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36节

一旁观礼的各位家主也是一脸悲戚,唏嘘不已,作为陈太公的老哥们王太公更是直接背过了气。

同时,他们的心里也有一丝纳闷蔡文姬?怎么还扯上圉县蔡家伯喈兄的女儿了?

但其中一位家主却没有纳闷,脸上还慢慢变黑了。

他姓刘,有个女儿,未及笄。而且陈伯在上个月,把陈家定亲的礼物送到了他家里。

三月天了,原野之上已经是绿意葱葱,在微风扫过之际,便是一片新生希望的礼赞。

离陈家乌堡约摸五里的半山腰上,也是绿意点点,两座坟茔相依而落,一大一小,一新一旧,那是陈太公和陈恒生母的。

当年陈太公将陈恒生母的牌位放在了祠堂里,就安排了以后葬在一起的决定。坟茔不远处,一个简陋的茅草屋很突兀的落在那里,后面还有不少茅草屋子环绕。

陈恒住在茅草屋里两个多月了。

陈太公也去世两个多月了,悲伤也被时间抹平了不少。毕竟逝者已矣,生者当如斯。好好的活下去,才是对死去的人最好的报答。

但另外一件事,却让陈家人烦恼不已。

大汉朝以孝治天下,结庐守孝是习俗,尤其是世家。

如今讨伐董卓的盟主袁绍,出身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也曾经给母亲守孝三年,还“又追行父服”,守冢庐整整六年。

陈恒也是一身麻衣给陈太公守孝,三年。他的生母被重立坟茔的时候,陈太公就用父亲权威,强制要求他不能为生母守孝。

如今他为父亲守孝,年纪大的陈伯、陈链,辈分小的陈到奶兄弟陈泽都劝过。以陈家诸多事务需要他决断和他年纪尚小为由,说只需守孝三个月即好。

“你们莫要再说了,阿父曾说过,他就我一个孩子了。我若是不守孝,阿父会孤单的。”

陈恒是这样说的,然后就挥了挥手让众人散去。

他还没有改口,将“阿父”变成“先考”。先考,对已离世的父亲的称呼,“先“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

但陈家众人并不死心。

守孝清苦,不少身体孱弱的人在守孝期间落下病根,甚至是离世。老家主已经故去,新家主本来就是个早产儿,万一有个好歹,那陈家就真的完了

这不,看到闻讯赶来吊丧的高柔,便先拉到一旁,病急乱投医的怂恿他以小伙伴的身份劝说。都是年轻人嘛,总会有些共同语言的。

谦谦君子的高柔,架不住众人的哀求,便允了。只是很可惜,从小被儒家仁义教育的高柔,实在不是说客的料。

他给陈太公的坟茔行礼后,才说了个开头,就被陈恒一句话堵死了。

“高柔兄莫说了。为人子者自当尽孝道。恒年幼,未曾让阿父省心一日便如今若是连结庐守孝都免去了,那恒还有何面目自称为人子”



高柔深深的叹了口气,也不再说话了,直接从旁边抽出一缕麻布绑在了腰间。

“高柔兄,你这是为何”陈恒一脸诧异。

“子初也莫说了,你我兄弟相称,也应该不分彼此。我就在此陪你一个月吧,与你做个伴,研读经书。”

原来除了阿父之外,无需利益纠葛,世间也有人愿意和我休戚与共的。陈恒心里大为感动,眼睛有点湿润,情深意切的拱了手。

陈家众人一看,怎么劝人的变成了入伙的?不行,为了陈家,不能由着家主的性子来!又是一拥而上,又是各种悲戚的劝说开始

第二十五章、恩威并施

却说陈家众人看高柔劝不动家主,还加入守丧的队伍中,便继续轮番上前劝说。把陈恒搞得不厌其烦,刚想骂人,又看着一张张面带关怀的脸,只好叹了口气憋了下去。

好吧,赶也不走,骂也骂不得,这事没完了。

陈恒心里纠结着。

坚持守孝三年,并不是他倔强,而是觉得陈太公对他的养育之恩、呵护之情太重了,重到他想不出别的办法来报答。

而且也没机会报答了。

唉,不行,得想个法子让众人该干嘛干嘛去!我还得把时间用在读书练武上,为了以后滋润的活得,为了让陈家的官宦名声传承下去。

陈恒跪坐在草席上,闭上了眼睛。而陈家众人一看,好像事情有门了,得赶紧加把劲。

陈伯当仁不让,跟随陈太公多年的他,一开了口就让陈恒憋屈无比。

“家主,你自幼就体弱,而守孝清苦。三年太长了,万一有个风寒什么的,那么相信老家主也不会瞑目的,而老仆也只好以死报老家主之恩了”

说完了还以手捂面直接跪下了,带动了所有陈家人同时矮了半截。

得嘞,悲情牌都打出来了,还加上了以死相逼!

陈恒一阵头大,也不敢怠慢,慌忙起身将其扶起来。陈伯年纪比陈太公还大,身体也很不好,而且打小就疼爱他。

“唉,你们都起来吧!男儿膝下有黄金,我们陈家也不兴这个。”

看了看一群期盼的目光,陈恒又忍不住叹了口气,“你们心意我都懂,恒也不是不知好歹之人。不过说守孝清苦也不尽然先听我说完。”

看到众人想说话,陈恒立刻摆了摆手,“守孝,不过是不住在乌堡里罢了,吃穿也不会少了半分。另外,你们说的家里事务无人决断,也好解决。明天子恪、子坤、仲至和陈侃再来一趟,我会给你们个章程。”
首节 上一节 36/7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崇祯本科生

下一篇:汉乡

推荐阅读