,主要是奸诈无比的狡狐,惦记着人家的儿子:毌丘俭。

而汉宁王之玉,则是陈恒与法正谋划的离间计。

初,汉中有人在地下挖出玉印者,进献给张鲁,众人皆以为祥瑞,因此劝张鲁自立为“汉宁王”,以受天命。

后,张鲁麾下功曹阎圃,乃智谋之士,谏曰:“汉川之民,户出十万,四面险固,财富土沃,上匡天子,则为桓、文,次方窦融,不失富贵。今承制署置,势足斩断。遽称王号,必为祸先。”鲁从之,乃止。

但这件事情,当时还闹得汉中人尽皆知,连荆州都有所耳闻。

无他,因为张鲁在汉中本来就是行五斗米教,让黔首信鬼神者,比比皆是。对这种谶语,更是拥护非常。

所以呢,当初被周瑜用谶语摆了一道的陈恒,就想到了这茬。

既然张鲁不愿意称王,那么就给马超的身上安呗!

反正马超的麾下,绝大部分都是关西之人,羌胡更多。这些人一直都不服王法,将大汉朝的法令当成一句废话。

若是有机会鸡犬升天,哪能不兴高采烈的。

更重要的是,汉中黔首们的态度。他们对祥瑞与谶语深信不疑,既然张鲁不应命,那么就是另有其人。

马超若是被说成有天命,民心依附过去,那是肯定的。

如此一来,张鲁与马超还能不起争端、离心离德吗?就算是谣言止于智者,两个当事人能克制,他们手下的兵卒呢?

军中本来就是粗鲁之辈居多!

黔首本来就目不识丁者众!

不过呢,既然要挑拨离间,就要做得像一点。这种流言,总不能从荆州起,不然会让张鲁与马超一眼就道破。
首节 上一节 429/7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崇祯本科生

下一篇:汉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